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星进行通信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简要说明卫星通信的原理

卫星通信,就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微波中继转发地球站信号给需要的地球站。电波传播的模型可以看做是自由空间传播。如需要其他说明,请联系我。祝好。
所示是地球上的人造卫星进行通信的示意图,图在哪?
你拿一个橘子,在上面插一根牙签,在牙签另一头插一个花生,然后放到桌子上,你匀速转橘子,你看看相对桌子来说花生是不是也在匀速运动?至于为什么现实中地球和卫星没有牙签是怎么相对静止的问题,你可以看人教版高中一年级物理课本。上面有答案。

星进行通信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简要说明卫星通信的原理

2,卫星通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球上行站和地面接收站三部分组成.卫星在空中起中转站的作用.即把地球上行站发送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处理后再返送回地面接收站.地面接收站则是卫星系统与地面公众网的接口.地面用户通过接收站与通信卫星组成一个完整连接. 卫星通信的主要优点是通信范围大,每个卫星的覆盖地球127度,有三颗卫星就能实现全球通信.卫星通信不受地形的影响.建设卫星地面接收站快.可用于不同方向和不同地区的通信. 卫星通信也有一些缺点.同步卫星离地球三万六千多公里,信号往返七万多公里,信号有延迟,10GHz以上受雨雪天的影响,卫星通信还受太阳活动影响.

卫星通信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3,请问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的原理是什么不需要地面站只用一颗静止

带有星上交换处理的GEO通信卫星可以不需要地面站
不需要地面站的话,怎么处理数据不能把,卫星才多大点啊
实际上地球静止轨道是地球同步轨道的一种特殊情况。 所谓地球同步轨道是指卫星在轨道运行的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的轨道。如果这种轨道的偏心率和倾角都为零,即该卫星的星下点轨迹位置始终保持不变,从地球上任意一点来看卫星都是静止的,这种轨道称之为静止轨道。静止轨道的高度是一定的,即35786km。对于倾角不为零的地球同步圆轨道,其星下点轨迹是一个正“8字”形,卫星飞越的南北纬的最高维度等于其轨道倾角。 以上是某教材上的定义。如果不明白什么是星下点轨迹,请参考其他资料。 也就是说,只要轨道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它就是地球同步轨道,这种轨道可以是圆轨道也可以是椭圆轨道,既可以在赤道面上(倾角为零),也可以来回穿过赤道面(即倾角不为零)。 关于星下点轨迹: 静止轨道的星下点轨迹是位于赤道上的一个点,即卫星一直位于赤道某点正上方。 若倾角不为零时,i≠0,星下点轨迹为一个“8字”。思考这一问题,要想象卫星运动轨迹在赤道面上的投影的角速度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一样的,即地球在自转,卫星也在随着转动。手头也没有什么好的图,自己找个球比划一下就能理解了。

请问地球同步卫星通信的原理是什么不需要地面站只用一颗静止

4,卫星是什么原理

卫星工作时地面的图像信号或者声音信号或者数据信号通过高频发射装置向与地球同步卫星发射(就好象货物采用运输工具一样)卫星接收之后,通过信号放大和频率分配,再散发射向地球,地球上的卫星接收机通过卫星接收天线接收卫星信号,再通过分频(就像货物卸载一样把信号分离出来),再通过放大电路和终端设备显示或者广播等等。  人造地球卫星能在地球轨道上运行,首先是因为它具有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还有就是因为地球的引力(向心力)一直拉着它,正向细绳子拉着石子一样。如果卫星飞行速度快,离心力超过地球引力时,卫星聚会脱离地球飞向远方的太空。
人造卫星基本原理就是:卫星绕地球高速“飞行”产生的离心力与卫星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相等!从而卫星不会落下来。 变轨:小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速度需要提供能量,使宇宙飞船加速 从小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必须加速 此时做离心运动,地球为一个焦点 随着离地球越来越远,动能不断转化为势能 到远地点时速度最小,此时要加速,才能从椭圆轨道进入大圆轨道 否则要作向心运动又回去了 综上,小圆轨道变到椭圆轨道,从椭圆轨道进入大圆轨道,都要加速 在火箭的携带下,卫星首先进入近地轨道,平稳运行后,点火,速度增大,进入以地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在这轨道的近地点,速度最大,远地点,速度最小,因为卫星在远地点在此点火进入这个点所在的圆形轨道,所以这里的速度就是整个过程中最小的速度

