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无功补偿的意义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1)提高供用电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降低设备容量,减少功率损耗。(2) 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的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线中合适的地点设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改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输电能力。(3) 在电气化铁道等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通过适当的无功裣可以平衡三相的有功及无功负载。
1、降低变压器,发电机等设备装机容量;2、降低线损;3、稳定电压;4、补偿三相不平衡。
你好!1、补偿无功功率,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使用户免受无功罚款;2、可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3、能降低线损;4、能改善电能质量,这个最重要,现在供电局都看这个。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降低设备容量,提高输电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1、补偿无功功率,可以提高功率因数,使用户免受无功罚款;2、可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3、能降低线损;4、能改善电能质量,这个最重要,现在供电局都看这个。

无功补偿的意义它有哪些方面的作用

2,手动和自动无功补偿的区别

低压无功补偿柜手动自动主要通过万能转换开关来实现,开关自动位置时控制器采样电流信号导通或采样电压信号导通,打到停止时控制器采样信号短接或断开,打到手动时依次导通回路控制信号。低压无功补偿的作用,首先你得明确无功功率这一概念,认识无功补偿的重要性,无功补偿应包含对基波无功功率的补偿和对谐波无功功率的补偿。无功补偿的作用主要有一下几点:(1)提高供用电系统及负载的功率因数避免利率电费(功率因数低于0.9,用电罚款),降低设备容量,减少功率损耗;(2)稳定受电端及电网电压,提高供电质量。在长距离输电线中合适的地点设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还可以改善输电系统的稳定性,提高输电能力。(3)在电气化铁道等三相负载不平衡的场合,通过适当的无功补偿可以平衡三相的有功及无功负载。一般低压无功补偿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补偿。目前低压无功补偿兼滤波装置做的比较好的公司有光达电气,其MSCGD、MSFGD应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易维护。
低压无功补偿柜手动自动主要通过万能转换开关来实现,开关自动位置时控制器采样电流信号导通或采样电压信号导通,打到停止时控制器采样信号短接或断开,打到手动时依次导通回路控制信号。  这样就实现手动自动投切功能。
您的无功补偿控制器是什么品牌,最好上一张控制器的接线图。控制器本身就能够进行周董操作的,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可以就用控制器的手动功能。

手动和自动无功补偿的区别

3,刀具补偿的作用

刀具补偿分成三个部分:刀具偏置 刀具磨损补偿 刀具半径补偿刀具偏置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对刀,为什么要对刀呢,目的是告诉我们的刀具我们编程的零点在什么位置,然后按照用户的意思进行走刀刀具磨损补偿其主要的目的是在刀具使用过程中,刀具是一步步磨损的,直到不能再用为止,而磨损的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可是我们的所做的产品却需要符合图纸要求,于是我们在不换用新的刀具的情况下,通过修改刀具磨损补偿达到我们的工艺要求。刀具半径补偿。其由G代码确定的。有G40 G41 G42 它们分别的意思是取消刀具半径补偿,刀具左补偿 刀具右补偿。那么你会想为什么要用刀具半径补偿呢?因为我们在制作刀具的时候,考虑到刀具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于是把刀具的刀尖不做成一个锋利的尖刀形状,而是在两个切削刃的连接的地方用了一个过渡的圆角,这样充分的提高了刀具的寿命。我们说的刀尖半径就是这个圆弧的半径。至于半径的大小一般在购买刀具的时候所给定的参数可以看得到。什么时候会用到刀尖半径补偿呢?一般情况下在切削圆弧 圆锥 倒角的时候经常用到,如果不用就会产生过切或者少切的情况最后祝你成功!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你好亲?,我是任教10年经验的张老师,教育领域的通识者,希望能通过我的经验知识帮助到你呢。刀具补偿一般有长度补偿和半径补偿。刀具长度补偿可以刀具长度补偿及位置补偿。利用刀具半径补偿:用同一程序、同一尺寸的刀具进行粗精加工;直接用零件轮廓编程,避免计算刀心轨迹;刀具磨损、重磨、换刀而引起直径改变后,不必修改程序,只需在刀具参数设置状态输入刀具半径改变的数值;利用刀具补偿功能,可利用同一个程序,加工同一个公称尺寸的内、外两个型面。我的回答完毕,不知道你还有没有疑问。更多2条

