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科技创新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科技创新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科技创新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2,2019全国百强县排行榜

《2019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前十排名: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太仓市、龙口市。7月19日,由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 “县域经济100强(2019年)榜单”正式发布。这是县域经济研究最为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参考榜单。报告公布的2019百强县榜单显示,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30县进入千亿方阵。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一、百强县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2019年,百强县仍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东部地区稳中有降,占到7成左右(71席);中部地区逐步上升,占到2成左右(19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稳定在8个席位左右;东北地区开始反弹增长,年均增加1席。县域经济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东部地区县域显著强于其他地区,发展优势明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东部地区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指出,今年的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入榜数稳中有降。长三角地区的县域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区域协调等方面,引领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入榜总数的减少是由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部县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入榜数逐步提升。中部经济总量约占到全国的20%左右,同百强县占比基本相当。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特别是河南、湖北两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成渝、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带动中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入榜数量保持平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入榜数量稳定在8左右。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广阔的西部县域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二、GDP超过1000亿元的百强县已达30个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百强县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已高达30个,其中,有5个GDP超过了2000亿元。30个千亿级县域中近九成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且县域间的GDP最高有近4倍的差距。百强县整体发展头部带动效应明显,近一半的GDP由前30强的县贡献。前30强的GDP增速高于同期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前30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个别指标略低于广东外,均高于同期其他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百强县的GDP总量由2016年的8.2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9.6万亿,增幅近17%。报告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百强县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式增长”的快速转变,充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在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本、规模报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全面推动了百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质效。马承恩指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百强县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比全国分别高出56%、12%、61%和72%,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三、百强县对人口和资金的吸引能力显著提升百强县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山东省相当,但低于其他同期重点省份,说明县域经济在吸引资金的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准,但与一些省份还存在差距。通过分析东部主要县域发现,排名越靠前的县域人口密度越高,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强。因此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吸引集聚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口,将是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当前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百强县中7个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54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说明在当前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体县域来说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固定资产投资相对饱和、增长缓慢的县域来说,转变发展动力,依靠消费和服务提升经济发展则十分必要和迫切。四、百强县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方面,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百强县的第二、第三产业年增速均高于同期的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且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报告认为,这说明百强县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将有利于提高百强县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创新活力。

2019全国百强县排行榜

3,占地面积最大各大学排名是什么

占地面积最大的大学排名:台湾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山大学。1、台湾大学 510000亩台湾大学,简称台大,成立于1928年,是中国台湾地区的一所研究型公立综合性大学,素有“台湾第一学府”之称,也是一所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学术声誉的大学。台湾大学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松联盟等著名高校联盟成员,入选台湾“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台湾大学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大学,学校土地的总面积就已经达到了3.4万公顷(510000亩),等同86个清华那么大,和整个台湾省相比,就占了其中的百分之一的大小,堪比一座小城市规模。2、东北林业大学 495000亩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495000亩)。学校创建于1952年7月,原名东北林学院,是在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和东北农学院森林系基础上建立的,由原国家林业部直属管理。1985年8月更名为东北林业大学。2000年3月,由国家林业局划归教育部直属管理。3、福建农林大学 61900亩福建农林大学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高校,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三面山林环绕,风景秀丽,鸟语花香。截至2021年7月,校园产权占地4500余亩,非产权占地1200亩,另有科教基地1200余亩,教学林场5.5万余亩,资产总值40.1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含期刊装订本)306万册。拥有电子图书(含电子期刊)331万册。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6012.28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原“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为西北地区最早的高等农林教育学府。学校总占地面积高达56012.28亩,其中林地有42793.2亩,试验用地有7313.94亩,校园面积有5657.1亩,主要分为南北校区。5、河北农业大学 46365亩河北农业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分别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在保定市、沧州市渤海新区、秦皇岛市、定州市四地有五个校区;校园占地2765亩,附属实验农场3600余亩,林场40000余亩,建筑面积124.1万平方米。6、吉林农业大学 20205亩吉林农业大学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1347公顷(20205亩),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4.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73.2万册,电子图书129.2万种。7、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19000余亩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创建于1956年,是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民用航空局与四川省共建高校。截至2020年9月,学院校区地跨川、豫两省五市七个校区,占地面积19000余亩。学院在四川新津、广汉、绵阳、遂宁和河南洛阳建有5个飞行训练分院,在自贡、梧州、哈尔滨建有合作飞行训练基地,管理运行5个通用及运输航空机场,拥有奖状CJ1/M2(Cessna525)等机型共计21种型号400余架初、中、高级教练机,以及空客、波音等40台全飞行模拟机、固定模拟机和练习器,各型航空发动机500多台。8、江西农业大学 16000亩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9、内蒙古农业大学 14000亩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办学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2012年成为国家林业局(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13年进入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行列。截至2020年4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4万亩(包括科技园区),校园占地总面积3360亩(校本部2630亩)。10、中山大学 13726.5亩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截至2020年12月,中山大学共有三个校区五个校园,总面积达9.151平方公里(13726.5亩),分别坐落广州、珠海以及深圳。其中,广州校区南校园占地1.239平方公里;广州校区北校园占地0.209平方公里;广州校区东校园占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区占地3.571平方公里;深圳校区占地3.143平方公里(选址红线面积)。
占地面积最大各大学排名:台湾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山大学。

占地面积最大各大学排名是什么


文章TAG:2020年  全国  科技  科技创新  2020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