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杯实验的实验步骤有哪些?静电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的“静电杯”实验是几十人同时参与的静电体验实验,静电场实验中某一级接触不良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为什么?实验结论: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如何做好物理静电实验 静电实验人们总觉得难做,其实只要掌握重点,就能操作自如,熟练自如。
静电产生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塑料棒和泡沫球实验过程:将塑料棒在头发上摩擦,将泡沫球均匀地铺在桌子上,将塑料棒放在距离泡沫球1cm处,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塑料球被塑料棒吸起。实验结论:摩擦可以产生静电。静电的产生:静电可以由摩擦引起的电荷重新分布形成,也可以由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物质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有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
4号,实验室劳动者研究与探索第41996期,f{静电场描绘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消除;苏州大学静电场描绘实验原理清晰,仪器直观,操作简单,但是要做好这个实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会影响实验准确性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讨论了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1接触误差这是由电极和导电纸之间的接触电阻引起的误差。
特殊ⅱ是在模拟同轴电缆的实验中,电慢环与导电纸之间不仅存在接触电阻,而且接触电阻在整个电缆中也不是一个均匀的值,所以整个电场是不规则畸变的。从实验结果中也可以看出,当电极A中存在接触电阻时,会在电极附近的点上造成负误差,当口电极中存在接触电阻时,会在电极附近的点上造成正误差。
静电实验人们总觉得很难做到。其实只要掌握了关键,就可以操作自如,游刃有余。1.实验中的关键问题:摩擦获得的静电有两个特点:一是电位高,可达几千伏到几万伏,使木头、玻璃、橡胶等绝缘体。在正常情况下失去它们的绝缘性能,所以电荷很容易丢失;二是电量小,一旦漏电会很快漏电。所以做静电实验井的关键是解决绝缘问题。
4、小学生静电小实验实验过程原理悬浮盘难度:低准备材料:一次性盘2个(如果没有薄泡沫),干毛巾游戏时间:10分钟。1.用毛巾或毛衣摩擦盘子(或薄泡沫)约3秒钟。2.试着上下重叠两块板,观察板间的静电现象。控制泡泡难度:准备材料:泡泡水、长直尺或气球、塑料垫。游戏时间:15分钟。利用静电造成气泡,让气泡听你的话,跟着你走!1.在塑料垫子上吹泡泡。2.用擦过的尺子或气球靠近泡泡吸引泡泡移动跳舞的球。难度:3。准备材料:亚克力板、底盘、支架(木块)、泡沫塑料球、铝箔纸(烟盒内纸)、呢子。游戏时间:20分钟左右。1.制作铝箔纸球:用铝箔纸包裹发泡胶小球,或者直接使用。
静电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这个“静电杯”实验是几十个人同时参与的静电体验实验。实验材料和用具:杯子、铝箔、丝绸或羊毛围巾、有机玻璃棒、双面胶带。实验步骤:取三个一次性杯子,分别在一个杯子的外壁和另一个杯子的内壁覆盖双面胶带的铝箔,并使其尽可能平整。从包在内壁上的杯口引出用铝箔切割的电极,切掉第三个杯口并固定。
将一条旧丝绸或羊毛围巾绕在约4厘米厚的有机玻璃棒上反复摩擦,反复给静电杯充电。多次充电后,用一只手握住静电杯,另一只手触摸静电杯的电极,会有强烈的麻刺激感,可能会让你对静电产生刻骨铭心的感觉。实验过程中,几十个人可以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其中一个参与者右手拿着静电杯,左手拉邻座的右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圈。
6、静电基本实验的法拉第冰桶实验1843年,M. Faraday用灵敏的金箔验电器(图4冰桶实验)连接了一个用于储冰的锡铅合金桶(直径7英寸,高10.5英寸),进行了一系列精确的实验,得出了定量的结论。①用丝线吊起带电导体球,从冰桶小口向冰桶内腔深处下落,但不触及桶壁(图5实验①所示)。如果导体球带正电,由于静电感应,筒壁内表面会带负电,正电荷会转移到筒壁外表面和验电器下端,于是原本垂下的两块金箔带正电,相互排斥而张开。
只要不举到靠近桶口的地方,金箔的张角就保持不变。因此,金箔的张角可以可靠地显示深入枪管的装药,将带电的球体从桶中提起,向远处移动,金箔就会下垂。(3)使桶内带电球体与桶壁内表面接触,金箔张角不变,然后将球提离桶外,金箔张角不变。但是球体失去了所有的电荷,(4)使带电球体悬挂在桶内,打开金箔,然后用手指触摸桶壁外表面,金箔会下垂,说明原来在冰桶外表面和验电器上感应的电荷通过人体传导到大地。
文章TAG:静电 实验 一电级 静电场 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