7、为什么说 柴静雾霾调查 纪录片不合法,而且禁播了?

可能的因素如下:1。调查本身被严重破坏了。雾霾到底有多有害,还没有科学结论。柴静充分发挥你的煽情天赋,把雾霾和癌症联系起来,尤其是利用了你刚出生的孩子的良性肿瘤,这对大多数不懂科学的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煽情作用。另外,她用了一个她看不懂的图表,但图表被质疑被篡改,与图表和她的解释完全不符。2.主要原因是中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新闻自由,没有国家或组织的支持,个人很难完成如此大范围的调查。

而柴静《穹顶之下》的雾霾调查,居然得到了环保部长的感谢,事后还被各大网络首页推荐,让人怀疑背后有操盘手。所以很多人猜测这是一个打着柴静的幌子表达不可告人的意思的组织。3.这个调查结论不够科学。在一个新兴工业化国家,既要保持发展和增长,又要彻底消除雾霾,其实很难做到。这需要权衡利弊,科学论证,分步采取措施。

8、 柴静雾霾 纪录片《穹顶之下》为什么这么火

2月28日上午,人民日报刊登了“柴静调查:穹顶之下”一文及专访柴静。这引发了公众对此纪录片的关注和对雾霾的讨论。中午,《穹顶之下》在腾讯视频、优酷、乐视等各大视频网站上线。播出后,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下午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被柴静的雾霾调查刷屏。为什么这个纪录片这么受欢迎?柴静作为前央视主持人、知名记者,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

环境污染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雾霾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已为大众所知。而普通人对雾霾从何而来,如何形成,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却不甚了解。柴静为了拍摄穹顶之下,我走访了几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的源头,走遍了中美英三国,寻求治理大气污染的教训和经验。全片从“雾霾是什么?你从哪里来的?我该怎么办?”切入三个问题,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雾霾的危害、成因、治理难点、经验教训。

穹顶之下由9、 柴静的雾霾 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错误

柴静诞生为a 纪录片。她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到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京大学、中科院等教育科研机构,试图从科学的角度揭开雾霾的神秘面纱。这个想法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导演本该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求实态度拍出这部电影,但遗憾的是,我发现这部电影的一些重要关节都是虚构的,内容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① 柴静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雾霾问题的?影片开头有一段简短的宣传,其中柴静深情地说:“我透过女儿的眼睛看到了雾霾。因为我生活在华北的天空下,为什么这十年来我都没有注意到雾霾的存在?”在影片柴静中,多次使用了一个小女孩站在窗台前的背影,但柴静的女儿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至少要满一岁才能站在窗台上看外面的风景,也就是说柴静直到2014年10月才注意到。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柴静  纪录片  数据  环境保护  柴静纪录片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