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一个电力电子技术的问题

对电阻性负载有误续流二极管都无所谓,没影响。但对电感性负载不接续流二极管会造成电流失控,输出平均电压下降。
不用考虑这么多,报名时不选择方向,只选择专业,方向是入学后才选的,导师研究哪个方向你就研究哪个方向

问一个电力电子技术的问题

2,电工技术问答

电压220V:一平方线等于5A等于1000W,你就按这个算,就能算出线径、空开、电表了。
内容提要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冶金、测量等非电类专业教学要求和实际需要编写的。结合工程实际所需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电路分析基础、电动机原理、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安全用电等四方面进行讲授,内容精练,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结论以及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删减了大量的公式推导理论论证内容。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基础知识、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交流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磁路和变压器、电动机、继电-接触器控制、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电工测量等。为方便学生理解,本书设计了与教学内容结合紧密的例题、思考题和习题,并在书末附了部分习题答案和电工技术常用中英名词对照等。  本书简明扼要,但却涵盖了非电类专业对电工技术课程要求的全部内容。因此它即既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推荐;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冶金、测量等非电类专业教学要求和实际需要编写的。结合工程实际中所需的电工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电路分析基础、电动机原理、继电一接触器控制技术、安全用电等四方面进行讲授,内容精炼,以必需够用为度,强调结论以及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删减了大量的公式推导和理论论证内容 目录;第1章 电路基础知识  1.1 电路及其主要物理量  1.2 电路元件  1.3 基尔霍夫定律  1.4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5 电路的状态和电气设备的额定值  习题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2.2 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和等效变换  2.3 节点电压法  2.4 叠加原理  2.5 等效电源定理  2.6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习题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  3.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2 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  3.3 单一参数电路元件的交流电路  3.4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  3.5 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3.6 电路的谐振  习题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  4.1 三相交流电源  4.2 三相负载的连接  4.3 三相电路的功率  习题  第5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5.1 动态电路和换路定律  5.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5.3 一阶电中的零状态响应  5.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5.5 一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5.6 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  习题  第6章 磁路和变压器  6.1 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6.2 交流铁心圈电路  6.3 变压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4 常用变压器  习题  第7章 电动机  7.1 三相异步电动机  7.2 单相异步电动机  7.3 三相同步电动机  7.4 直流电动机  习题  第8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  8.1 几种常用电器  8.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  8.3 电气原理图的阅读  习题  第9章 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  9.1 工厂供电  9.2 安全用电  习题  第10章 电工测量  10.1 指标仪表的分类和测量误差  10.2 常用指示仪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10.3 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测量  10.4 万用表  ……  附录  参考文献

电工技术问答

3,电工基本技能问答题目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常用电气设备的功率因数除白炽灯、电阻、电热器等接近于1外,其他如电动机、变压器、架空线以及电气仪表的功率因数均小于1。如交流异步电动机,在空载时的功率因数只有0.2~0.3;在轻载时均为0.5;在额定负载时均为0.7~0.89。不带电容器的日光灯的功率因数为0.45~0.6。负载的功率因数低,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的设备不能被充分利用。因为电力系统内的发电机和变压器等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允许长期超过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运行。所以当电压和电流都已达到额定值时,功率因数低便造成设备有功功率的输出较少。同样容量的设备,功率因数越低,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就越少。(2)引起电力系统电能损耗增大和供电质量降低。对输电和配电线路来说,线路中的损耗与电流大小的平方成正比,当输送同样大小的有功功率P=IUcosφ时,功率因数cosφ越低,输电线路中的电流I=P/Ucos φ就越大,而线路的电能损耗是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增加的。另外,当功率因数降低,线路电流增大时,势必造成线路中电压降增大,这将导致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低。若要满足末端用户电压要求,则线路始端的电压就要升高,从而会使整个线路的供电质量降低。从以上两方面来看,提高用电功率因数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但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和用电企业设备的利用率,做到在同样发电设备条件下,提高发电能力。而且可以减小电能损耗和提高用电质量,它是节约用电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措施。提高功率因数的主要方法功率因数低,表示无功功率需求量大,因此,提高功率因数的途径主要是减小电网中总的无功功率。各工矿企业中所需要的由电网供给的无功功率中,异步电动机约占70%,变压器约占10%~15%,其他为架空线路等。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分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无功补偿两种。当采用降低各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来提高功率因数时称为提高自然功率因数;若采用产生无功功率的设备来补偿用电设备所需的无功功率以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称为无功补偿法。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办法有:合理配用异步电动机,即避免“大马拉小车”,降低轻载运行电动机的电压;限制异步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异步电动机同步运行;合理调整变压器的经济运行,消除变压器的空载现象等。无功补偿是指在用电负荷处,装设一些能供给无功功率的设备,如并联电容器或并联同步补偿机(相当于容性负载),就地供给无功功率,以减小线路中的无功功率。由于并联电容器较同步补偿机经济,且有损耗少,维护运行方便,故障容易检查等优点,所以在电力网及工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工矿企业电网中的负载大多数是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之所以很低,是由于电感性负载本身需要向电网索取一定的无功功率来建立交变磁场,这就导致整个电网功率因数的降低。但并联电容器后,电感负载需要的无功功率就有一部分从电容器获得补偿,即电感负载所需的磁场能量不再全部由电源供给。这就减少了电源供给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了功率因数。补偿电容器容量计算提高功率因数所需补偿电容器的无功功率的容量QK,可根据负载有功功率的大小,负载原有的功率因数cosφ1及提高后的功率因数cosφ来决定,其计算方法如下:设有功功率为P,无电容器补偿时的功率因数cosφ1,则由功率三角形可知,无电容器补偿时的感性无功功率为:Q1=Ptgφ1并联电容器后,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cosφ,并联电容器后的无功功率为:Q=Ptgφ由电容器补偿的无功功率QK显然应等于负载并联电容器前后的无功功率的改变,即:QK=Q1-Q=Ptgφ1-Ptgφ =P(tgφ1-tgφ) (式1)其中:tgφ1=sinφ1/cosφ1=√1-cos2φ1/cosφ1tgφ=sinφ/cosφ=√1-cos2φ/cosφ根据(式1)就可以算出要补偿的电容器容量,将:QK=U2/XC=U2/1-ωc=U2ωc代入(式1),有 U2ωc=P(tgφ1-tgφ) C=P/ωU 2(tgφ1-tgφ) (式2)为提高三相对称交流电路的功率因数,可在三相电路中按“△”或“Y”接入电容器

电工基本技能问答题目


文章TAG:电力  电力技术  技术  问答  电力技术问答1000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