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址总线宽度的计算问题

13没错.
地址总线宽度就是你最长的地址是多少位的,数据总线宽度就是你一次传输的数据是多少位的。比如:地址总线宽度为8位,那么你最多用8位寻址,寻址范围是2的8次方。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那么你每次传输的数据是一个字节,1byte(8位,8bit)。详细情况可以看看计算机组成原理一类的书。

地址总线宽度的计算问题

2,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比如你的前端总线频率是400M(也就是传输的速度),数据位宽32位(也就是指并行同时传送的数据位),那么数据带宽=400×32=12.8G(1G=1000M,这里是400M×32),而这里的12.8G是指位宽,每8位是一个字节的长度,因此除以8得到按字节计算的带宽。
3MB当然不是300K,而是3072/8=384K,4MB就是4096/8=512K 2楼那位仁兄说的大致是对的,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还是习惯按照1024为一个单位,而1楼的那位老大说的基本正确,把一楼二楼两位仁兄的答案加在一起,就是全部的正确答案,因为他们两位个说对了一半
啊呀 你们连电信都说出来了啊? 怎么不说宽的线啊
那3MB的就是300K了?怎么可能
总之电信1M就是1000/8=125K了 2M就是2000/8=250K了,理论数值啊 电信通常所说的贷款是bit,而我们通常说的下载速度是byte 1byte=8bit

带宽总线频率数据位宽8

3,PCIE总线的各个频率位宽带宽各是多少

PCI Express x1 总线位宽是 1位,总线频率 2500 MHz,串行总线管线是 1 条,每时钟传输 2 组数据,编码方式为 8b/10b,它的带宽为 476.84 MB/s,即 3814.7 Mbps。PCI Express x2 的带宽为 953.68 MB/s,即 7629.4 Mbps。(此模式仅用于主板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PCI Express x4 的带宽为 1907.36 MB/s,即 15258.9 Mbps。PCI Express x8 的带宽为 3814.72 MB/s,即 30517.8 Mbps。PCI Express x16 的带宽为 7629.44 MB/s,即 61035.5 Mbps。(带宽是 AGP 8X 的 3.75 倍。)PCI Express x32 的带宽为 15258.88 MB/s,即 122071 Mbps。
PCI-E总线带宽公式(MB/s)=串行总线时钟频率(MHz)*串行总线位宽(bit/8=B)*串行总线管线*编码方式*每时钟传输几组数据(cycle)PCI-E总线频率为2500MHZ(100MHZ基准频率下)PCI-E带宽完整公式:2500MHz*1/8(bit)*n(条管数)*8/10(bit编码方式)*2(每时钟传输两组数据)可以化简得:2500MHz*n/10*2,如果不太明白,我就拿PCI-E16X做个例子吧:PCI-E16X=2500*16/10*2=8G/s=8000M/S=8G/sPCI-E工作频率为2500MHZ,是在100MHz的基准频率通过锁相环振荡器(PhaseLockLoop,PLL)达到的
PCI-E规格位宽频率带宽PCI-E1X8位元2.5GHz512MiB/s(双工)PCI-E2X8位元2.5GHz1.0GiB/s(双工)PCI-E4X8位元2.5GHz2.0GiB/s(双工)PCI-E8X8位元2.5GHz4.0GiB/s(双工)PCI-E16X8位元2.5GHz8.0GiB/s(双工)

