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液力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液力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动能。
液力耦合器用的是液力传动;油压机用的是液压传动。

液力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2,变速器液力传动是以什么为传力介质

变速器液力传动是以液体为传力介质,液力传动液力传动也叫动液传动,它靠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 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应该是液压油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变速器液力传动是以什么为传力介质

3,什么是液体传动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动能来传递能量的流体传动。【应 用】船舶内燃机等【方 法】液体动能转变为机械能液压传动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适用领域范围】力学【适用领域范围】机械加工【原 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总的区别在于原理不同液力传动为动能转变为机械能液压传动为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什么是液体传动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

4,什么是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的工作原理 一,液力传动的概述 在传动装置中以液体(矿物油)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与控制的称为液体传动装置,简称液体传动. 在液体传递能量时,存在着将机械能转变为液体能,再由液体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液体能有三种形式:位能,压力能和动能.在液体传动中,液体的相对高度位置变化很小,故位能与压力能,动能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液体传动中液体能量变换的主要形式为压力能和动能.凡是主要以工作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的装置称为液压传动装置,简称液压传动.其工作元件称为液压元件.凡是主要以工作液体的动能进行能量传递与控制的装置称为液力传动或动液传动. 二,液力传动的原理 液力传动装置是本世纪初开始研究的,最早用于船舶工业.汽车上采用液力传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30年代,英国,美国将液力传动应用于公共汽车,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军用车辆和专用汽车也开始采用液力传动装置.现代汽车尤其是轿车广泛采用了液力传动装置. 最初的液力传动装置方案是由德国盖尔曼·费丁格尔教授提出的,如图1-1所示.它由离心泵,集水槽,进水管,连接管路,导水机构,水轮机等组成. 三,汽车采用液力传动的优缺点 1.液力传动的优点 (1)使汽车具有良好的自动适应性. 采用液力变矩器的汽车,在困难和复杂的路面上行驶,行驶阻力增大时,液力变矩器能使汽车自动地增大驱动力,同时自动地减低行驶速度,以克服增大的行驶阻力;反之,当行驶阻力减小时,汽车又能自动地减小驱动力和提高汽车行驶速度,保证发动机能经常在额定工况下工作.既可避免发动机因负荷突然增大而熄火,又能满足汽车行驶的要求,因而具有自动适应性. 三,汽车采用液力传动的优缺点 (2)提高汽车的使用寿命.液力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液体,各叶轮之间可相对滑转,故液力元件具有减振作用.液力元件既能对发动机曲轴的扭转振动起阻尼作用,提高传动元件的使用寿命,又能降低来自汽车行驶系统或传动系统中的动载荷,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试验表明:采用液力传动后,发动机使用寿命可提高85%,变速器使用寿命可提高1~2倍,传动轴,驱动半轴寿命可提高85%. 三,汽车采用液力传动的优缺点 (3)提高汽车的通过性和具有良好的低速稳定性.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可以在泥泞地,沙地,雪地等软路面以及非硬土路面行驶,能提高车辆的通过性,并具有良好的低速稳定性.据对比试验表明:采用液力传动的汽车,在软路起步和行驶时,下陷量约小25%,滑转小,附着储备大2~3倍. 三,汽车采用液力传动的优缺点 (4)简化操纵和提高舒适性.采用液力传力的汽车,可使汽车起步平稳,并在较大范围内进行无级变速.可以少换档或不换档,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在行驶过程中液力元件可以吸收和减少振动,冲击,从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 (5)可以不中断地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功率,有利于减轻排气污染. 2.液力传动的缺点 (1)液力传动系统的效率要比机械传动系统低.液力传动系统的传动效率一般只有82~87%左右,而机械传动的效率可达95~97%. (2)为了使液力传动能正常工作,需要设置冷却补偿系统,因而使结构复杂,体积和重量大,成本高.

