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土壤酸化的类型及原因

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其强度用pH来表示。土壤pH越小,表示土壤活性酸越强。潜性酸:其由交换态的氢离子和铝离子等离子决定。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态时,潜性酸不显示出来。当它们被交换入土壤溶液后,增加其氢离子浓度,才显示出酸性来。是可逆的过程。 1、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淋溶作用强烈,钙、镁、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是造成土壤酸化的根本原因。2、施石灰、烧火粪、施有机肥等传统农业措施的缺失,使耕地土壤养分失衡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3、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土壤酸化的重要原因,就是长期施用尿素也造成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的类型及原因

2,造成我国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土壤酸化的原因土壤酸化的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第一,植物根系活动及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和大量的CO2,还有某些微生物产生的矿质酸,都是土壤溶液中的H+的来源;第二,当土壤胶体上吸附的H+达到一定数量后,黏粒矿物的晶格遭到破坏
蔬菜大棚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经常使用硫酸铵和硫酸钾后,铵和钾被吸收后,剩余的硫酸根水解具有强酸性,导致土壤酸化。如果ph值低于5,亩可施用生石灰67斤,加水生成氢氧化钙后撒施旋地起垄。可我调节土壤酸碱度。如果用碳酸钙,刷墙粉,石灰粉用量加倍。

造成我国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土壤酸化怎么办

专家称可以用粉煤灰. 资料如下:为解决土壤酸化,土肥站已在镇江市区的少数蔬菜田用粉煤灰做“中和实验”.土肥专家称,经过高温煅烧后的粉煤灰化学性质十分稳定,不会给土壤带来污染,与此同时,干粉煤灰PH值在10-11之间,湿粉煤灰的PH值也在8-9之间,偏碱性,有助于转化酸性土壤.如果年底实验结果良好,不久就会在全市推广.
镁,首先草木灰水解后属碱性,那么我建议你用草木灰来(就是秸秆、硅等、硫既然是农作物土壤酸化、铁。因此用草木灰既无害于农作物又可解决问题,干草等燃烧后的灰烬)施肥,可以中和酸性的土壤,其次,其中含钾,磷次之。这些微量元素对农作物有益无害,草木灰中还含有大量农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钙最多,如钾、钙

土壤酸化怎么办

4,什么是土壤酸化什么是土壤酸化知识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土壤酸性增加,变为强酸性、极强酸性的一种自然现象。1.土壤酸化的原因(1)降水量大而且集中,钙、镁、钾等碱性盐基大量流失;(2)有机肥用量的减少,使耕地地土壤养分失衡;(3)长期大量施用化肥是造成土壤酸化 。2.土壤酸化的危害(1)种什么都不长,产量降低甚至绝产。每种作物都有其适宜的土壤酸碱度范围,大多数作物以微酸至微碱性为宜。(2)施什么肥都无效。土壤酸化不仅影响大量元素的有效性,也影响微量元素的有效性。(3)土壤中的有毒物质,对作物产生毒害。土壤酸化后,土壤中的铝离子等物质使作物根系中毒、死亡,往往形成黑白相间的毛刷状根。
指土壤中盐基离子被淋失而氢离子增加、酸度增高的过程。土壤酸化出现在以下条件下:①排水良好的土壤常有不同程度的酸化;②在氧化还原条件下氧化亚铁氧化成氧化铁时,土壤胶体被交换氢离子占据,可使土壤酸化;③滨海红树林下的硫酸盐盐土经排水之后,由于硫化物氧化生成硫酸,导致土壤高度酸化;④茶园土壤由于茶树富集铝而使土壤活性铝增加,引起土壤酸化;⑤酸雨携带的酸性物质沉积于土壤;⑥植物对盐基离子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有机酸的解离都可导致土壤酸化。此外,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生理酸性化肥也是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酸化土壤中的氢离子和活性铝离子对作物有毒害作用,而且在酸化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5,土壤酸化是什么概念

指土壤中盐基离子被淋失而氢离子增加、酸度增高的过程。土壤酸化出现在以下条件下:①排水良好的土壤常有不同程度的酸化;②在氧化还原条件下氧化亚铁氧化成氧化铁时,土壤胶体被交换氢离子占据,可使土壤酸化;③滨海红树林下的硫酸盐盐土经排水之后,由于硫化物氧化生成硫酸,导致土壤高度酸化;④茶园土壤由于茶树富集铝而使土壤活性铝增加,引起土壤酸化;⑤酸雨携带的酸性物质沉积于土壤;⑥植物对盐基离子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有机酸的解离都可导致土壤酸化。此外,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生理酸性化肥也是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酸化土壤中的氢离子和活性铝离子对作物有毒害作用,而且在酸化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现在土壤酸化主要是使用了化肥的结果 植物通过交换吸附进行吸收无机离子,比如植物要从土壤里吸收Ca 离子就要与2个H离子交换、Na离子就与一个H离子交换,植物吸收阳离子就把H离子换下来了,长期下来土壤就酸化,同样如果吸收阴离子,HCO3离子就下来了,HCO3离子与水电离的H离子结合成为H2O和CO2,OH离子就留下来,土壤碱化。
1、土壤逐步酸化受成土母岩的影响,加之雨水淋溶冲刷,使Ca 流失; 2、土壤微生物活动分解有机质生成有机酸和C02 的自然因素影响,钙、镁离子被固定; 3、人为耕作的连年重茬种植及较高产量,从土壤中移走了过多的碱基元素,如钙、镁、钾等,导致了土壤中的钾和中微量元素钙、镁消耗过度,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 4、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缓冲能力降低,土壤酸化加重; 5、大量施用化肥(酸性化肥)或大量施用高浓度氮、磷、钾三元复合肥,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投入相对不足,造成土攘养分失调,使土壤胶粒中的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可使pH值迅速下降。
这是指土壤中盐基离子被淋失而氢离子增加、酸度增高的过程。土壤酸化出现在以下条件下:①排水良好的土壤常有不同程度的酸化;②在氧化还原条件下氧化亚铁氧化成氧化铁时,土壤胶体被交换氢离子占据,可使土壤酸化;③滨海红树林下的硫酸盐盐土经排水之后,由于硫化物氧化生成硫酸,导致土壤高度酸化;④茶园土壤由于茶树富集铝而使土壤活性铝增加,引起土壤酸化;⑤酸雨携带的酸性物质沉积于土壤;⑥植物对盐基离子的吸收,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有机酸的解离都可导致土壤酸化。此外,在农业生产中施用生理酸性化肥也是引起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酸化土壤中的氢离子和活性铝离子对作物有毒害作用,而且在酸化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降低。
经酸雨冲刷,或其它污染,使土壤PH值明显降低,小于7(我国南方土壤本来多呈酸性) 土壤酸化后,可加速土壤中含铝的原生和次生矿物风化而释放大量铝离子,形成植物可吸收的形态铝化合物。植物长期和过量的吸收铝,会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尚能加速土壤矿物质营养元素的流失;改变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贫脊化,影响植物正常发育;酸雨还能诱发植物病虫害,使作物减产。