PCIE总线的各个频率位宽带宽各是多少

4,如何计算带宽

宽带带宽的计算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kilomega8带宽换算许多人对kbps、kb、mbps等速度单位有所误解,以下简单解释一下所谓的1.5m、3m、6m如何计算。所谓1.5m宽带,其实是指1.5mbps(bitspersecond),亦即1.5x1024/8=192kb/sec,但这只是理论上的速度,实际上则要再扣约12%的ethernetheader,ipheader,tcpheader,atmheader等控制讯号,故其传输速度上限应为169kb/sec左右。在传输单位的写法上,b和b分别代表bytes和bits,两者的定义是不同的,千万不要混淆。1byte=8bits1kb=1024bits1kb=1024bytes1mb=1024kb1mb=1024kb宽带下载理论值基本上这样都算正常了1.5m=169kb/s3m=338kb/s6m=676kb/s10m=1126kb/s100m=11260kb/s以上谈到的是理论值,对于实际的连接速度可以通过下载文件的方法来测试,看看离理论值有多远,另外有一些网速测试网站,也可以测试家中正在使用的宽带服务质量1Byte=8bit(位)1KB=1024Byte(字节)1MB=1024KB1GB=1024MBTB、Terabyte:1TB=1024GB1字节=一个二进制位,只有0和1两种状态1字节=8比特1K字节=1024字节(字节英文为byte,注意与bit区分)1M字节=1024字节带宽与速率不一样。带宽表示传输能力,而速率是实际数据流通的速度。带宽的单位是bit/s(bps)而速度单位是Byte/s(Bps)例如:2Mbps=256KB/s也就是说2M的带宽在理论值上下速度能到256KB每秒。--------------------------------------------------------------------
带宽为1M的有线宽带上网最高速率为1024Kbps,但一般软件显示的下载速率一般为100KBytes/s左右,从数字上看,和客户申请的“1024”相差很远。事实上,这里面的“1024”和100KBytes/s单位不同。1024Kbps的全称是1024Kbits/s,即单位是位元,而100KBytes/s的单位是字节,一个字节等于8位元,这样,1024Kbits/s=128KBytes/s。有线宽带的带宽的换算方法:1Mbps = 1024 ÷ 8(KBps)= 128KBps即128KByte/s
1.带宽是什么:是显示器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能够决定显示器性能的好坏。所谓带宽是显示器视频放大器通频带宽度的简称,一个电路的带宽实际上是反映该电路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带宽越宽,惯性越小,响应速度越快,允许通过的信号频率越高,信号失真越小,它反映了显示器的解像能力。该数字越大越好。 2.如何计算带宽:我们用r(x)表示每条水平扫描线上的图素个数;r(y)表示每帧画面的水平扫描线数;v表示每秒钟画面的刷新率;b就表示带宽。 理论上,带宽的计算公式是:b = r(x)×r(y)×v×1.3 (由于信号在扫描边缘的衰减,图像的清晰,实际上电子束水平扫描的图素的个数和行扫描频率均要比理论值要高一些,所以计算公式中加了一个1.3的参数) 如果没有这个参数,也许带宽真的可以成为衡量显示器指标的最重要参数,但就是因为不同的厂商对这个参数的计算方法不同,导致了现在出现了相同指标的显示器,带宽却不同的怪现像。 比如一台行频是86khz的准专业级的17寸显示器,它的带宽可以说是五花八门,135,147,150,160,165,175.5,176,180...试问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再比如一台行频110左右的21寸显示器,不同厂商的带宽计算更是相差甚远,有230,243,300,328,340....当一个参数由于计算方法不同而没有一定的标准,它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带宽已经在很多场合无法成为衡量显示器指标的标准。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网络传输速率的单位用b/s(比特每秒)(或bit/s,有时也写作bps,即bit per second)表示。在通信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应特别注意数量单位“千”、“兆”、“吉”等的英文缩写所代表的数值。计算机中的数量单位用字节作为度量单位,“千字节”的“千”用大写K表示,它等于210,即1024,而不是1000。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76KB/s,103KB/s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bit),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Byte)(1Byte=8bit),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我们以1M宽带为例,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1Mb/s=1024*1024b/s=1024Kb/s=1024/8KB/s=128KB/s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实际速率大约为150~24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宽带理论速率是:512KB/s,实际速率大约为200~440kB/s 。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下行速率是指网络向用户电脑发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而从网上下载文件,影响下载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当然,在实际上传下载过程中,线路、设备(含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等的质量也会对速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

文章TAG:总线带宽计算公式  地址总线宽度的计算问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