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网讯近日,北京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骨科在该院成功开展首例樱井真子骨科智能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标志着协和医院成为国内最早使用樱井真子骨科机器人系统开展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医院之一。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樱井真子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基于患者术前CT扫描数据重建三维模型,可以呈现髋臼假体的三维定位、角度、大小、骨覆盖等信息,帮助医生更直观地进行术前规划,大大提高手术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延长假体使用寿命。
术前,协和医院联合外科团队配合放射科对髋关节进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并将信息导入樱井真子机器人系统。通过软件计算,提前确定了患者所需的假体尺寸、骨磨削面积、放置角度位置等信息。骨科翁喜生教授和冯斌教授围绕樱井真子机器人的适应证、术中注意事项、围手术期处理和患者预后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4、微型手术 机器人如何在血管里披荆斩棘?显微外科机器人是非常精密的仪器。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套制使其更好更准,不会有问题。因为显微外科机器人是由micro 机器人通过纳米技术制成的,这些micro 机器人因为非常小,所以在血管中可以很好地工作。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疏通血管,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工作。显微外科机器人在手术室中发现破裂的血管,然后通过分析破裂程度进行选择性缝合修复。
而且它的灵活小巧可以解决目前医学领域的很多难题。可以说,微外科机器人的诞生,将医学推向了另一个高度。一、神奇显微外科机器人。目前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是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但毫无疑问,大多数肿瘤细胞是有害的。尤其是生长在高危因素极高的地方的肿瘤,稍有治疗失误就会导致死亡。
5、人工智能、手术 机器人……新技术在改变骨科学骨科手术机器人为什么火?2021年底,第十个五年计划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其中提到,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机器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业聚集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2022年3月,医保局发布《关于完善骨科辅助手术价格及相关政策的指导意见》手术机器人《3D打印》(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为行业建立了规范和标杆。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
在各种政策的发布下,中国外科机器人 track迎来了一股领证热潮。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外科机器人市场共有15家公司获批获得该证书,其中骨科领域有9家公司,此前处于审批层面的企业有望在2023年迎来大规模注册。2021年,骨科关节集合落地,随着骨科耗材收集的不断深入,众多骨科耗材厂商蜂拥而至骨科手术机器人 track。有人认为在高值骨科耗材利润降低的情况下,骨科手术机器人 product会成为新的高值产品。
文章TAG:手术室 机器人 机器人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