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职业卫生采样方法

短时间采样25mm 5L/min长时间采样25mm 1L/min

职业卫生采样方法

2,抽样方法有哪些 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1、简单随机抽样 优点:当总体内观察单位数与样本例数都不大时拥有实施,均数及其标 准误的计算也比较简单。 2、分层抽样 优点:易于理解、简单易行。容易得到一个按比例分配的样本。 3、系统抽样 优点:由于分层后各层内的个体同质性质增强,使得抽样误差比较小。 4、整群抽样 优点:便于组织,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容易控制调查质量。

抽样方法有哪些  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3,DNA样本怎么采集

一般建议选择常规样本:血痕、口腔拭子、毛发。 一、血痕采样方法: 血痕可以取耳缘血或指血,婴儿可以是足跟血 1. 在家取血需要提前准备酒精棉球,采血针,医用消毒纱布,纸质信封。 2. 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采血针扎破,挤5滴黄豆粒大小的血滴,摁在医用纱布上,自然阴干、装入信封。 注意事项: 1. 血痕要自然阴干,不可用吹风机吹干、暖气烘干或太阳晒。 2. 不同的样本不能互相接触,以免造成样本污染。 二、口腔拭子采样方法: 1. 清水漱口,保证口腔内无食物残渣。 2. 用医用棉签,伸进口腔,在口腔内侧两颊处反复擦拭30下。 3. 取出棉签,将棉签放在干净处阴干;用同样的方法采集至少三根棉签。 注意事项: 1. 不能用手触摸采过口腔拭子的棉签头,以免污染。 2. 口腔拭子需应阴干后装入纸质信封中,以免口腔拭子发生霉变影响检测。 3. 不同人的口腔拭子需要单独存放并做好身份标识。 三、毛发样本采样方法: 洗净双手;用手抓住距离毛发根部4厘米左右的地方,用力拔下5根头发(头发末端可看到清晰的毛囊)

DNA样本怎么采集

4,数据挖掘不同领域中的采样方法有哪些

1,关联规则的采样 挖掘关联规则的任务通常与事务处理与关系数据库相关,该任务需要反复遍历数据库,因此在大数据集上将花费大量的时间。有很多的算法可以改进关联规则算法的效率与精度,但在精度保证的前提下,采样是最直接与最简单的改进效率的方法。 2.分类的采样 分类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决策树、神经网络及统计方法(如无偏差分析),在这些算法中均有使用采样的案例。分类的采样一般有四种,一种是随机采样,另外三种是非随机采样,分别是“压缩重复”、“窗口”及“分层”。 3.聚类的采样 在聚类中进行采样有若干的用途。有些聚类算法使用采样进行初始化工作,例如,利用采样得到的样本得到初始化的参数,然后再对大数据集进行聚类。当处理大数据集时,需要降低算法使用的空间。为了得到较好的聚类,根据数据的分布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随机采样仍然是一种常规的方法,在随机采样忽略了小的聚类的情况下,一般采用非随机采样的方法。非随机采样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分层采样。例如,在密度差别很大的数据集中,根据密度的不同,采样的样本数量可以不同,在密度较高的区域采样的次数少一些,而在密度稀疏的区域,采样的次数多一些。 4.扩充(Scaling-Up)的数据挖掘算法的采样 扩充是指利用已有的数据挖掘算法能够高敛地处理大数据集。当数据挖掘的算法初期是处理小数据集的情况下,处理大数据集就会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采用分而抬之的方法:将大数据集分解成较小的互不重叠的数据集,利用己有算法进行处理,然后,将小数据集得出的结果合并成最终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等价于将困难转嫁到合并步骤,即需要复杂的处理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因此,整体的复杂性没有降低。

