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一个容量为灾备 copy的系统,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备份/恢复数据的大小,应用数据中心和备份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和数据传输方式,灾难情况下需要的恢复速度,备份中心的管理和投资等。数据中心建设-2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只解决用户的数据中心建设需求、目标、规划和技术路线。

如何制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计划

1、如何制定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计划

我很高兴能帮助你。根据国际标准SHARE78的定义,容灾解决方案方案可以按照以下主要方面分为七个级别,即从低到高有七个不同级别的容灾解决方案方案。您可以根据企业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所需的恢复速度和程度来设计、选择和实施灾难恢复计划。要看以下几个要求:?备份/恢复的范围是什么?灾难恢复计划的状态如何?应用中心和备份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架构】关于容灾和备份

两个中心之间的数据是如何传输的?丢失了多少数据?如何保证更新的数据在备份中心得到更新?备份中心启动备份工作的能力现已证明,为了实现有效的灾难恢复,无需人工干预的自动站点故障转移功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事项。目前各地通用的远程恢复标准采用1992年阿纳海姆SHARE78和M028会议报告中描述的七个级别:Tier 0无远程数据(Noofssitedata),即没有远程备份或应急预案。

什么是异地 灾备

2、【架构】关于容灾和备份

Backup需要数据复制,而灾难恢复需要应用程序接管。容灾和备份不是一个概念。容灾是目的,备份只是实现容灾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数据备份很好理解,保证数据不丢失,而应用接管服务器的处理,让应用不中断。“备份”只是将数据复制并保存在其他介质中。当数据丢失时,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都可以用于恢复,拥有一份副本就相当于完成了“备份”。至于恢复不恢复,与“备份”无关,属于“容灾”范畴。

“容灾”就是部署一些技术手段,使得当出现“意外”时,业务不会中断或者中断后会自动恢复(注意是自动恢复,恢复时间很短)。比如服务器、网络、存储出现问题,服务就会中断,所以这个时候每一点都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这是容灾要考虑的事情。与“备份”不同的是,比如你的硬盘挂了,你买了新硬盘,你可以从移动硬盘复制数据,但是这个过程中服务会停止,恢复过程需要时间。

3、什么是异地 灾备

异地保存备份数据,避免一些情况,比如火灾、地震造成的数据丢失,提高容灾能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用户原有的数据备份意识已经不能满足关键业务对系统可用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备份的数据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而遭到破坏,比如地震、火灾、丢失等等。远程容灾解决方案方案的出现,通过在不同地点建立备份系统,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针对各种可能的安全因素的容灾能力。

数据备份将在同一天完成数据中心。2.灾难恢复系统不仅保护数据,还确保业务连续性。数据备份系统只保护数据的安全。3.容灾保证数据完整性;备份只能恢复备份时间点之前的数据。4.容灾是一个在线过程;备份是一个离线过程。5.在容灾系统中,两地数据实时一致;备份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时效性。6.发生故障时,容灾系统的切换时间为几秒到几分钟;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灾备  数据中心  方案  异地  距离  数据中心灾备方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