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配电箱浪涌保护怎么接

配电系统中,经常把浪涌保护器装在低压断路器后边,分电断路器前边。
tn-s系统中配电箱金属外壳跟pe线连接就叫保护接零

配电箱浪涌保护怎么接

2,4p浪涌保护器接在电源空开上端可以吗

按照你的兔子,浪涌保护器一般都是跟你的空开并联,所以不存在上下端之分
一般装在出线端的,www.dento.cn上面有防雷器安装的说明
应该接在总开关上端。
不可以!漏电保护器对自己的零火线认证!零线接在线排上无法完成漏电保护功能!

4p浪涌保护器接在电源空开上端可以吗

3,请问 浪涌保护器 怎么接线啊 2相电

2相电,也就是常规的民用220V电。一般用的浪涌保护器为并联型,并联的接线是只接进不接出的,L和N接上浪涌以后,PE接地,就OK了。中光技术王工为你解答。
给张图看一下,怎么会上下各有3个端子呢?一般有一面都是连接到一起接地的。
专门专业的问题肯定要找深圳天盾防雷的何工,,,他们是生产厂家。。。。。
这个要看哪个厂家的 哪种型号:有疑问可以加我,联系方式资料有。深圳市高尔德中邦科技有限公司 许先生

请问 浪涌保护器 怎么接线啊 2相电

4,当时电工没有在配电箱预留地线所以没办法安装浪涌保护器

这个只有把配电箱的,东西换掉。重新安装一个有能安装底线的,由专业的电工来安装一个。还是不要自己弄的好,如果你自己是电工的话是可以弄的。不过一定要断了电源的。要小心的
进户线没有地线,可以考虑自己安装接地极并引出地线到家里的配电箱,然后安装浪涌保护器。
建议您向物业反映上述问题,或者直接向住建局物业处投诉。希望能帮到您
1:更换a数大点的漏电开关。2:跳闸时按一下右边蓝色四方复位按钮,即可重新合闸
1. 雷电无人能抵挡,家用电任何电子设备抵挡不了的,包括地线,什么浪涌;2. 跳闸反而好,不会损坏电器。3. 不要安装什么雷电什么保护器 没用的,都是忽悠人的,不过地线还是要的,也怕热水器等电器漏电。

5,电涌保护器接地线应怎样选择

(1)根据当**日天数、建筑物类型、建筑物有否接闪器和对供电连续性要求的高低确定电涌保护器所需达到的最大放电电流Imax。对有接闪器的建筑物,其雷电冲击电流形成的辐射电磁场可在闭合回路中产生过电压,此时应在进线处安装Imax=60KA(10/350微秒)的PRF1电涌保护器。 (2)根据被保护设备的Uchoe确定电涌保护器的Up。 (3)确定被保护回路类型(1P、1P+N、3P、3P+N)及其接地系统类型(TT、TN-S、TN-C、IT)确定配电网络的Us.max和电涌保护器的Uc。 (4)根据基本原则Us.max<Up<Uchoe对照电涌保护器的参数表选定电涌保护器。
不是不是不是不是不是不是
接地线你就查一下手册,有国标de
有大有小吧,如果小的话不要小于1.5平方毫米的铜线接地线就可以了。
可以

