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缝衍射实验实际用途是什么

用单缝衍射测量细小的物体

单缝衍射实验实际用途是什么

2,用单缝衍射实验测激光波长的测量公式

中央衍射条纹半宽=缝到衍射频距离×波长/缝宽
只要能发生衍射,说明光波长就没有比单缝缝宽小很多。我们能看到的激光,波长一定还是在可见光范围内,也就是400-760nm,所以要发生衍射,单缝的缝宽也必须是微米毫米量级的。

用单缝衍射实验测激光波长的测量公式

3,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占入射光光强的95以上假设

根据光是概率波的概念,对于一个光子通过单缝落在何处,是不确定的,但由题意知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占入射光光强的95%以上,故概率最大落在中央亮纹处.也有可能落在暗纹处,但是落在暗纹处的几率很小,故D正确.故选:D.
我不会~~~但还是要微笑~~~:)

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中央亮条纹的光强占入射光光强的95以上假设

4,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改变对衍射条纹有什么样的影响

单缝衍射实验中,缝宽改变对衍射条纹的影响单缝衍射实验中,缝的宽度大衍射条纹的亮度增加,条纹间距减小,衍射现象将不明显,当单缝宽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衍射条纹消失,将观察不到衍射现象。
缝越窄,衍射条纹越宽,衍射现象越明显单缝衍射中央明纹的半角宽度为q=入/b入---波长b--缝宽

5,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

a sin 30° = 3 *0.5λa=3λ
在衍射角为30度的情况下,缝上端和下端到屏的光程差为3λsin30,而根据半波带的相关定义,波阵面可划分为3λsin30/(λ/2)=3个。有奇数个个半波带所以为亮处。题确实可以这样做,但是一般来说夫琅禾费衍射并不使用半波带法而是直接用菲涅尔公式积分。

6,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

单缝衍射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光波会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一种现象。如果波长与缝、孔或障碍物尺寸相当或者更大时,衍射现象最明显。  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的挡板上,狭缝相距很近,平行光的光波会同时传到狭缝,它们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称为相干波源,它们发出的光在档板后面的空间相互叠加,就发生了干涉现象
最佳答案 干涉和衍射的本质相同,二者没有严格的界限。它们两者的作用一般是同时存在的。 例如杨氏双缝一般被视为双缝的干涉,不考虑光通过每个单缝时的衍射,所以它的干涉条纹都是等宽度,且各级明条纹等亮度,如图15-17(a)所示。 实际上,杨氏双缝实验中,光波通过每条单缝时都会发生单缝衍射,出现衍射明纹和暗纹,如图15-17(b)所示。由于双缝实验中,每条缝的宽度都相同,因而各缝的衍射图样(明暗条纹的分布)完全一样,而各单缝的衍射图样在屏幕上的位置都取决于同一透镜的焦距。各单缝单独开放时的衍射中央明纹中心都落在透镜的主焦点处,所以各单缝的衍射图样在屏幕上的位置都完全重合,且相互干涉。所以,双缝实验中实际呈现的条纹如图15-17(c)所示,它是光通过每一单缝的衍射与双缝干涉的综合效果。图15-17(c)所示的强度分布,常称为双缝衍射,什么情况下把双缝实验看成双缝干涉,什么情况下看成双缝衍射呢?没有严格的界限。但是可以这样大致划分,当通过每条缝的光束本身的传播行为近似于几何光学模型描写时,这个问题就可以看作是纯干涉问题。
一楼说得好,这里再补充几句首先衍射和干涉的物理基础完全不同。干涉是多个波的叠加,因此图像基本是平均分布,对缝的要求也不高,只是起到导向作用。而衍射的计算需要用到Fresnel原理,图像不规则(中央光斑特别大),并且缝宽必须与波长相近。在中学的双缝实验里,只考虑干涉不考虑衍射。而事实上两者叠加的情况有时确实会发生,这就是光栅。光盘表面的颜色就是这个道理。4的话现在可以这样理解:每个能级有特定的能量,因此电子吸收能量后必须立即跃迁,不允许维持在原来的能级。当然可以多次吸收能量,多次跃迁直到冲出原子
从第一个问题起,有几个概念没有理解:平行光是指平行平面光,即光波的波阵面是平面。波的特点是绕过大小与其波长相比拟障碍物,但光从单缝通过时,缝是唯一光波通过的区域。产生干涉的光要满足相干光的条件,如振动方向一致、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顺便说一下,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相干的两束光,激光是相干程度较高的光线)电子受光子激发,几乎瞬时产生反应(参看光电效应实验的四个结论);能量的传递是一份一份的。你大概还是中学生,课本里只告诉结论,原因的分析要用到量子力学,肯定现在说不清。如果你对物理有兴趣,希望你看看《大学物理》量子力学和波动光学的部分,多请教老师(不一定是你的老师,任何本科以上学历的物理老师都能向你解释明白这些物理概念的)。祝你物理取得好成绩!

文章TAG:单缝衍射  实验  实际  用途  单缝衍射实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