5,卫星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人造卫星传递信息的原理为: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速度快,低轨道和中轨道,高轨道卫星一天可绕地球飞行几圈到十几圈,不受领土、领空和地理条件限制,视野广阔。能迅速与地面进行信息交换、包括地面信息的转发,也可获取地球的大量遥感信息一张地球资源卫星图片所遥感的面积可达几万平方千米。在卫星轨道高度达到35786千米,并沿地球赤道上空与地球自转同一方向飞行时,卫星绕地球旋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这种卫星可实现与地面站间的不间断的信息交换,并大大简化地面站的设备。绝大多数通过卫星的电视转播和转发通信是由静止通信卫星实现的。扩展资料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除近地轨道外)通常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轨道。1、地球同步轨道是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顺行轨道。其中有一种十分特殊的轨道,叫地球静止轨道。这种轨道的倾角为零,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千米。地面上的人看来,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是静止不动的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选用这种轨道比较有利。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2、太阳同步轨道是绕着地球自转轴,方向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旋转角速度等于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360度/年)的轨道,它距地球的高度不超过6000千米。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以相同的方向经过同一纬度的当地时间是相同的。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一般采用这种轨道。3、极地轨道是倾角为90度的轨道,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圈都要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可以俯视整个地球表面。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侦察卫星常采用此轨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造卫星
通信卫星一般采用高轨道静止卫星,即我们说的同步卫星.由于卫星轨道高,覆盖范围广,通常3颗卫星就可以覆盖地球表面80%以上的地区(无法覆盖两极),而且即使其中有个别卫星故障,这颗卫星的信号可以通过其他卫星进行替代转发.另外卫星转发器带宽较宽可容纳多路信息同时传输.
用电磁波

6,卫星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

原发布者:dfylb2007第1章卫星通信概述第2章卫星通信基本技术第3章卫星通信链路设计第4章卫星通信网第5章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第1章卫星通信概述1.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2卫星通信地球站1.3通信卫星(组成、轨道及星座设计)1.4卫星通信工作频段的选择及电波传输的特点1.5卫星通信的发展1.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1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卫星是指在围绕行星的轨道上运行的天然天体或人造天体,如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的通信。其无线电波频率使用微波频段(300MHz~300GHz,即波段1m~1mm)。卫星通信系统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在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通信系统。通信卫星指用于实现通信目的的人造卫星。卫星通信是地面微波中继通信的继承和发展,是微波接力向太空的延伸。?图1-1卫星通信过程示意图通常以空间飞行器或通信转发体为对象的无线电通信称为空间通信(宇宙通信),它包括三种形式:(1)地球站与空间站之间的通信;(2)各空间站之间的通信;(3)通过空间站的转发或反射进行的各地球站之间的通信。把第三种形式的空间通信称为卫星通信,这里说的地球站是指设在地球表面(包括地面、海洋或大气层)的通信站。几个概念1、对地非静止卫星:相对于地球表面上的任一点,卫星的位置不断地变化。又称运动卫星。2、对地静止卫星:相对于地球
卫星便携站拼装流程
卫星通信系统包括通信和保障通信的全部设备。一般由空间分系统、通信地球站、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和监控管理分系统等四部分组成,如图1.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  跟踪遥测及指令分系统负责对卫星进行跟踪测量,控制其准确进入静止轨道上的指定位置。待卫星正常运行后,要定期对卫星进行轨道位置修正和姿态保持。2.监控管理分系统监控管理分系统负责对定点的卫星在业务开通前、后进行通信性能的检测和控制,例如卫星转发器功率、卫星天线增益以及各地球站发射的功率、射频频率和带宽等基本通信参数进行监控,以保证正常通信。3.空间分系统(通信卫星)通信卫星主要包括通信系统、遥测指令装置、控制系统和电源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等几个部分。通信系统是通信卫星上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一个或多个转发器,每个转发器能同时接收和转发多个地球站的信号,从而起到中继站的作用。4.通信地球站通信地球站是微波无线电收、发信站,用户通过它接入卫星线路,进行通信。

文章TAG:卫星  卫星通信  通信  通信原理  卫星通信原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