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电位,电紧张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区别
来源:整理 编辑:智能门户 2024-11-15 00:41:58
本文目录一览
1,电紧张电位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区别
电紧张电位也就是局部电位,是较小的膜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很快即减弱消失。如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则发生去极化与钠通道开放和内流过程的正反馈,进而继续去极化达锋值,再复极化,表现为动作电位。
2,局部电位在生理上的作用和意义
(1)无“全或无”,在阈下刺激范围内,去极化波幅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增大。一但达到阈电位水平,即可产生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是动作电位产生的必须过渡阶段。(2)不能在膜上作远距离传播,只能呈电紧张性扩布,在突触或接头处信息传递有一定意
3,列表比较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局部电位的区别
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的区别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局部电位) 刺激由阈上刺激引起由阈下刺激引起 结果可导致该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可导致受刺激的膜局部出现一个较小的膜的去极化,不能发展为动作电位 特点①“全或无”现象 ②脉冲式传导 ③时间短暂①不。
4,如何理解局部等电位
局部等电位:
局部等电位可看作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的多个辅助等电位联结。
局部等电位联结
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可导电部分连通,称作局部等电位。
下列情况需要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电源网络阻抗过大,使自动切断电源时间过长,不能满足防电击要求时;
---TN系统内自同一配电箱供电给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电气设备,而固定式设备保护电---气切断电源时间不能满足移动式设备防电击要求时。
---为满足浴室、游泳池、医院手术室、农牧业等场所对防电击的特殊要求时。
---为满足防雷和信息系统抗干扰的要求时。
可防止因雷击、漏电而引起的跨步电压,接触电压以及地电位反击,卫生间的金属水管,门窗,热水器外壳(尤其是太阳能的),浴缸等金属物品均需与之连接,确保人生安全。
等电位详情http://www.whhtsj.com.cn
5,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
动作电位和局部电位的区别:
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动作电位由峰电位(迅速去极化上升支和迅速复极化下降支的总称)和后电位(缓慢的电位变化,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组成。
形成原因: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所致;复极化则是由大量钾通道开放引起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
局部电位: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形成机制:阈下刺激使膜通道部分开放,产生少量去极化或超极化,故局部电位可以是去极化电位,也可以是超极化电位。局部电位在不同细胞上由不同离子流动形成,而且离子是顺着浓度差流动,不消耗能量。电位滴定法(potentiometric titration)是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和直接电位法相比,电位滴定法不需要准确的测量电极电位值,因此,温度、液体接界电位的影响并不重要,其准确度优于直接电位法,普通滴定法是依靠指示剂颜色变化来指示滴定终点,如果待测溶液有颜色或浑浊时,终点的指示就比较困难,或者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指示剂。电位滴定法是靠电极电位的突跃来指示滴定终点。在滴定到达终点前后,滴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往往连续变化n个数量级,引起电位的突跃,被测成分的含量仍然通过消耗滴定剂的量来计算。
6,局部电位 动作电位
局部电位:(1)概念: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产生的微弱电变化(较小的膜去极化或超极化反应)。或者说是细胞受刺激后去极化未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变化。
(2)形成机制:阈下刺激使膜通道部分开放,产生少量去极化或超极化,故局部电位可以是去极化电位,也可以是超极化电位。局部电位在不同细胞上由不同离子流动形成,而且离子是顺着浓度差流动,不消耗能量。
(3)特点:
①等级性。指局部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正相关,而与膜两侧离子浓度差无关,因为离子通道仅部分开放无法达到该离子的电平衡电位,因而不是“全或无”式的。
②可以总和。局部电位没有不应期,一次阈下刺激引起一个局部反应虽然不能引发动作电位,但多个阈下刺激引起的多个局部反应如果在时间上(多个刺激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或空间上(多个刺激在相邻部位同时给予)叠加起来(分别称为时间总和或空间总和),就有可能导致膜去极化到阈电位,从而爆发动作电位。
③电紧张扩布。局部电位不能像动作电位向远处传播,只能以电紧张的方式,影响附近膜的电位。电紧张扩布随扩布距离增加而衰减。
动作电位:(1)概念: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阈上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快速、可逆转、可传播的细胞膜两侧的电变化。动作电位的主要成份是峰电位。
(2)形成条件:
①细胞膜两侧存在离子浓度差,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细胞膜外,而细胞外Na+、Ca2+、Cl-高于细胞内,这种浓度差的维持依靠离子泵的主动转运。(主要是Na+ -K+泵的转运)。
②细胞膜在不同状态下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例如,安静时主要允许K+通透,而去极化到阈电位水平时又主要允许Na+通透。
③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阈上刺激。
(3)形成过程:≥阈刺激→细胞部分去极化→Na+少量内流→去极化至阈电位水平→Na+内流与去极化形成正反馈(Na+爆发性内流)→达到Na+平衡电位(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形成动作电位上升支。
膜去极化达一定电位水平→Na+内流停止、K+迅速外流→形成动作电位下降支。
(4)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内流所致。
动作电位的幅度决定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细胞外液Na+浓度降低动作电位幅度也相应降低,而阻断Na+通道(河豚毒)则能阻碍动作电位的产生。
动作电位下降支——K+外流所致。
动作电位时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产生的一次可逆的、可传导的电位变化。产生的机制为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顺浓度梯度及电位差内流,使膜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②Na+通道失活,而 K+通道开放,K+外流,复极化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③钠泵的作用,将进入膜内的Na+泵出膜外,同时将膜外多余的 K+泵入膜内,恢复兴奋前是离子分布的浓度。
文章TAG:
局部 电位 紧张 动作 局部电位
大家都在看
-
自动化设备静电过大怎么消除,如何消除静电?
2023-12-15
-
贴片,什么是贴片
2023-12-22
-
数据与信息关系是,数据信息:数据或不能说是信息
2023-12-26
-
浙江设计自动化专业大学,大学自动化设计专业有哪些?
2024-02-25
-
rca自动化组装设备,非标自动化设备有哪些?
2024-03-03
-
硫化碳,硫化碳的化学符号
2024-04-05
-
山东电气自动化专业排名,电气自动化专业院校排名
2024-06-09
-
生产机器人工厂,超级机器人工厂
2024-08-18
-
伐竹自动化设备,景洪竹木加工自动化设备
2024-09-09
-
机器人教育需要什么,码高机器人教育怎么样
2024-09-13
-
扫地机器人吸尘效果
2024-09-29
-
络合作用,传荷络合作用
2024-11-09
-
肇庆进口自动化设备厂家,自动化设备中的气动元件比较常用?
2023-12-08
-
广东高压储气罐自动化设备
2023-12-16
-
大数据对自动化专业的影响,自动化专业就业数据
202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