6,关于计算机房接地

首先来说满足系统的要求就是适合的,现有规范标准都比较宽泛,没有数字硬性要求。一般都是<4Ω,原来有<1Ω的时候。因此 主要看系统设备的技术要求这是关键,另外就是防雷接地的综合防护要到位,各项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只是接地方式不同致使电阻不同!5.7 系统接地5.7.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要求:5.7.1.1 采用专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5.7.1.2 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Ω;5.7.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专用接地干线,并应在消防控制室设置专用接地板。专用接地干线应从消防控制室专用接地板引至接地体。5.7.3 专用接地干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25mm2。专用接地干线宜穿硬质塑料管埋设至接地体。5.7.4 由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引至各消防电子设备的专用接地线应选用铜芯绝缘导线,其线芯截面面积不应小于4mm2。5.7.5 消防电子设备凡采用交流供电时,设备金属外壳和金属支架等应作保护接地,接地线应与电气保护接地干线(PE线)相连接。以下是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04部分内容(可以参考):5.2 等电位连接与共用接地系统设计5.2.1 电子信息系统的机房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槽、屏蔽线缆外层、信息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的接地端子连接。等电位连接网络的结构形式有:S型和M型或两种结构形式的组合(见条文说明中的图1、图2)。5.2.2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设置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每层楼宜设置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各接地端子板应设置在便于安装和检查的位置,不得设置在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及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点应满足机械强度和电气连续性的要求。5.2.3 共用接地装置应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通过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由此引至设备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应与预留的楼层主钢筋接地端子连接。接地干线宜采用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其截面积不应小于16mm2。接地干线应在电气竖井内明敷,并应与楼层主钢筋作等电位连接。5.2.4 不同楼层的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或不同雷电防护区的配线交接间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楼层配线柜的接地线应采用绝缘铜导线,截面积不小于16mm2。5.2.5 防雷接地与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按接入设备中要求的最小值确定。5.2.6 接地装置应优先利用建筑物的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的接地电阻达不到要求时应增加人工接地体。5.2.7 当设置人工接地体时,人工接地体宜在建筑物四周散水坡外大于1m处埋设成环形接地体,并可作为总等电位连接带使用。5.4 防雷与接地5.4.1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以下规定:1 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用TN—S系统的接地方式。3 配电线路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应符合表5.4.1—1规定。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配电线路浪涌保护器安装位置及电子信息系统电源设备分类示意如图5.4.1—1和图5.4.1—2所示。4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5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0.5m。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6 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7 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标称放电电流参数值宜符合表5.4.1—2规定。5.4.2 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2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传输带宽、工作电压、接口形式、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参数应符合表5.4.2—1、5.4.2—2的规定。5.4.3 天馈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架空天线必须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B)内。2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连接器形式及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插入损耗及电压驻波比小适配的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3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宜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入端口处。其参数应符合表5.4.2—2规定。4 具有多副天线的天馈传输系统,每副天线应安装适配的天馈浪涌保护器。当天馈传输系统采用波导管传输时,波导管的金属外壁应与天线架、波导管支撑架及天线反射器作电气连通。并宜在中频信号输入端口处安装适配的中频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其接地端应就近接地。5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6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连接到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同轴电缆的上部、下部及进机房人口前应将金属屏蔽层就近接地。5.4.4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程控数字用户交换机及其他通信设备信号线路,应根据总配线架所连接的中继线及用户线性质,选用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2 浪涌保护器对雷电流的响应时间应为纳秒(ns)级,标称放电电流应大于或等于0.5kA,并应满足线路传输速率及带宽要求。3 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应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线,从配线架接至机房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配线架及程控用户交换机的金属支架、机柜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5.4.5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建筑物的传输线路上浪涌保护器的设置:1)A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或3级信号浪涌保护器;2)B级防护系统宜采用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3)C、D级防护系统宜采用1级或2级信号浪涌保护器。各级浪涌保护器宜分别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及第一防护区(LPZ1)与第二防护区(LPZ2)的交界处。2 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口处,应安装适配的计算机信号浪涌保护器。3 系统的接地1)机房内信号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5mm2的多股绝缘铜导线,单点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计算机机房的安全保护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到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2)当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分别采用M型或Mm组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5.4.6 安全防范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置于户外的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出、输入端口应设置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2 主控机、分控机的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的报警信号线,宜在线路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线路浪涌保护器。3 系统视频、控制信号线路及供电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应分别根据视频信号线路、解码控制信号线路及摄像机供电线路的性能参数来选择。4 系统户外的交流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应有金属屏蔽层并穿钢管埋地敷设,屏蔽层及钢管两端应接地,信号线路与供电线路应分开敷设。5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主机房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线不得形成封闭回路,系统接地干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5.4.7 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的报警主机、联动控制盘、火警广播、对讲通信等系统的信号传输线缆宜在进出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2 消防控制室与本地区或城市“119”报警指挥中心之间联网的进出线路端口应装设适配的信号浪涌保护器。3 消防控制室内,应设置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的机架(壳)、配线线槽、设备保护接地、安全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均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4 区域报警控制器的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或钢管)、电气竖井内的接地干线、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等,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5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线,并宜穿管敷设接至本层(或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5.4.8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的各种线路,在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装设线路适配的浪涌保护器。2 系统中央控制室内,应设等电位连接网络。室内所有设备金属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3 系统的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其接地干线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应穿管敷设接至就近的等电位接地端子板。5.4.9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传输线,宜在入、出口处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2 有线电视信号传输线路,宜根据其干线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接口形式以及是否需要供电电源等要求,选用电压驻波比和插入损耗小的适配的浪涌保护器。3 进出前端设备机房的信号传输线,宜装设适配的浪涌保护器。机房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采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2的铜芯绝缘导线并穿管敷设,就近接至机房外的等电位连接带。5.4.10 通信基站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通信基站的雷电防护宜先进行雷电风险评估及雷电防护分级。2 基站的天线必须设置子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内。3 基站天馈线应从铁塔中心部位引下,同轴电缆在其上部、下部和经走线桥架进入机房前,屏蔽层应就近接地。当铁塔高度大于或等于60m时,同轴电缆金属屏蔽层还应在铁塔中部增加一处接地。4 通信基站的信号电缆应穿钢管埋地进入机房,并应在入户配线架处安装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电缆内的空线对应做保护接地。站区内严禁布放架空线缆。当采用光缆传输信号时,应符合本规范5.3.2条第4款的规定。5 基站的电源线路宜埋地引入机房,埋地长度不宜小于50m。电源进线处应安装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没问题.至于防雷,那是很复杂的科学问题.应另设一套防雷系统的.建机房的时候应该也考虑防雷的问题的.

文章TAG:浪涌  保护  保护器  安装  浪涌保护器的安装方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