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频率

一秒钟变化的次数f=1/t

什么是频率

2,什么叫频率

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

什么叫频率

3,什么是频率

 频率,是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v表示,单位为秒-1。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和无线电技术中也常用。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电流的频率。

什么是频率

4,什么叫频率

频率,最基本的定义就是单位时间里完成的(任何重复工作)的次数。其单位是Hz(也可记作1/秒)。 比如,我国交流电使用的频率是50Hz,就是说交流电在1秒内能够完成50次从0-正向最大值-0-反向最大值-0这样的过程; 再比如敲鼓(假设敲击的间隔时间是理想的相等),10秒内敲了15下,那么这个敲击的频率就是15/10秒=1.5(Hz); 甚至,说一个人最近身体不舒服,一天中去厕所的次数比原来增加了很多,也可以说“上厕所的频率增大了”;当然这已经不是数理学的问题了,但它反映出的依然是“单位时间内重复工作的次数”的概念。

5,什么是频率

频率是一秒内某一件事所重复的次数Frequency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recurrences(repeat) of an event in a second.
频率频率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次数的度量,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罗马字f或希腊字ν表示,其国际单位为赫兹(Hz)。设 t 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 n 次,则此事件发生的频率为 f = n/t 赫兹。又因为周期定义为重复事件发生的最小间隔,故频率也可以周期的倒数表示,即 f = 1/T ,其中 T 表示周期。在国际标准单位里,频率的单位——赫兹,是以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的名字命名。1赫兹表示事件每一秒发生一次。其他的曾经用来表示频率的单位还有: 周/ 秒, 每分钟转数(rpm)。心率以1分钟为单位。计算频率的方法是时间连续发生两次的时间(周期),通过计算时间的倒数得到频率: f = \frac什么叫频率{T}T表示周期。广义的频率也包括了「空间频率」——波数。 * 1 波的频率 * 2 举例 * 3 参看 * 4 外部连结波的频率衡量声音、电磁波(例如无线电波或者光)、电信号或者其他波的频率时,表示每秒重复信号波形的数量。如果波是声音,频率就表示音调的特性。频率与波长成反比例关系。 频率f等于波的速度v除以波的波长λ f = \frac{v}{\lambda}在真空中电磁波的速度v = c,c是真空中的光速,等式就变成: f = \frac{c}{\lambda}注意:当波从一中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只有波长会变。举例 * The frequency of the standard pitch tone A above 中央C音 is nowadays set at 440 Hz that is 440 cycles per second (or slightly higher) and known as concert pitch, after which an orchestra is tuned. * 婴儿能够听到最高频率20,000 Hz的声音,但是成年人却听不到 * 欧洲和中国的交流电频率是50 Hz (接近音调G),电压是230/220V * 北美洲使用60Hz (接近音调B平)交流电,额定电压117伏特

6,什么是频率

1.频率:是用来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板书) 2.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Hz (板书) 3.实验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物体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 物体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板书) 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赫兹~20000赫兹(板书)(其中最敏感的频率是3000赫兹;老年人的听觉会衰退;20赫兹是听觉下限~20000赫兹是听觉上限)
对频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完成振动的次数,是描述振动物体往复运动频繁程度的量,常用符号f或v表示,单位为秒-1。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和无线电技术中也常用。交变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电流的频率。 物理学上的:   物质在1秒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叫做频率,常用f表示。   物理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简称赫,也常用千赫(kHz)或兆赫(MHz)或GHz做单位。1kHz=1000Hz,1MHz=1000000Hz 1GHz=1000MHz。频率f是周期T的倒数,即f =1/T,波速=波长*频率。而像中国使用的电是一种正弦交流电,其频率是50Hz,也就是它一秒钟内做了50次周期性变化。   另外,我们听到的声音也是一种有一定频率的波。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约为20-20000HZ,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为我们人耳所察觉。 数学中的频率: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n次试验,在这n次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次数nA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数。比值nA/n称为事件A发生的频率,并记为fn(A).   ⒈当重复试验的次数n逐渐增大时,频率fn(A)呈现出稳定性,逐渐稳定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事件A的概率.这种“频率稳定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统计规律性。   ⒉频率不等同于概率.由伯努利大数定理,当n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频率fn(A)在一定意义下接近于概率P(A). 英文释义: frequency 数学中的频率计算:   随机事件在n次试验中发生m次的相对频次m/n。一般物理科学中频率指每秒中的振动次数,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确定性的。   在一定条件下,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或测验,每实现一次条件组,称为一次试验。其结果称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 A发生的概率p(A)是该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的度量。其数值在0与1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试验,如果事件A不可能发生,则p(A)=0;如果事件A必然发生,则p(A)=1。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频率接近于概率的可能性也越大,即: 式中δ是任意小数值。   水文现象是复杂的自然现象,其出现的概率无法确知,只能通过统计实测水文资料中出现的频率作出推断。由于受到所依据资料的限制,总会带有一定的误差。   描述水文随机现象的随机变量X , 一般属于连续型。因此,X等于任意数x的概率是p{X=x}。水文计算中以累积频率曲线FX(x)~x来描述水文变量的统计特性。如求长江宜昌站年洪峰流量大于或等于 80000m3/s的概率p{X≥80000}=FX(80000)。   在水文计算中,一般根据实测资料通过统计分析推估水文变量的频率密度函数fX(x),再对fX(x)积分(见图),可求得水文变量累积频率函数FX(x):   水文计算中,习惯上把累积频率曲线FX(x)简称为频率曲线,fX(x)~x曲线则称为频率密度分布曲线。

文章TAG:频率  是什么  什么  频率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