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产品名称以及产品代码。 二、对应的产品处方编号(如有)。 三、产品规格和包装形式。 四、取样、检验方法或相关操作规程编号。五、定性和定量的限度要求。 六、贮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七、有效期。
木门应该有出厂合格证,并应有原材质量证明。木门的品种、类型、规格、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及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木门配件的一型号、规格、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位置应正确,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门框的安装是否牢固。这些应该就是木门安装质量的标准注意项,龙鼎天著木门免费测量安装,5年质保。

成品的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2,企业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完整的产品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个方面:   1、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订的技术准则。根据其内容不同,技术标准又可分解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三方面的内容。   1)基础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是制订产品标准和其他标准的依据。常用的基础标准主要有: 通用科学技术语言标准; 精度与互换性标准; 结构要素标准; 实现产品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 材料方面的标准等。   2)产品标准:是指对产品质量和规格等方面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依据。产品标准的内容一般包括: 产品的类型、品种和结构形式; 产品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产品的包装、贮运、保管规则; 产品的操作说明,等等。   3)方法标准:是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工作质量为目的,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要工作程序、操作规则和方法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主要包括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的方法标准、统一的作业程序标准和各种业务工作程序标准或要求等等。   2、管理标准   所谓管理标准是指为了达到质量的目标,而对企业中重复出现的管理工作所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管理标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经营工作标准。它是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工作的工作程序、办事守则、职责范围、控制方法等的具体规定。   2)管理业务标准。它是对企业各管理部门的各种管理业务工作要求的具体规定。   3)技术管理标准。它是为有效地进行技术管理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而作出的必须遵守的准则。   4)经济管理标准。它是指对企业的各种经济管理活动进行协调处理所作出的各种工作准则或要求。

企业产品质量的衡量标准有哪些

3,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指标有哪几个方面

工程机械动力性能是衡量产品技术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包括柴油发动机本身的动力性能和整机动力传递的系统综合性能两部分。工程机械发动机除了不断改进燃油喷射系统和降低油耗及低碳排放等共性技术以外,对低速状态下的扭矩储备和动力输出方式、性能匹配、振动与噪声都有特定要求。液压元件是工程机械产品关键的部件之一,它既能体现工程机械产品的整机作业效率、操作的简捷与舒适性,又是整机工作的主要故障源。结合会议主题,我将主要介绍挖掘机配套液压件行业的发展现状。液压泵、液压阀等相对于液压油缸的技术含量更高,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真正实现大批量配套,但是“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和行业协会的重视下,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他们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立志为中国行走机械配“中国芯”。下面以隆源液压、中川液压、博一液压、苏强格液压、赛克思液压等为例介绍一下目前国内工程机械液压件行业在液压泵、液压阀方面的发展水平。工程机械专用传动部件包括“双变系统”,行星式回转减速机、驱动桥及悬挂系统、回转支承、“四轮一带”等。目前我国工程机械传动部件的研发水平、研发手段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落后大约30年,国内还少有企业能承担工况载荷谱加载的封闭式试验手段,传动齿轮精度和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差距也大。
工程机械是中国装备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设与养护、流动式起重装卸作业和各种建筑工程所需的综合性机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机械装备,称为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工程、交通运输建设,能源工业建设和生产、矿山等原材料工业建设和生产、农林水利建设、工业与民用建筑、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工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指标有哪几个方面

4,什么是数量指标什么是质量指标二者的关系如何

数量指标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用以反映规模大小和数量多少等数量特征的各种指标。它用绝对数表示。如,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基本建设投资额、房屋竣工面积、职工人数等。数量指标对反映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程度,并据以规定各种具体比例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质量指标是反映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的总量指标。它的数值是表明事物质的属性的量。如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股票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等。通常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对评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中的成绩和发掘内部潜力具有重要作用。数量指标为各种有关质量指标的计算提供依据。数量指标是由标志得到的,具体讲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或由品质标志计数得到。 质量指标是由数量指标计算得到的。拓展资料:质量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即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性,反映其使用效能的大小。它取决于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表现在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上,外观质量表现在产品的美观、色泽等方面。常用的产品本身质量指标有:(1)产品的使用寿命、效能。(2)产品平均技术性能或有效成分的含量。(3)产品的质量等级率。另一类是反映工作质量的指标。这类指标反映工作质量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常用的工作指标有:工作目标实现程度;耗费的时间多少;速度;成本费用;工作者之间的协调度和满意度等。在产品方面会反映在产品合格率、成品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指标上
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其数值大小一般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的统计指标,用平均数或相对数表示。比如劳动生产率。质量指标是指在计划和统计工作中,反映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的各种指标,如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单位产品成本、设备利用率等。质量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对挖掘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中的内部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质量指标是总量指标派生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以反应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质量指标指数编制原理与数量指标的编制原理相同,只是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期不同。望采纳喔~~

