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光谱频率图

就是光的频谱。

什么是光谱频率图

2,初中物理光路图

做过类似的题,貌似答案是B但原题肯定不是这么说的,好似木板之类的东西挡住了凸透镜,问能不能成像。提示一下,木板只能挡住光线,不影响成像,就是会暗些,这要拿光路图解释,这不支持图片,所以~~~~~~

初中物理光路图

3,红外吸收光谱谱图特点及其所能提供的信息是什么

横轴是wavenumber,表示拉伸键所需要的能量,数字越大能量越大。纵轴是intensity(强度)或者transparency(透明度)单位为%,代表化学键拉伸时带来的dipole变化,变化越大强度越小(对应透明度越大)。将谱图中的band与标准参考值进行对比可以知道样本中所含管能团,比如羰基的碳氧双键拉伸的wavenumber在1800左右,强度很大。
看吸收峰位置和峰形。判断有哪些基团存在。定性或定量。
横轴是wavenumber,表示拉伸键所需要的能量,数字越大能量越大。纵轴是intensity(强度)或者transparency(透明度)单位为%,代表化学键拉伸时带来的dipole变化,变化越大强度越小(对应透明度越大)。将谱图中的band与标准参考值进行对比可以知道样本中所含管能团,比如羰基的碳氧双键拉伸的wavenumber在1800左右,强度很大。

红外吸收光谱谱图特点及其所能提供的信息是什么

4,急求太阳光谱图 在线等你

http://www.alwindoor.com/infoimg/20051111112544253.gifhttp://www.bjp.org.cn/files/2006-04/25/F_1240d5583811452aa49404142f3b1f77_solarspectrum
太阳光谱是5700k的黑体辐射连续谱背景上叠加了大量的暗线(吸收光谱)组成的。这些暗线或者叫吸收线来自太阳大气,也就是色球层和日冕。通过把它们分成若干线系,我们可以确认太阳大气中所含的元素。比如,氦元素就是首先在太阳光谱中发现,然后才在地球上发现的。
http://www.9866.com/com/quannengbj/pic/1103178995.jpghttp://academy2003.cpst.net.cn/popul/natur/earth/artic/images/0107091058271.jpg

5,色谱和光谱有哪些区别

光谱『spectrum』   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光谱的知识. 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按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的图案。例如,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次序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红色到紫 色,相应于波长由7,700—3,900埃的区域,是为人眼所能感觉的可见部分。红端之外为波长更长的红外光,紫端之外则为波长更短的紫外光,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能用仪器记录。 因此,按波长区域不同,光谱可分为红外光谱、可见光谱和紫外光谱;按产生的本质不同,可分为原子光谱、分子光谱;按产生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按光谱表观形态不同,可分为线光谱、带光谱和连续光谱。

6,什么是光谱

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 光波是由原子内部运动的电子产生的.各种物质的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它们发射的光波也不同.研究不同物质的发光和吸收光的情况,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光谱学.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关于光谱的知识. 分光镜观察光谱要用分光镜,这里我们先讲一下分光镜的构造原理.图6-18是分光镜的构造原理示意图.它是由平行光管A、三棱镜P和望远镜筒B组成的.平行光管A的前方有一个宽度可以调节的狭缝S,它位于透镜L1的焦平面①处.从狭缝射入的光线经透镜L1折射后,变成平行光线射到三棱镜P上.不同颜色的光经过三棱镜沿不同的折射方向射出,并在透镜L2后方的焦平面MN上分别会聚成不同颜色的像(谱线).通过望远镜筒B的目镜L3,就看到了放大的光谱像.如果在MN那里放上照相底片,就可以摄下光谱的像.具有这种装置的光谱仪器叫做摄谱仪. 发射光谱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有两种类型: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彩图6).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电灯丝发出的光、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 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彩图7).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做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于不同波长的光.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光谱.观察气体的原子光谱,可以使用光谱管(图6-19),它是一支中间比较细的封闭的玻璃管,里面装有低压气体,管的两端有两个电极.把两个电极接到高压电源上,管里稀薄气体发生辉光放电,产生一定颜色的光. 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 实验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线光谱.彩图7就是几种元素的明线光谱.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例如,让弧光灯发出的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气(在酒精灯的灯心上放一些食盐,食盐受热分解就会产生钠气),然后用分光镜来观察,就会看到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中有两条挨得很近的暗线(见彩图8.分光镜的分辨本领不够高时,只能看见一条暗线).这就是钠原子的吸收光谱.值得注意的是,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谱线(暗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只是通常在吸收光谱中看到的特征谱线比明线光谱中的少.
一首歌,只有词。歌无词。
把复色光色散成单色光.依次排列就成了这个光的光谱图!
光谱,全称为光学频谱,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光栅、棱镜)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模拟的自然光光谱图案 复色光中有着各种波长(或频率)的光,这些光在介质中有着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当复色光通过具有一定几何外形的介质(如三棱镜)之后,波长不同的光线会因出射角的不同而发生色散现象,投映出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彩色光带。 这个原理亦被应用于著名的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太阳光呈现白色,当它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将形成由红、橙、黄、绿、蓝、靛、紫顺次连续分布的彩色光谱,覆盖了大约在390到770纳米的可见光区。历史上,这一实验由英国科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于1665年完成,使得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光的客观的和定量的特征。 日光被三棱镜分色 光谱的分类 按波长区域分 在一些可见光谱的红端之外,存在着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同样,在紫端之外,则存在有波长更短的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不能为肉眼所觉察,但可通过仪器加以记录。因此,除可见光谱,光谱还包括有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 按产生方式分 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和散射光谱。 有的物体能自行发光,由它直接产生的光形成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别的光谱:线状光谱、带状光谱和连续光谱。线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原子,由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组成;带状光谱主要产生于分子由一些密集的某个波长范围内的光组成;连续光谱则主要产生于白炽的固体、液体或高压气体受激发发射电磁辐射,由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组成。 在白光通过气体时,气体将从通过它的白光中吸收与其特征谱线波长相同的光,使白光形成的连续谱中出现暗线。此时,这种在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被称作吸收光谱。通常情况下,在吸收光谱中看到的特征谱线会少于线状光谱。 当光照射到物质上时,会发生非弹性散射,在散射光中除有与激发光波长相同的弹性成分(瑞利散射)外,还有比激发光
首先你要知道量子化轨道.简而言之,能级是不连续的. 再而光谱是由于电子能级间的跃迁产生光子而引起的,那么由于能级的不连续导致了光子能量的不连续.由E=hf知道f也不连续.光谱的谱线也就不连续了.那么光谱就是由一系列谱线或不连续的频率组成的

文章TAG:光谱图  什么是光谱频率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