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书馆技术基础是数据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特指人们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播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数据它经历了人工管理、档案管理和数据图书馆管理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发展都以数据减少存储冗余、数据增加独立性和数据更方便简单的操作为标志,各有特色。在计算机出现之前,人们使用常规手段进行记录、存储和处理数据,即使用纸张进行记录和使用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尺)进行计算,并主要使用人脑来管理和使用这些数据。
5、基本分段 存储管理方式的信息共享segmentation system的一个突出优点是易于共享段,即允许几个进程共享一个或多个段,对段的保护也非常简单。虽然程序和数据可以在分页系统中共享,但远不如分段系统方便。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有一个多用户系统,可以同时容纳40个用户,他们都执行一个TextEditor。如果文本编辑程序有160KB的代码和另外40KB的数据 area,则总共需要8MB的内存空间来支持40个用户。
6、 基础 数据库(1)数据Contents基础数据Library包含系统运行前收集的所有支持数据,数据具体内容如下。(1)遥感影像数据:包括历史影像数据、按一定监测周期更新的遥感影像数据。(2)数字线划图数据:矢量数据(当前专题图和历史专题图数据)、网格数据、元数据等。ArcInfoCoverage格式入库数据前,分帧或整体存储,采用地理坐标系。
(4)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塔里木河干流及“四源一干”区域1: 10万数字高程模型。(5)多媒体数据:调查照片、视频、录音、虚拟演示结果等多媒体资料。(6)属性数据:社会经济与水资源数据,水利工程数据,生态环境数据,等。(2) 数据存储结构1。Grid数据Grid数据包括遥感影像、数字栅格地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高程模型等。这些数据的存储结构基本相似,所以
7、海量 数据存储与管理如前所述,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信息不仅包括多源、多时相、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类型的遥感影像数据和基础geography数据,还包括项目衍生的许多观测和分析。因此,根据数据 sharing的要求,在数据生产、管理、应用服务、更新维护的过程中,如何组织和管理这些群众数据以及如何快速、全面、有效地访问和获取所需要的-1。
传统GIS系统中空间数据(与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相关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大多采用这些商业软件特有的文件方式,如ArcInfo的Coverage、MapInfo的Tab、MAPGIS的WL等。如果数据的数量更多,这些文件会更大,对数据的处理会更复杂,其存储、检索和管理也会更困难,而且它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多用户并发操作。
文章TAG:存储管理 数据 基础 传统 技术 基础数据存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