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孔,有谁知道线路板槽孔导引孔防爆孔卸力孔邮票孔都有什么作用
来源:整理 编辑:智能门户 2024-10-05 11:35:13
1,有谁知道线路板槽孔导引孔防爆孔卸力孔邮票孔都有什么作用
你好! 都没有关系,只要能够让板厂识别这是个槽孔就行了或者说明一下尺寸,一般都用2d线标在孔位图上 如有疑问,请追问。都没有关系,只要能够让板厂识别这是个槽孔就行了或者说明一下尺寸,一般都用2D线标在孔位图上
2,邮票的孔打的不好是不是假票
中国早期邮票的打孔是沿用点线齿的方式,有点象我们用针扎了一排空一样,实际上没有把纸打掉,后来引进了苏联的打孔设备,改为打穿孔的方式,同时也研发了自己的打孔设备。因为纸张和不同邮票厂的打孔设备不一的情况,有些应该穿孔的邮票中间的圆形纸片没有完全脱落,也属于正常情况,但是不会影响邮票的分离。现在中国在这方面技术已经很先进了,齿孔也衍生出很多种方式,如异形齿、五星齿等,打孔质量都比较高,极少有不穿孔的情况。有些早期印刷的普票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这一般不是假票,只是工艺问题。如果遇到严重不穿孔的情况或者漏齿的情况,反而可能是错票或者工艺失误,极具收藏价值。
3,邮票孔是什么意思
所谓单式齿孔指邮票各边齿孔度相同;复式齿孔是指邮票各边齿孔度有不同的。 翼边是指因孔针改变行距或漏打,造成整邮票的边沿行列或各格边沿行列的邮票阔边。翼边分左,右翼和上、下翼国;上、下翼边如属漏打,则分别称为高头和长尾。 邮票与过桥或附票之间不打齿孔,使过桥上下或左右两边的邮票,因无齿孔而隔阻,集邮者称这种过桥为断桥。 集邮界一般习惯将B11.5度以内的齿孔称“粗齿”,而13.5度以上则称“细齿”。 盲齿指由于打孔断章取义针用钝或漏针,以致纸只是疏下去一点或没有任何痕迹。 有枚邮票规格为40*20毫米,横有22个齿,22个孔,坚有12个齿、11个孔,则该枚邮票的齿孔度为DP11*11.5。 孔针的直径决定邮票齿孔的孔径,目前我国在七色印刷机连机使用的滚筒式打孔器的孔针,直径为0.985毫米。
4,邮票齿孔在集邮上的意义
邮票的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 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 邮票齿孔在集邮中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只是个形式而已,其实有与没有都一样,只是如果没有齿孔的话会很难区分邮票的具体票面尺寸,除非提前划好折线。邮票齿孔是为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 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邮票的齿孔在邮票上的意义就是封边撕开。在集邮上的意义就是区别是哪一种邮票,因为每种邮票的齿孔不都是一样的,量了邮票的齿孔度数可以判定是不是那种邮票。至于防伪,在没有实行特殊齿孔之前,是没有防伪功能的。另外对收藏来说,齿孔完整是很重要的,只有是齿孔完整的才是全品要求之一,比齿孔损坏的同样的品种要珍贵得多。
5,邮票的四周为什么有许多齿孔
这是为了便于撕开邮票。据说,过去邮票并没有齿孔,出售邮票时,得用剪刀一枚枚地剪开,很不方便。后来,有个人要寄信,因没有剪刀,就用西装领带上的别针在邮票中间刺了一行行的小孔,很快就把邮票撕开了。这个发...精华知识 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邮票的四周为什么有许多齿孔? [ 标签:邮票,四周 齿孔,齿孔 ] 1854年,英国最先发行了有齿孔的邮票,以后,各国邮票也都有了齿孔。 @雕刻时光@ 回答:6 人气:25 解决时间:2007-10-07 19:10 检举 精华知识邮票齿孔是邮票外观的重要特征。在整张邮票上的各枚邮票之间打出的孔洞称"孔";撕开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也称"孔",凸出的部分则称"齿",合称"齿孔"。 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出售时要一枚枚剪开,很不方便。1848年,爱尔兰人亨利·亚策尔发明了打孔机。1854年1月28日英国首先发明了有齿孔邮票。到现在,世界各国发行的邮票基本上都打上了齿孔,少量无齿票也是为了提高集邮者兴趣而特意发行的,如我国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糜鹿》无齿票。 邮票的齿孔是为了分撕方便,并无其它用途。但由于打孔方式、打孔效果和孔形的不同,邮票的齿孔也就多种多样,即使同一种邮票,齿孔也有差异,这引起了集邮者的广泛兴趣。 打孔方式包括线式、梳式、盘式,它们是由于打孔机的齿针排列形式不同,目前大都采用盘式打孔方式。而孔形又有圆形、点线形、方形等,常见的多为圆形。从打孔效果看,有光齿、毛齿。毛齿是由于打齿孔的齿针不尖锐,孔内纸屑没有打净形成的,现代邮票大多数是光齿的。 集邮者通过对邮票齿孔的研究可以鉴别邮票的版别、发行时间和地点。例如,普通邮票由于用量很大,同一种图案、面值的邮票往往印很多次,除了图案会出现微小差别外,齿孔也有些许区别。所以对邮票齿孔的研究也是集邮的一个内容。 齿孔除了形态不一样,还有大小、疏密之分。怎样区别呢?通常齿孔用度数来表示,20毫米内齿孔的数量,称为多少度(p)。这种方法是1866年法国科学家勒格拉首先提出的,一直沿用至今。测量齿孔有专用的量齿尺,度量的方法很简单,把邮票的齿孔对准尺中的某一排,齿对齿、孔对孔,大小完全吻合,这排齿孔旁边注明的数字,就是这枚邮票齿孔的度数。 邮票的齿孔,对邮票的美观起了一定的作用。损坏一个齿,就像掉了一颗牙齿,所以要注意保护。从信封上洗下邮票时,往邮册中插邮票的时,都要细心,注意不要折坏齿尖。保持邮票齿孔的完整,不仅使邮票完美,而且对于研究邮票也很重要