5,液力传动的液力传动装置

液力传动装置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以液体的动能来实现能量传递的装置,常见的有液力耦合器、液力变矩器和液力机械元件。目前,液力传动元件主要有液力元件和液力机械两大类。液力元件有液力耦合器和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装置是液力传动装置与机械传动装置组合而成的,因此,它既具有液力传动变矩性能好的特点,又具有机械传动效率高的特征。液力传动装置主要由三个关键部件组成,即泵轮、涡轮、导轮。泵轮:能量输入部件,它能接受原动机传来的机械能并将其转换为液体的动能;涡轮:能量输出部分,它将液体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而输出;导轮:液体导流部件,它对流动的液体导向,使其根据一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向冲击泵轮的叶片。 下图a是液力变矩器的实物模型图,图b是其结构原理简图。它主要由泵轮、涡轮、导轮等构成。泵轮、涡轮分别与主动轴、从动轴连接,导轮则与壳体固定在一起不能转动。当液力变矩器工作时,因导轮D对液体的作用,而使液力变矩器输入力矩与输出力矩不相等。当传动比小时,输出力矩大,输出转速低;反之,输出力矩小而转速高。它可以随着负载的变化自动增大或减小输出力矩与转速。因此,液力变矩器是一个无级力矩变换器。下面以目前广泛使用的三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来具体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泵轮与变矩器外壳连为一体,是主动元件;涡轮通过花键与输出轴相连,是从动元件;导轮置于泵轮和涡轮之间,通过单向离合器及导轮轴套固定在变速器外壳上。发动机启动后,曲轴通过飞轮带动泵轮旋转,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泵轮叶片间的工作液沿叶片从内缘向外缘甩出;这部分工作液既具有随泵轮一起转动的园周向的分速度,又有冲向涡轮的轴向分速度。这些工作液冲击涡轮叶片,推动涡轮与泵轮同方向转动。从涡轮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可以看为工作液相对于涡轮叶片表面流出的切向速度与随涡轮一起转动的圆周速度的合成。当涡轮转速比较小时,从涡轮流出的工作液是向后的,工作液冲击导轮叶片的前面。因为导轮被单向离合器限定不能向后转动,所以导轮叶片将向后流动的工作液导向向前推动泵轮叶片,促进泵轮旋转,从而使作用于涡轮的转矩增大。随着涡轮转速的增加,圆周速度变大,当切向速度与圆周速度的合速度开始指向导轮叶片的背面时,变矩器到达临界点。当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加时,工作液将冲击导轮叶片的背面。因为单向离合器允许导轮与泵轮一同向前旋转,所以在工作液的带动下,导轮沿泵轮转动方向自由旋转,工作液顺利地回流到泵轮。当从涡轮流出的工作液正好与导轮叶片出口方向一致时,变矩器不产生增扭作用(这时液力变矩器的工况称为液力偶合工况)。液力耦合器其实是一种非刚性联轴器,液力变矩器实质上是一种力矩变换器。它们所传递的功率大小与输入轴转速的3次方、与叶轮尺寸的5次方成正比。传动效率在额定工况附近较高:耦合器约为96~98.5%,变矩器约为85~92%。偏离额定工况时效率有较大的下降。根据使用场合的要求,液力传动可以是单独使用的液力变矩器或液力耦合器;也可以与齿轮变速器联合使用,或与具有功率分流的行星齿轮差速器(见行星齿轮传动)联合使用。与行星齿轮差速器联合组成的常称为液力-机械传动。液力传动装置的整体性能跟它与原动机的匹配情况有关。若匹配不当便不能获得良好的传动性能。因此,应对总体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整个液力传动装置。为了构成一个完整的液力传动装置,还需要配备相应的供油、冷却和操作控制系统。

6,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1.液压传动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大概就是:在密闭环境中,向液体施加一个力,这个液体会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力!力的大小不变! 液压传动就是利用这个物理性质,向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利用帕斯卡原理使这个力变大!从而起到举起重物的效果! 优点就是力量大!缺点就是太费空间!2.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 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其中的液体称为工作介质,一般为矿物油,它的作用和机械传动中的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 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油缸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比较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它的工作过程,可以清楚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油泵) 它的作用是把液体利用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中的动力部分。 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 它是将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 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它们的作用是根据需要无级调节液动机的速度,并对液压系统中工作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进行调节控制。 4、辅助元件 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油箱等,它们同样十分重要。 5、工作介质 工作介质是指各类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油或乳化液,它经过油泵和液动机实现能量转换。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液压传动的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惯性力较小,当突然过载或停车时,不会发生大的冲击;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极调速; (3)换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 (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 (5)由于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润滑,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6)操纵控制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7)容易实现过载保护。 2、液压传动的缺点 (1)使用液压传动对维护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终保持清洁; (2)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4)用油做工作介质,在工作面存在火灾隐患; (5)传动效率低。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 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其中的液体称为工作介质,一般为矿物油,它的作用和机械传动中的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 在液压传动中,液压油缸就是一个最简单而又比较完整的液压传动系统,分析它的工作过程,可以清楚的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系统主要由:动力元件(油泵)、执行元件(油缸或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阀)、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等五部分组成。 1、动力元件(油泵) 它的作用是把液体利用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力能;是液压传动中的动力部分。 2、执行元件(油缸、液压马达) 它是将液体的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线运动,马达做旋转运动。 3、控制元件 包括压力阀、流量阀和方向阀等。它们的作用是根据需要无级调节液动机的速度,并对液压系统中工作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进行调节控制。 4、辅助元件 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压力表、滤油器、蓄能装置、冷却器、管件及油箱等,它们同样十分重要。 5、工作介质 工作介质是指各类液压传动中的液压油或乳化液,它经过油泵和液动机实现能量转换。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1、液压传动的优点 (1)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惯性力较小,当突然过载或停车时,不会发生大的冲击; (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极调速; (3)换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 (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 (5)由于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润滑,磨损小,使用寿命长; (6)操纵控制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7)容易实现过载保护。 2、液压传动的缺点 (1)使用液压传动对维护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终保持清洁; (2)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4)用油做工作介质,在工作面存在火灾隐患; (5)传动效率低。

文章TAG: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