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叫正激电路名词解释

开关电源中开关管导通时输出绕组向负载提供能量的这种电路。
是指轨道电路受电端的接受设备有两路输入,在轨道电路空闲的情况下,两路输入在满足一定的相位要求时轨道继电器才可以吸起。当轨道电路占用时该相位选择性可以可靠的解决轨道绝缘的防护问题,不会使继电器错误吸起。

什么叫正激电路名词解释

2,关于正激电源的疑问不理解复位绕组

首先说明:即便没有任何复位电路,Q截至时T1都能自行复位。如果是理想条件,T1复位时将在Q的漏极产生无穷高的电压使Q损坏。所以我们说的绕组复位也好,谐振复位或是有源钳位其实都是在保证不影响 磁芯复位的前提下将复位电压控制在一定水平以确保元器件工作在安全区而已。现在回到你的电路上来,为便于理解,通常假设Nr与NP匝数相同(实际产品中匝数可以不同)。Q导通时NP电压上正下负,Nr电压下正上负,Dr承受2*Vin。Q截至时NP电压下正上负,Nr电压上正下负,当Nr电压升高到Vin时Dr导通。 Dr导通后Nr电压被Vin钳位不会继续升高。 NP因为与Nr耦合,电压也被钳位,理想条件下Q耐压2*Vin。直至复位结束,Np与Nr上无电压。Q耐压回到Vin。如果复位尚未结束Q就开始下一个周期,T1中剩磁就会积累到下一个周期。 如果下一个周期还不能完成复位,剩磁会不断积累,ID不断升高导致异常。

关于正激电源的疑问不理解复位绕组

3,正激电路做的功率为什么比反激电路的要大

我想应该是正激是导通时传输能量的原因吧。反激靠的是电感储能。正激的变压器是做传输能量用。后面还有LC滤波器。
这该问题要从它的电路特点来比较:反激式:适用于200w以下的小功率供电,而小功率电子产品,在日常应用较为普及。开关管截止时,向次级输送能量,电路简单、元件数量较少、成本相对较低、输出电路中虽然用到滤波电感,但要求却不高(一般采用定值取值,而不必进行计算)。正激式:开关管导通时传输能量,适合于200w以上的供电电路。它的高频变压器传输效率高于反激式,可使变压器体积更小、输出纹波较反激式小,但要计算滤波电感的参数,正激式的缺点:开关损耗大于反激式、噪声大于反激式、元件数目比反激式多。200w以上的电子产品在日常使用较少,反激式适用于200w以下的小功率供电,而小功率电子产品,在日常应用较为普及,这也就是反激式用量多余正激式的原因。
反激的管子相对正激承受的电压大,而且变压器单边励磁容易饱和。
因为它们的工作方式是不一样的

正激电路做的功率为什么比反激电路的要大

4,关于基本正激电路问题

S关断后W1和W2的电流都突然变为0,但铁芯中的磁场不可能突变,故W3突然产生电流使其磁场和此前连续。因W3的绕线方向与W2相反,所以W3的电流是倒灌流回电源的。因电源电压加在W3两端使得W3的电流按照一定变化率下降,因而磁场也按照一定变化率减小,此变化的磁通量在W3感生的电动势与电源抗衡(若忽略线圈电阻及二极管正向压降则二者相等)。此感生电动势与电源抗衡形成的电压是上正下负。但此磁场同时也通过W2、W1,必然也在他们中感生电动势,而且W3的绕线方向与W2、W1相反,所以W2、W1两端电压变为下正上负。 (注意:图中画的不清楚,实际三个线圈应该是绕在同一个铁芯上的。)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W3的作用,就是为了使磁场能连续而留出的电流通路。采用这种形式,开关断开期间,磁场的磁能可以化为电能送回电源。假如没有W3,那么S关断瞬间要使磁场保持连续,唯有两个电流通路:一是开关击穿,二是W2电流倒流使二极管反向击穿。而击穿开关或反向击穿二极管,均须很高电压,迫使电流以较高的变化率下降到零为止。而很高的电流变化率(相应磁通量也有很高的变化率)自然会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以形成这个击穿电压。可见,假如没有W3,那么不仅磁能无法变成电能回收到电源(这是比较次要的),而且对开关或二极管的击穿都容易使电路永久破坏(这更重要)。
看不到图啊

5,开关电源的反激电路和正激电路有什么区别

正激电路:开关管导通时输入源直接对输出做功,电压源输出,输出电压是开关电压的平均值。反激电路:输入源在开关管导通时对储能元件(L或C或二者组合)做功,储能元件储能,开关管截止时储能元件向输出端释放能量,表现为输入源间接向输出端做功。 由不同的基本拓扑演变而来. 1,FLYBACK由BUCK_BOOST演变而来,FORWARD由BUCK演变而来. 2,FLYBACK的变压器本质上是耦合电感,在MOS开通时储存能量,MOS关断时释放能量.一般情况下要开气隙,但不是绝对的.FORWARD的变压器就是变压器,只在MOS开通时传递能量,基本不储能量. 3,FLYBACK在输出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之间不能加电感,否则相当于电流源和电流源串联.FORWARD则必须加电感,否则相当于电压源和电压源并联. 除了电路方面的区别外,还有控制方面的不同. 对于CCM的Flyback(buck-boost derived topology)而言,其主电路控制-输出传递函数中有一个右半平面的零点,这会给调节器设计带来麻烦, 对于DCM Flyback而言,就没有没有这个问题,而且电路退化成一阶系统. 对于CCM flyforward(buck derived topology)而言,没有右半平面的零点. 这种问题最好去21世纪电源网论坛去看看,不是做广告,主流论坛,提点建议而已。

6,开关电源技术现阶段的正激电路的应用好像不多以后的发展趋势会不

反激主要用在150~200W以下的情况,正激用在150W到几百W之间,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100W以下的电源比较常见,而且还有一个就是反激的效率一般比正激高,正激电路比反激繁琐,成本相对也高。
正激电路:开关管导通时输入源直接对输出做功,电压源输出,输出电压是开关电压的平均值。反激电路:输入源在开关管导通时对储能元件(l或c或二者组合)做功,储能元件储能,开关管截止时储能元件向输出端释放能量,表现为输入源间接向输出端做功。由不同的基本拓扑演变而来.1,flyback由buck_boost演变而来,forward由buck演变而来.2,flyback的变压器本质上是耦合电感,在mos开通时储存能量,mos关断时释放能量.一般情况下要开气隙,但不是绝对的.forward的变压器就是变压器,只在mos开通时传递能量,基本不储能量.3,flyback在输出整流二极管和滤波电容之间不能加电感,否则相当于电流源和电流源串联.forward则必须加电感,否则相当于电压源和电压源并联.除了电路方面的区别外,还有控制方面的不同.对于ccm的flyback(buck-boostderivedtopology)而言,其主电路控制-输出传递函数中有一个右半平面的零点,这会给调节器设计带来麻烦,对于dcmflyback而言,就没有没有这个问题,而且电路退化成一阶系统.对于ccmflyforward(buckderivedtopology)而言,没有右半平面的零点.这种问题最好去21世纪电源网论坛去看看,不是做广告,主流论坛,提点建议而已。

文章TAG:激电  电路  什么  名词  正激电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