刀具补偿的作用

4,补偿器的作用是什么

波纹补偿器也称伸缩节、膨胀节、补偿器,作用如下:①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角向热变形。 ②吸收设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③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补偿器习惯上也叫膨胀节,或伸缩节。由构成其工作主体的波纹管(一种弹性元件)和端管、支架、法兰、导管等附件组成。补偿器 属于一种补偿元件。利用其工作主体波纹管的有效伸缩变形,以吸收管线、导管、容器等由热胀冷缩等原因而产生的尺寸变化,或补偿管线、导管、容器等的轴向、横向和角向位移。也可用于降噪减振。在现代工业中用途广泛。供热上,为了防止供热管道升温时,由于热伸长或温度应力而引起管道变形或破坏,需要在管道上设置补偿器,以补偿管道的热伸长,从而减小管壁的应力和作用在阀件或支架结构上的作用力。
波纹补偿器习惯上也叫膨胀节、伸缩节,由构成其工作主体的波纹管(一种弹性元件)和端管、支架、法兰、导管等附件组成。是用以利用波纹管补偿器的弹性元件的有效伸缩变形来吸收管线、导管或容器由热胀冷缩等原因而产生的尺寸变化的一种补偿装置,属于一种补偿元件。可对轴向,横向,和角向位移的的吸收,用于在管道、设备及系统的加热位移、机械位移吸收振动、降低噪音等.在现代工业中用途广泛。 1.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角向热变形。 2. 波纹补偿器伸缩量,方便阀门管道的安装与拆卸。 3.吸收设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4.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 方形自然补偿器有两个作用: 1.在管道穿越基础梁或地下室墙的时候,为了避免基础的沉降对管道的压力,需要安装方形补偿器。 2.在热力管道过长的情况下,需要安装方形补偿器来减小热胀冷缩对管道的拉伸
补偿器的作用如下:1. 其作用是温度变化时,线索受温度影响而伸长或缩短,由于补偿器坠砣的重量作用。2. 可使线索沿线路方向移动而自动调整线索张力,使张力恒定不变, 并借以保持线的驰度满足技术要求。3. 坠砣串同时受到自身重力和接触线(或承力索)的张力的 作用,当温度不变时处于平衡状态,坠砣不升不降。4. 当温度升高时,接触线(或承力索)长度增加,在坠砣自身重力作用下,坠砣会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反之当温 度下降时,接触线(或承力索)就会缩短,坠砣上升,从而能使线索内保持衡定的张力。补偿装置又称补偿器,它设在锚段两端,能自动补偿接触线或承力索内的依力,它是自动调整接触线或承力索张力的补偿器及其制动装置的总称,由滑轮和坠砣组成。