6,邮票上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到1854年在英国首先出现有齿孔的邮票。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线式打孔在撕后,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圆,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面通天;梳式打孔在分撕后四角为四分之一圆,四方连的中心绝大多数为完整的圆孔,边纸有一边通天,整式,即棋盘式打孔,整版邮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后的四角皆为四分之一圆,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边不通天,我国邮票目前多为此种打孔。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光齿:打孔后圆形纸悄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光洁;毛齿:打孔后,圆形纸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毛糙;盲齿;打孔后,只打了一个圆形压痕,分撕后,无脱落的纸屑,无齿孔呈现。另外还有漏齿,因打孔疏漏造成,多见于线式打孔,属于变体。 异形齿孔: 异形齿孔是指在邮票上打的齿孔并非圆形齿孔。异形齿孔有矩形齿孔、菱形齿孔或方形齿孔、针形齿孔并用的横、直异形齿孔等。邮票的齿孔: 齿孔是邮票外观的一个重要特征。世界上最早的邮票没有齿孔,到1854年在英国首先出现有齿孔的邮票。早期邮票的齿孔基本可分为线齿和孔齿两类。线齿又细分为占线、弧线、蛇形、矩形几种孔齿则有圆形、菱形等区别。根据打孔设备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线式、梳式、整式三种。线式打孔在撕后,哗弗糕煌蕹号革铜宫扩四角。不都吐四分之一的圆,每枚的票幅不一定完全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不一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面通天;梳式打孔在分撕后四角为四分之一圆,四方连的中心绝大多数为完整的圆孔,边纸有一边通天,整式,即棋盘式打孔,整版邮票一次打孔完成,分撕后的四角皆为四分之一圆,每枚票幅完成相同,四方连的中心一定是完整的圆孔,边纸四边不通天,我国邮票目前多为此种打孔。根据打孔外观效果,又可以分光齿、毛齿、盲齿三种。光齿:打孔后圆形纸悄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光洁;毛齿:打孔后,圆形纸未完全脱落,分撕后齿孔毛糙;盲齿;打孔后,只打了一个圆形压痕,分撕后,无脱落的纸屑,无齿孔呈现。另外还有漏齿,因打孔疏漏造成,多见于线式打孔,属于变体。 异形齿孔: 异形齿孔是指在邮票上打的齿孔并非圆形齿孔。异形齿孔有矩形齿孔、菱形齿孔或方形齿孔、针形齿孔并用的横、直异形齿孔等。当时的邮票是没有齿孔的。邮局工作人员要用剪刀把印成一大张的邮票剪开,然后再出售给用户。直到1848年,英国发明家亨利·阿察尔发明了邮票齿孔,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1848年的一天,阿察尔在伦敦一家小酒家喝酒,目睹一位顾客将信装入信封内,然后从手提包里取出一大版邮票。他想裁下一张邮票,可一时找不到剪刀,便向老板来借。不料老板也没有剪刀。那位顾客从衣襟上取下别在西装领带上的一根别针,用针尖在邮票之间的连接处,扎了一连串的小孔,然后轻轻一撕,就完整地撕下了一张邮票。 阿察尔联想起车票票根上的齿孔。他想:如果能制造一台打孔机,在两张相邻邮票连接处都打上齿孔,使用起来就方便了。经过一番努力,一台装有两个滚轮切刀的打孔机被研制出来,它能打出由短切口组成的横向和纵向的齿孔。 1854年,英国正式发行了有齿邮票。此后,瑞典、挪威、美国、加拿大等国也相继开始发行。为邮票的齿孔了方便邮票的撕开,在整张邮票的各枚之间用打孔器打出孔洞,分撕后,单枚邮票边缘凹进的半圆形部分称孔,凸出的部分称齿,合称为齿孔。 英国黑便士邮票问世时没有齿孔,使用起来十分不方便,必须用剪刀一枚一枚地剪开。 直到1854年英国才出现打齿孔的邮票。
文章TAG:
邮票 有谁 谁知道 知道 邮票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