5,土壤采样的具体方法步骤

土壤采样的具体方法步骤: 1.布点:按照土壤类型和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按土壤肥力高、中、低分别采样。一般150-300亩(不同地区可根据情况确定)采取一个耕层混合样,每个示范村的主要农作土种至少采集3-4个混合农化土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应用土壤底图确定采样地块和采样点,并在图上标出,确定调查采样路线和方案。 2.采样部位和深度:根据耕层厚度,确定采样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 3.采样季节和时间: 骨干农化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尽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所代表的土壤区域一致,以便比较土壤养分前后的变化。土样采集时间也以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采集时间一致。如无法查知第二次土壤普查采集时间的,则统一在秋收后冬播施肥前采集。 4.采样方法、数量:农化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每个混合农化土样由20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各地可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要接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 每个混合样品一般取1kg左右,如果采集样品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 5.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1、采样品的布设根据既照顾到欲测定地区土壤的全面情况,又照顾污染情况和检测目的的原则,有以下集中常用的采样布点方法:(1)对角线布点法(2)梅花形布点法(3)棋盘式布点法(4)蛇形布点法将采集的各点土样均匀混合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2、土样的风干、磨碎与过筛将从野外采回的土样倒在塑料薄膜或瓷盘上风干。除去残根等杂物,将土块压碎铺成薄层,经常翻动,在阴凉处使其慢慢风干。根据分析项目不同对土样颗粒细度的不同要求,将风干土样磨碎或过筛,然后保存与洁净的玻璃或聚乙烯容器中。3、土样的消化:去0.5-2g土样与坩埚中,加少量水湿润,加浓硝酸10ml,置于通风橱沙浴上加热至近干(加盖),加入2ml浓硝酸和2ml浓高氯酸,继续加热至近干,残渣应呈灰白色,溶液 应清亮(如未消化好可再加入少量硝酸,继续消化),用水淋洗坩锅壁,继续加热至白烟冒尽.在消化土壤样品的同时,应做试机空白全程消化
土壤采样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布点:需要按照土壤类型以及作物种植品种分布,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分别取样。采样点以锯齿型或蛇型分布,要做到尽量均匀和随机。2.确定采样部位和深度:采样部位和深度要根据耕层厚度,确定采样的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 3.采样季节和时间: 骨干农化土样采集地点及时间,尽量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骨干农化样所代表的土壤区域一致,以便比较土壤养分前后的变化。4.采样方法、数量:农化土样多采用多点混合土样采集方法,样点分布范围不少于3亩(各地可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土样上层和下层的比例也要相同。5.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前茬作物及产量、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大气污染物监测方法如下:大气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设备采用的原理主要有电化学法和激光散射法。目前在应用的主要是大气环境网格化监测,厂界污染物安全监测。目前监测的气体种类也比较多如:FRT AQM918 可以监测18种参数。
现在有一款美国犀牛S1取土钻机比较好用,一个人操作可以打10米深,可以无扰动取土样,现在环保单位用的比较多。