5,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

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1)用来延伸热电偶的冷端,与测温仪连接构成测温系统,将热电偶的参考端从高温处移到环境温度较稳定的地方。(2)节省大量的用于制造热电极的贵重和稀有金属材料;(3)使用补偿导线便于安装和线路的敷设;(4)用较粗直径和导电系数大的补偿导线代替热电极,可以减少热电偶回路电阻,利于测量和自动控制。扩展资料热电偶补偿导线测温原理一般来说,热电偶离测温表可能距离几十米,热电偶冷端(出线端)温度与测温表环境温度不同(甚至可达几十度)。如果用普通铜导线,根据热电偶原理,接线处又会产生温差电势,就会产生测量误差。如果采用补偿导线(必须和热电偶分度号匹配),它选用的金属材料,可以在接线处产生尽可能小的温差电势,尽可能减小测温误差。也就是说,将热电偶冷端移到测温表处。远距离传输导线的压降问题,因为测温表输入阻抗较高,热电偶产生的温差电势(毫伏级)传输电流(微A级)很小,导线上压降损失很小,在一般情况下,在误差范围内。优点改善热电偶测温线路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采用多股线芯或小直径补偿导线可提高线路的挠性,是接线方便,也可调节线路电阻或屏蔽外界干扰。降低测量线路成本,当热电偶与测量装置距离很远,使用补偿导线可以节省大量的热电偶材料,特别是使用贵金属热电偶时,经济效益更为明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热电偶补偿导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补偿导线
热电偶补偿导线是来延伸热电极即移动热电偶的冷端,与显示仪表联接构成测温系统。选择热电偶补偿导线时要知道热电偶补偿导线所处的环境温度及现场工矿状况,根据现场环境温度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导线护套,一般环境温度在-25~105℃时选择聚氟乙烯护套,环境温度在-60~205℃时选择聚全氟乙烯作为补偿导线的护套,而在-60~260℃时则选择聚四氟乙烯作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护套。所以在选择时一定要注意现场工矿情况。热电偶补偿导线: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他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他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补偿导线注意事项:1. 补偿导线的选择补偿导线一定要根据所使用的热电偶种类和所使用的场合进行正确选择。例如,k型偶应该选择k型偶的补偿导线,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工作温度范围。通常kx工作温度为-20~100℃,宽范围的为-25~200℃。普通级误差为±2.5℃,精密级为±1.5℃。2. 接点连接与热电偶接线端2个接点尽可能近一点,尽量保持2个接点温度一致。与仪表接线端连接处尽可能温度一致,仪表柜有风扇的地方,接点处要保护不要使得风扇直吹到接点。3. 使用长度因为热电偶的信号很低,为微伏级,如果使用的距离过长,信号的衰减和环境中强电的干扰偶合,足可以使热电偶的信号失真,造成测量和控制温度不准确,在控制中严重时会产生温度波动。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长度控制在15米内比较好,如果超过15米,建议使用温度变送器进行传送信号。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对应的电势值转换成直流电流传送,抗干扰强。4. 布线补偿导线布线一定要远离动力线和干扰源。在避免不了穿越的地方,也尽可能采用交叉方式,不要平行。5. 屏蔽补偿导线为了提高热电偶连接线的抗干扰性,可以采用屏蔽补偿导线。对于现场干扰源较多的场合,效果较好。但是一定要将屏蔽层严格接地,否则屏蔽层不仅没有起到屏蔽的作用,反而增强干扰。
我是从事热电偶的,我来告诉你举例说明:比如K分度号热电偶, 由(镍铬、镍硅)组成,如果接入铜线,将产生(镍铬、铜)、(铜、镍硅)、(镍铬、镍硅)三支热电偶,前两支不是通用热电偶,三支热电偶温差电势(可正,可负)的代数和,也就是到达测温仪表接线处的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所表示的温度,加上仪表的室温补偿20℃,就是显示值。如果热电偶有一端是铜材料,则按提问所示情况,理想情况下,到达测温仪表处为780℃对应的热电势,应显示800℃。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如果测温精度要求不高,热电偶接线端与仪表端温差不大,可以用普通铜线。两根导线组成的成分不一样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包括常温)具有与所匹配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的标称值相同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用他们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他们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 补偿导线注意事项 1. 补偿导线的选择 补偿导线一定要根据所使用的热电偶种类和所使用的场合进行正确选择。例如,k型偶应该选择k型偶的补偿导线,根据使用场合,选择工作温度范围。通常kx工作温度为-20~100℃,宽范围的为-25~200℃。普通级误差为±2.5℃,精密级为±1.5℃。 2. 接点连接 与热电偶接线端2个接点尽可能近一点,尽量保持2个接点温度一致。与仪表接线端连接处尽可能温度一致,仪表柜有风扇的地方,接点处要保护不要使得风扇直吹到接点。 3. 使用长度 因为热电偶的信号很低,为微伏级,如果使用的距离过长,信号的衰减和环境中强电的干扰偶合,足可以使热电偶的信号失真,造成测量和控制温度不准确,在控制中严重时会产生温度波动。 根据我们的经验,通常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的长度控制在15米内比较好,如果超过15米,建议使用温度变送器进行传送信号。温度变送器是将温度对应的电势值转换成直流电流传送,抗干扰强。 4. 布线 补偿导线布线一定要远离动力线和干扰源。在避免不了穿越的地方,也尽可能采用交叉方式,不要平行。 5. 屏蔽补偿导线 为了提高热电偶连接线的抗干扰性,可以采用屏蔽补偿导线。对于现场干扰源较多的场合,效果较好。但是一定要将屏蔽层严格接地,否则屏蔽层不仅没有起到屏蔽的作用,反而增强干扰。

