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应饮水机原理

发明一种智能饮水机。在老师指导下,包旭和柳婷婷自己动手,用了一周时间,发明了“自动感应饮水机”。  记者看到该饮水机的模型大约30厘米高、20厘米宽、50厘米长,材料都是防水的,外形上跟饮水机的形状差不多。饮水机没有开关按钮,接水时只要把杯子放在出水口下,水便自动流出,拿走杯子自动关水。包旭介绍:“自动感应饮水机是根据声感、光感的原理制作的,当有障碍物在出水口时,避障传感器就会接到感应,驱动马达运动,马达再继续带动水车转动,水就流出来了。”
在饮水机上装上感器就好

感应饮水机原理

2,自动感应水龙头原理及其优点介绍

由于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无需人体直接接触,可有效防止细菌交叉感染;伸手就来水,离开就关闭的功能,从而有效地节约用水60%以上,特别适合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目前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普遍应用在人流量密集的火车站、汽车站、飞机场、医院等公共场所。1、智能节水:[1]自动感应控制开、关,将手或盛水容器、洗涤物品伸入感应范围内,龙头即自动出水,离开后即停止出水,节水功能显著。 2、超时保护:30秒超时洗涤自动关水功能,避免因异物长时间在感应范围内造成水资源浪费。 3、方便卫生:开关水完全由感应器自动完成,人手无需接触水龙头,有效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4、智能省电:采用现代数字技术,超低能耗(直流型产品使用4节5号碱性电池,静态电流≤60μa)。 5、适应性强: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调整感应灵敏度(范围)。 6、制作工艺:黄铜精铸,表面镀铬处理,永保光泽;流线形设计,现代感强。 7、维护方便:内置过滤器,避免杂质流入电磁阀影响正常工作,且清洗方便。 8、弱电提示:直流型产品设有电池更换提示功能,电池电能不足时,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提示及时更换电池。 9、适用场所:酒店、宾馆、写字楼、机场、医疗机构等公共场所。

自动感应水龙头原理及其优点介绍

3,DIY触碰试饮水机的功能介绍

参考:《饮水机工作原理》 1、温热型饮水机 温热型饮水机使用时,按下加热开关,电源为“保温”指示灯提供电源,作通电指示。同时,电源分成两路:一路构成加热回路,使电热管通电加热升温;另一路为“加热”指示灯提供电压作加热指示。当热罐内的水被加热到设定的温度时,温控器触点断开,切断加热及加热指示回路电源,“加热”指示灯熄灭,电热管停止加热。 当水温下降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触点接通电源回路,电热管重新发热,如此周而复始地使水温保持在85-95℃之间。 温热饮水机电路中为双重保护元件,当饮水机超温或发生短路故障时,超温保险器自动熔或手动复位温控器自动断开加热回路电源,起到保护作用。超温保险器是一次性热保护元件,不可复位,等排除故障后按原型号规格更换新的超温保险器,再用手按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复位按钮,触点闭合便可重新工作。 2、半导体直冷式冷热饮水机 半导体直冷式冷热饮水机在使用时,直冷式冷热饮水机由水箱提供常温水,进水分两路:一路进入冷胆容器,经制冷出冷水;另一路进入热罐,经加热出热水。 按下制冷开关后,交流电压经电源变压器降压、整流二极管作全波整流以及电容滤波后,输出直流电压供半导体致冷组件制冷和风机排风,同时,制冷指示灯点亮。由于直冷式冷热饮水机不设自动控温,因此开机后制冷指示灯常亮。 按下加热开关,加热指示灯亮,电热管发热,热罐内的水升温。当水温知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触点断开,自动切断加热电源,加热指示灯熄灭,电热管停止加热。当水温下降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触点闭合,自动接通加热电源,加热指示灯亮,电热管发热。尔后重复上述过程,使水温在85-95℃之间保持恒温。 3、 压缩式制冷饮水机 当按下压缩式制冷饮水机制冷开关,制冷绿色指示灯亮,压缩机启动运行,将蒸发器中已吸热气化的制冷剂蒸汽吸回,并随之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至冷凝器,经冷凝器向外界空气中散热冷凝成高压液体,再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流入蒸发器内,吸收冷胆热量而使水温下降,然后被压缩机吸回。如此循环,达到降温的目的。当水温随时间降到设定温度时,制冷温控器触点断开,制冷绿色指示灯熄灭,压缩机停转,转入保温工况。断电后水温逐渐回升,当升到设定温度时,制冷温控器触点动作闭合,接通电源绿色指示灯亮,压缩机运行。如此循环,将水温控制在4-12℃之间。 按下制热开关,加热电路接通,红色加热指示灯点亮,电热管发热,当水温升到设定温度时,自动复位温控器动作,切断电源,红色加热指示灯熄灭,转入保温工况。断电后水温逐渐下降,当降到设定温度时,温控器触点动作闭合,接通电源,红色加热指示灯亮,电热管再次发热升温。如此循环,将水温控制在85-95℃之间。 该类饮水机中保险器温度保险丝以及手动复位温控器是保护装置,当电路出现过热、过载时自动熔断或断开电路,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触碰饮水机相当于智能机器 有智能屏幕显示

DIY触碰试饮水机的功能介绍


文章TAG:智能  感应  饮水  饮水机  智能感应饮水机原理图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