6,土壤酸化怎么破

什么是土壤酸化?哪些因素会导致土壤酸化呢?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当土壤酸化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时就会变成酸性土壤。土壤自然酸化过程一般较为缓慢,但人为因素会加快酸化过程,这些因素主要有:  施肥过量 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会导致或加重土壤酸化。例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作物吸收NH;或K+离子后,就会有酸根离子残留于土壤中而使土壤酸化;过量施用氮肥,经微生物的硝化作用生成的硝酸盐也会导致或加重土壤酸化。  灌溉 灌水和降水后,碱性离子不断从土壤中流失会造成土壤酸化。在南方岗坡地的酸性土,淋溶会加速土壤的酸化过程。  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扩散、转化与迁移,以酸性降水(pH<5.6)和干沉降等形式降落至地表,从而使土壤酸化。这些能酸化土壤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施肥后土壤释放的NO2和NH3。  针对以上问题应进一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同时通过石灰改良、合理种植等多种措施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管理。  合理施肥 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对养分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一些专家在华北和太湖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施肥可以在高产条件下,将氮肥施用量再降低30%~60%,从而实现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双赢”;酸性土壤钾、钙、镁等盐基养分缺乏,甚至成为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因此,应当适当增施钾肥、钙镁磷肥及其他碱性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酸性土壤不仅养分缺乏,而且土壤物理性状恶劣,质地黏重,因此,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  施用石灰 当土壤pH小于5.5时就必须通过施用石灰等措施进行改良。施用石灰不仅能补充土壤钙,为作物提供钙营养,而且还可以中和土壤酸性。石灰施用量(公斤/亩)以土壤酸度和质地而异,对微酸性土(pH6.0),砂土、壤土、黏土分别为25、25~50、50;对酸性土(pH5.0~6.0),砂土、壤土、黏土分别为25~50、50~75、75~125;对强酸性土(≤4.5),砂土、壤土、黏土分别为50~75、100、150。不同石灰性物质对土壤酸性的中和能力不同,中和能力越强,施用量越少。  合理种植 要选择耐酸耐瘠作物,其中茶树具有耐酸聚铝的特性,土壤中适当的高铝对茶树有利无害,是酸性土的首选作物;实行水旱轮作,在淹水条件下土壤还原性物质增加,有利于提高土壤pH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的活性,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和营养状况。  加强环保 通过控制工矿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防止氮肥过量使用和施后覆土等措施,可以减少和阻断导致人为土壤酸化的渠道
什么是土壤酸化?哪些因素会导致土壤酸化呢?土壤酸化是指土壤ph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下降的现象,当土壤酸化至影响作物正常生长时就会变成酸性土壤。土壤自然酸化过程一般较为缓慢,但人为因素会加快酸化过程,这些因素主要有: 施肥过量 长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和氮肥会导致或加重土壤酸化。例如长期施用硫酸铵或氯化钾,作物吸收nh;或k+离子后,就会有酸根离子残留于土壤中而使土壤酸化;过量施用氮肥,经微生物的硝化作用生成的硝酸盐也会导致或加重土壤酸化。 灌溉 灌水和降水后,碱性离子不断从土壤中流失会造成土壤酸化。在南方岗坡地的酸性土,淋溶会加速土壤的酸化过程。 酸沉降 酸沉降是指大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经过扩散、转化与迁移,以酸性降水(ph<5.6)和干沉降等形式降落至地表,从而使土壤酸化。这些能酸化土壤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废气和施肥后土壤释放的no2和nh3。 针对以上问题应进一步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同时通过石灰改良、合理种植等多种措施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管理。 合理施肥 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对养分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一些专家在华北和太湖流域的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施肥可以在高产条件下,将氮肥施用量再降低30%~60%,从而实现作物高产和环境保护“双赢”;酸性土壤钾、钙、镁等盐基养分缺乏,甚至成为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限制因子,因此,应当适当增施钾肥、钙镁磷肥及其他碱性肥料,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酸性土壤不仅养分缺乏,而且土壤物理性状恶劣,质地黏重,因此,要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

文章TAG:土壤  土壤酸化  类型  原因  土壤酸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