6,电容补偿器的作用

1.当运行电压超过 1.1 倍的电容器额定电压时,应将运行中的电容器退出运行。2.电力电容器组的绝缘等级应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配合。3.与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是起限制合闸涌流和高次谐波的作用。4.电容器可在1.3倍该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5.电容器组停用后,其放电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分钟。6.功率因数超过0.95应退出电容器运行。7.电容器室的温度超过40℃时,不应投入电容器组。8.电容器运行时外壳温度不应超过60℃。9.并联电容器组放电装置的电阻越大,则放电时间越长,残压下降越慢。10.电容器运行中电流和电压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定电流1.1 倍和额定电压的1.3 倍。11.并联电容器刚退出运行后,必须在 3min 以后才允许再次投入运行12.当并联电容器投入过多,功率因数的指示值将大于1。13.在0.4KV三相系统中,额定电压为0.4KV的三相电容器是 三角形连接。14.并联电容器正常投入或退出的主要依据是 功率因数的高低。15.当功率因数低于0.9、或电压 偏低时应投入电容器组。16.并联电容器的配电线路上应安装 电流表。17.保护单台并联电容器的熔断器,其熔丝额定电流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用。18.安装并联电容器不但能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但能提高供、配电设备的 利用率 。 19.并联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 补偿无功功率 的。20.应用兆欧表测量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测量电容器 相地间绝缘 电阻。21.当电容器组发生开关短路跳闸或熔体熔断故障,在 未查明故障原因之前 不能再次合闸。22.电容器断开电源后,工作人员接近之前,不论该电容器是否装有放电装置,都必须 进行人工放电 。23.电容器的功率是 无功功率 。24.电容器的放电装置应能保证 30秒 内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峰值降至 65V 以内。25.为了避免放电电阻运行中过热损坏,规定每 1Kvar 的电容器器放电电阻的功率不应小于 1W 。26.低压电容器组容量在 100kvar 以下时可用交流接触器、 刀开关或刀熔开关 控制。27.低压电容器组容量在 100kvar 以上时因采用带有过流保护的 断路器 控制并作为短路保护。28.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母线与上层构架的距离不应小于 20cm 。29.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底部对地距离应不小于 30cm 。30.电容器安装时,电容器之间距离不应小于 50mm 。31.总容量在 30Kvar 即以上的电容器组,每相应加装电流表。32.总容量在60Kvar即以上的电容器组应加装 电流表 。33.电容器采取 个别补偿 ,补偿效率最高。34.电容器 集中补偿 ,电容器的利用率最高。
电容补偿器是什么,在低压柜里安装有什么作用?今天算长见识了
电容的作用是在感性电路中,为了提高有功功率、降低无功功率而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因此,称为所谓的电容补偿器。 1.当运行电压超过 1.1 倍的电容器额定电压时,应将运行中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2.电力电容器组的绝缘等级应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配合。 3.与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是起限制合闸涌流和高次谐波的作用。 4.电容器可在1.3倍该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5.电容器组停用后,其放电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分钟。 6.功率因数超过0.95应退出电容器运行。 7.电容器室的温度超过40℃时,不应投入电容器组。 8.电容器运行时外壳温度不应超过60℃。 9.并联电容器组放电装置的电阻越大,则放电时间越长,残压下降越慢。 10.电容器运行中电流和电压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定电流1.1 倍和额定电压的1.3 倍。 11.并联电容器刚退出运行后,必须在 3min 以后才允许再次投入运行 12.当并联电容器投入过多,功率因数的指示值将大于1。 13.在0.4kv三相系统中,额定电压为0.4kv的三相电容器是 三角形连接。 14.并联电容器正常投入或退出的主要依据是 功率因数的高低。 15.当功率因数低于0.9、或电压 偏低时应投入电容器组。 16.并联电容器的配电线路上应安装 电流表。 17.保护单台并联电容器的熔断器,其熔丝额定电流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用。 18.安装并联电容器不但能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但能提高供、配电设备的 利用率 。 19.并联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 补偿无功功率 的。 20.应用兆欧表测量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测量电容器 相地间绝缘 电阻。
电容的作用是在感性电路中,为了提高有功功率、降低无功功率而接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因此,称为所谓的电容补偿器。1.当运行电压超过 1.1 倍的电容器额定电压时,应将运行中的电容器退出运行。 2.电力电容器组的绝缘等级应和电力网的额定电压相配合。 3.与电容器串联的电抗器是起限制合闸涌流和高次谐波的作用。 4.电容器可在1.3倍该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 5.电容器组停用后,其放电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分钟。 6.功率因数超过0.95应退出电容器运行。 7.电容器室的温度超过40℃时,不应投入电容器组。 8.电容器运行时外壳温度不应超过60℃。 9.并联电容器组放电装置的电阻越大,则放电时间越长,残压下降越慢。 10.电容器运行中电流和电压不应长时间超过电容器定电流1.1 倍和额定电压的1.3 倍。11.并联电容器刚退出运行后,必须在 3min 以后才允许再次投入运行 12.当并联电容器投入过多,功率因数的指示值将大于1。 13.在0.4kv三相系统中,额定电压为0.4kv的三相电容器是 三角形连接。 14.并联电容器正常投入或退出的主要依据是 功率因数的高低。 15.当功率因数低于0.9、或电压 偏低时应投入电容器组。 16.并联电容器的配电线路上应安装 电流表。 17.保护单台并联电容器的熔断器,其熔丝额定电流按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5倍选用。 18.安装并联电容器不但能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但能提高供、配电设备的 利用率 。 19.并联电容器的主要作用是用来 补偿无功功率 的。 20.应用兆欧表测量电力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测量电容器 相地间绝缘 电阻。

文章TAG:补偿  补偿作用  作用  无功补偿  补偿作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