5,统计学指数中p为什么是质量q为什么是数量 英文中都是q啊

p是质量,q是数量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 第三章 统计整理 a) 组距=上限-下限 b) 组中值=(上限+下限)÷2 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第四章 综合指标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 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 =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 抽样推断 1. 抽样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 指数分数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 二、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6,食品质量安全指标有哪些项目

具体的食品有各自的安全指标,但是总体来说,有以下指标,主要包括食品的感官指标(就是色泽、气味、弹性等)、理化指标(比如PH、过氧化物、盐基氮等)、微生物指标(如大肠杆菌)。其他还有食品毒理指标、卫生指标、还有附带的食品的营养,风味等。
1、国标一级晚粳米质量指标 19、食糖质量指标2、特一面粉质量指标 20、一级酵母质量指标3、一级豆油质量指标 21、一等花椒质量指标4、猪肉质量指标 22、胡椒粉质量指标5、熟牛肉质量指标 23、桂皮质量指标6、淡水鱼质量指标 24、一级生粉质量指7、一级虾米质量指标 25、鱼元质量指标8、禽产品质量指标 26、带鱼质量指标9、禽蛋质量指标 27、腐乳质量指标10、优质烤肠质量指标 28、水面筋质量指标11、豆腐质量指标 29、粉丝质量指12、卜页质量指标 30、挂面质量指标13、食盐质量指标 31、一级虾皮质量指标14、酱油质量指标 32、一级盐渍海带质量指标15、味精质量指标 33、豆芽质量指标16、蔬菜质量指标 34、一级黑木耳质量指标17、水果质量指标 35、紫菜质量指标18、食醋质量指标 36、一级干香菇质量指标
国家食品质量指标标准,一般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按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分为几十个专业,分别制定,以确保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并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1.感官指标:食品(包括原料和加工制品)都具有色、香、味、形、性状,食品性状不同,其品质也不同,可以通过感官进行鉴别。 一般食品的性状多是用文字作定性的描述,进行鉴别时,也多是凭经验来评定。但是人的感觉器官由于受到生理、经验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认识和判别能力均可能出现差异,因而必须对某些食品的感官性状,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如新鲜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果蔬类,如西红柿)的成熟度,以色度作比较;淀粉的白度,以光的反射率来检查;酒的香气,以确定出的成分来鉴别等等。对食品的感官检验,包括检查食品的颜色、气味和组织形态三个方面。 看食品的颜色:食品都具有特定的色泽,如食品颜色异常,非常鲜艳,可能加入了非食用色素或加入了过量的食用色素所致;如食品颜色较正常颜色变淡,可能是掺入了其他物质或者食品本身或原料变质发霉。 闻尝食品的气味或口味:食品都具有各自的气味和口味,如山楂很酸,啤酒辛涩。闻尝食品有无异常气味和口味,可以为食品是否纯正提供依据,如品尝到味精有咸味,可以判定在味精中掺入了食盐。 观察食品的组织状态:食品均有本身的组织形态,有的呈固体、液体或粉末状;有的圆,有的扁,有的有棱有角;有的软,有的硬。如正常的木耳为革质,脆而弹性差,手感不硬,而掺了糖或掺了碱的木耳,手摸发软而不脆。 2.理化指标:食品是否符合食用要求,往往要通过理化分析,才能确认。 食品的内在质量,包括物理性状、有效成分和杂质等。理想的食品应当是无毒、无害而有营养的物品。要避免或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物质,一般食品都根据不同的食用要求定出理化指标,根据不同的品类,订出所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 确认食品内在质量的理化分析方法,因采用的手段和人员素质的差别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了避免争议,对有关的分析方法,使用的仪器、试剂、操作步骤等,均要作出统一规定。我国食品专业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都是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理化部分)》执行。 3..微生物指标:微生物种类很多,对人有利的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对人有毒有害的有结核菌、葡萄球菌等。所有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水、空气、温度和养分,而凡是食品都具备这些条件,因此食品很容易寄生和繁殖各种微生物。食品卫生标准中所规定的微生物指标,一般是指应加以控制或限制的含菌种类和数量,如大肠菌群、致病菌等。 判别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需要通过仪器分析检测,我国食品通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统一按照卫生部颁发的《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部分)》执行。 食品质量标准适用供再加工或烹调后食用和可直接食用的加工食品,标准规定的质量指标是用以确保食品质量的规范化。有的规定了食品中应含的人体所需营养成分,如小包装生肉类食品、干海参( 刺参)、干贝等海产品中所含水分不得超过的最高限量。有的规定了食品的烹调性,如方便面复水后,应无明显断条、并条;口感不夹生,不粘牙。有的规定了食品中所含杂质的限量,如各类食用油所含杂质不得超过0.05% 等。制定食品质量标准,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身体健康。

文章TAG:质量  质量指标  指标  成品  质量指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