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记鸽文言文管同翻译

兵法所谓之骄之者也

记鸽文言文管同翻译

2,文言文管同除奸翻译

非机也,无以济事之成

文言文管同除奸翻译

3,宝山游记 清管同 作者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哪些奇观请概括

海涛像山崩,月影如银碎,天空高远空旷,清朗有寒意,怀疑它是人世之境.我非常快乐
我的看法:宝山游记(作者写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那些奇观?表…

宝山游记 清管同 作者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哪些奇观请概括

4,翻译清朝的管同的游西陂记

诗人在月陂湖的大堤上四处走动,在北面有一座很高的平台。大自然的一切都随着秋天的到来而变得萧瑟了。傍晚天凉了不如饮上一樽酒,晚霞与夕阳映照水中,林边传来泉水流淌的声音。不必计较时间繁杂之事,只要一逢佳节便约好再来陪玩。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也是一首理趣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虽然也写了一些较为生动的景物,但其着眼点仍在于抒发自己的人生哲理。所谓“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多么闲静幽雅,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境界。因此他认为世上的事情,可以不必去计较。只要在佳节能约几个朋友相聚就是很大的快乐。诗抒写了随遇而安、不计较得失的淡泊情怀。

5,求翻译管同宝山记游

注释: [1]宝山:县名,在长江口南岸,现属上海市。 [2]潮汐: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各处引力不同所引起的水位周期性涨落现象。早为潮,晚为汐。 [3]簟(diàn店):竹席。 [4]洒然:洒脱自得的样子。 [5]荆溪:县名,在江苏省南部,1912年并入宜兴县。吴中:苏州的别称。 [6]望:阴历每月十五日称“望日”。 [7]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 [8]第:但,只。 [9]不遽出:不骤然引起。 [10]低昂:起伏,升降。 [11]“长太息”句:《楚辞·九歇·东君》:“长大息兮将上,心低徊今顾怀。”王逸注“言日将去扶桑,上而升天,则徘徊太息,顾念其居也。”古人认为太阳在扶桑升起,屈原用太阳长叹徘徊不忍骤然离开扶桑来形容日出的景象,写得情景交融,形象逼真。 [12]乌知:怎知。体物之工:表现事物的工巧,精确。 [13]激射:强光四射。 [14]侵眸:刺眼。 [15]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时间。 [16]苏子瞻记登州之境:见苏轼《北海十二石记》。 [17]嘉定分县:嘉定分出的县。宝山原为嘉定县地,清代分出为宝山县。 [18]崇明:县名,即长江口祟明岛,现属上海市。 [19]迤南:往南。迤:延伸,往。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记 鸽清管同叶侯之家获二鸽

小题1:D小题2:D小题3:B小题4:(1)(雄哥)不做防备,过了不久,终于被狸吃掉。(2)这就是兵法上说的诱惑他,是他骄傲。(3)狸的做法完全符合兵法,雄哥却陷进他的全套而不觉悟。小题1:试题分析:薄:迫近。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题可用套用成语法辨析,“日薄西山”中“薄”就是“迫近”的意思。小题2:试题分析:D均为连词,表原因;A 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哪个;B 语气助词/代词,他;C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文言虚词要注意意义和用法,用法主要是词性和语法作用。小题3: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顺序为“穷寇勿追,强而避之”“诱之骄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者”。选项顺序错误。小题4: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重要词语:(1)居无何——过了不久,竟——终于,为——被(被动句)。(2)骄——使他骄傲(判断句)。(3)悉——完全,乃——却,游——陷进。【参考译文】叶侯的家里得到了两只鸽子,绑着它们的翅膀,然后畜养 在郊野。狸知道它们不能反抗,于是抓住雌鸽,把它吃掉了。雄鸽非常愤怒,奋起用嘴去啄狸,狸嗥叫着离去。不几天,(叶侯)又得到一只雌鸽,狸来又把它吃 了,但是因为之前被啄的缘故,好像怕了雄鸽,不敢接近它。因此雄鸽自以为强大,不作任何防备。过了不久,最后也被狸吃掉了。我读狸与鸽的故事,感受很深。当狸刚刚来到的时候,大概想把雌雄两鸽抓住一并吃掉。可是抓雌鸽时已精疲力竭,又猜想雄鸽一定会拼死抵抗,姑且嗥叫离去,避 开雄鸽的锋芒: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穷寇莫追”“强而避之”的道理。等到后来狸又到来,它并非不想先吃雄鸽,但是知道雄鸽必定已有所防备,而雌鸽却没有, 所以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而且又以此向雄鸽表示(它)只吃雌鸽,令雄鸽不再害怕: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诱之”“骄之”的理论。到了这个时候,雄鸽已经 开始懈怠了,狸就乘着它懈怠之时而突袭,真是万无一失了:这就是兵法上所讲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道理。啊!狸的行为完全合乎兵法,雄鸽上了它的圈套仍然不自知。我想鸽并非真的不敌狸;而且雄鸽啄狸,狸最初不是没有丝毫畏惧的。假如雌雄两鸽彼此互相帮助,与狸相抗,狸虽强,又何至于都被它吃掉呢!(一些人)自恃个人的强大,而不知道援助同类;(若)同类(都)死亡了,自己也随之而灭亡,真是可叹啊!

文章TAG:管同  文言文  文管  翻译  管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