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更好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

按照规划,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第一步,也就是到两年后的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还要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专家认为,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务实是最好的途径。人工智能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业,和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有所不同的是,它需要落实软硬件的方案,真正解决人们关心的问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谭铁牛院士认为,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理性分析发展未来,理性思考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从而务实推进并确保人工智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如何更好发展我国人工智能产业

2,行业如何把握智能制造的创业和投资机遇

对于制造业来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制造业”,而是在基于互联网的物联网意义上实现的包括企业与社会在内的全过程的智能制造,把工业4.0的“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进一步扩展到“智能消费”、“智能服务”等全过程的智能化中去,只在这些意义上,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形势。前瞻产业研究院观点: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远不是制造业份内的事,也不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后发优势”、“补短板”、“全民创新”等口号所能简单概括的,对当前基本形势认知上的肤浅只能导致浮燥和错失重大机遇。德国工业4.0的推出就经历了产业、企业、知识界和政治家共同且充分的酝酿,并有无数的智力投入和充分理性的资金支持,没有在认知层次上的深入精细的准备,面对这种大形式不会真正成为“国家意识”,只能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和时间上的无法挽回的浪费,如何意识到这个局面并意识清楚地进行从国家层面到全社会的参与努力,才能把机遇和挑战变现为历史的进步。
任务占坑

行业如何把握智能制造的创业和投资机遇

3,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一)充分发挥产业定位高端的优势,聚焦国家战略、聚焦重大项目、聚焦高端突破、聚焦智能转型,争取一批国家级、世界级的机器人标准平台、中心、企业等落户。(二)培育一批龙头骨干型企业。在机器人产业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整合优势特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筛选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以产业园区及基地为依托,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在周边集聚发展,形成产业链整合延伸、配套分工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三)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减速器、控制硬件、控制软件和驱动系统仍旧是限制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瓶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攻关,突破技术瓶颈制约,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点新产品,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机器人产业跨越发展。(四)充分发挥“双自”联动优势,以制度创新和开放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同各国科技界、产业界的合作,推动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使浦东成为机器人产业国际和国内资源链接的中心。(五)发挥技术研发应用平台积极作用。机器人产业涉及机械、自动化、计算机、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需要将各方力量组织起来,群策群力,优势互补。重点发展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在自身研发能力上的提升,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发挥更大作用,搭建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等。(六)利用多种现代传媒手段,加大宣传教育,增强创新意识,为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
易云科技对如何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觉得可以从以下4点考虑1. 深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加快在数控机床与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智能物流与仓储等五大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2. 强化产业基础支撑,加快研发核心支撑软件,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健全智能制造标准体系。3. 围绕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制造型服务四大重点,加快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重塑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4. 聚焦重点领域,选择骨干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先进制造工艺集成应用。

如何推动智能制造发展


文章TAG:如何把握智能科技产业如何  把握  智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