6,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有哪些

1、充气压力不超过10KPa,直观观察为气袋充分鼓起,但用手指按压并不绷紧。 2、四氟直通阀能调节流量,能用于抽真空,当阀手柄平行阀竖向轴线时阀开启,手柄旋转90度,阀关闭。3、接口与仪器、设备连接宜采用相应通径乳胶管,硅胶管,氟塑料管过渡。 4、四氟直通阀导气管的上端可安装取样帽,取样帽内装取样垫,穿过取样孔可用于针头取样或抽真空。 5、四氟直通阀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可充装腐蚀性无机、有机气体。 6、充装标准气体或采样时,宜用预装气体置换3次。 7、使用温度,-60℃~+150℃。 8、贮存和使用时,远离火源及高温,避免尖物刺破。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1、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和真空瓶采样。2、富集(浓缩)采样法 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等。(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气体吸收管(瓶)有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空筛板吸收管(瓶)。(2)填充柱阻留法: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 (3)滤料阻留法中常用的滤料有纤维状滤料和筛孔状滤料。
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可归纳为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1、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塑料袋采样、采气管采样和真空瓶采样。2、富集(浓缩)采样法 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阻留法、滤料阻留法、低温冷凝法、静电沉降法、扩散(或渗透)法及自然积集法等。(1)溶液吸收法是采集空气中气态、蒸气态及某些气溶胶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常用的气体吸收管(瓶)有气泡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多空筛板吸收管(瓶)。(2)填充柱阻留法:根据填充剂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为吸附型、分配型和反应型三种类型。 (3)滤料阻留法中常用的滤料有纤维状滤料和筛孔状滤料。。。。
1 检测方案编制前的准备检测方案内容包括: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为了正确制定检测方案,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情况、个人防护设施及使用状况等。2 检测点选择的基本要求应满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应满足职业卫生评价的要求。应满足工作场所环境条件的要求。在采样的同时应作对照试验,即将空气收集器带至采样点,除不连接空气采样器采集空气样品外,其余操作同样品,作为样品的空白对照。因此检测方案中样品数量应加上空白对照数。3 评价检测工作中采样的要求评价检测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等。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定有代表性的采样点,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在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定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4 定点采样4.1 定点采样点的选择原则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在不影响劳动者工作的情况下,采样点尽可能靠近劳动者;空气收集器应尽量接近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在评价工作场所防护设备或措施的防护效果时,应根据设备的情况选定采样点,在工作地点劳动者工作时的呼吸带进行采样。采样点应设在工作地点的下风向,应远离排气口和可能产生涡流的地点。4.2 定点采样点数目的确定工作场所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置1 个采样点。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生产设备时,1~3 台设置1 个采样点;4~10 台设置2 个采样点;10 台以上,至少设置3 个采样点。一个有代表性的工作场所内,有2 台以上不同类型的生产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时,采样点应设置在逸散有害物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的工作地点;逸散不同种有害物质时,将采样点设置在逸散待测有害物质设备的工作地点,采样点的数目参照前项确定。劳动者在多个工作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地点设置1个采样点。劳动者工作是流动的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10米设置1个采样点。仪表控制室和劳动者休息室,至少设置1 个采样点。4.3 定点采样时段的选择采样必须在正常工作状态和环境下进行,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随季节发生变化的工作场所,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季节选择为重点采样季节。在工作周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选择为重点采样日。在工作日内,应将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选择为重点采样时段。5 个体采样5.1 个体采样对象的选定要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检测的目的和要求,选择采样对象。在工作过程中,凡接触和可能接触有害物质的劳动者都列为采样对象范围。采样对象中必须包括不同工作岗位的、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其余的采样对象应随机选择。5.2 个体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在采样对象范围内,能够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其中应包括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3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个体采样对象数量的确定(续)在采样对象范围内,不能确定接触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和接触时间最长的劳动者时,每种工作岗位按下表选定采样对象的数量。每种工作岗位劳动者数不足6名时,全部选为采样对象。6 职业接触限值 为最高容许浓度的采样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不超过15min。7 职业接触限值 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采样用定点的、短时间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采样时间不足15min时,可进行1次以上的采样;8 职业接触限值 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采样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存在状况,或采样仪器的操作性能,可选择个体采样或定点采样,长时间采样或短时间采样方法。以个体采样和长时间采样为主。8.1 采用个体采样方法的采样一般采用长时间采样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接触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劳动者作为重点采样对象。按照个体采样要求确定采样对象的数目。8.2 采用定点采样方法的采样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工作时采样劳动者在一个以上工作地点或移动工作时采样8.2.1 劳动者在一个工作地点 工作时采样长时间采样方法: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采样仪器能够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在全工作日内可进行1次采样;采样仪器不能满足全工作日连续一次性采样时,可根据采样仪器的操作时间,在全工作日内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短时间采样:选定有代表性的、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作为重点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不同浓度的时段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个时段劳动者的工作时间,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 。8.2.2 劳动者在一个以上工作地点或移动工作时采样在劳动者的每个工作地点或移动范围内设立采样点,分别进行采样;并记录每个采样点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在每个采样点,应在劳动者工作时,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每次采样时间一般为15min 。

文章TAG:采样方法  方法  职业  职业卫生  采样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