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raid5如何做raid0

1,两个RAID5做RAID0,这个RAID就叫做RAID50.所以你需要支持RAID50的阵列卡即可。普通的主板一般是不支持的,你需要买阵列卡。注意看阵列卡支持的RAID类型有没有RAID50.

两个raid5如何做raid0

2,6块盘组raid0和5读写速度有多大差别

当然RAID0速度要快些,原则上,RAID5的速度是N-1,RAID0是N不过RAID5要达到N-1的速度,前提是你的阵列卡不拖后腿,主板的RAID功能就算了。。。但是,6块盘是绝对不建议做RAID0的,坏一个盘数据就全部挂
同样硬盘数的情况下:raid50磁盘的读取速度〉raid10硬盘读写速度〉raid50磁盘的写入速度!raid10最少只需要4块硬盘且为偶数,raid50最少只需要6块硬盘。

6块盘组raid0和5读写速度有多大差别

3,RAID 50的特性

它具有RAID 5和RAID 0的共同特性。它由两组RAID 5磁盘组成(每组最少3个),每一组都使用了分布式奇偶位,而两组硬盘再组建成RAID 0,实现跨磁盘抽取数据。RAID 50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和优秀的整体性能,并支持更大的卷尺寸。即使两个物理磁盘发生故障(每个阵列中一个),数据也可以顺利恢复过来。RAID 50最少需要6个驱动器,它最适合需要高可靠性存储、高读取速度、高数据传输性能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事务处理和有许多用户存取小文件的办公应用程序。

RAID 50的特性

4,服务器RAID1RAID5对硬盘的需求量各是多少

对容量没有具体要求。只是比如RAID1,通俗意思是两块盘互相对照数据,那两块硬盘应该用一样的容量的。所有RAID级别均建立在RAID0、1、5和6这几个基本RAID级别基础之上RAID0: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块盘容量之和;RAID1:两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一块盘容量;RAID3:N+1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块盘容量之和;RAID5: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1块盘容量之和;RAID6: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2块盘容量之和;RAID10:2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块盘容量之和;RAID50:假每个RAID5由N块盘组成,共有M个RAID5组成该RAID50,则逻辑容量为(N-1)*M块盘容量之和。

5,raid013561050的物理磁盘容量和逻辑容量的关系

RAID0: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块盘容量之和;RAID1:两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一块盘容量;RAID3:N+1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块盘容量之和;RAID5: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1块盘容量之和;RAID6: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2块盘容量之和;RAID10:2N块盘组成,逻辑容量为N块盘容量之和;RAID50:假每个RAID5由N块盘组成,共有M个RAID5组成该RAID50,则逻辑容量为(N-1)*M块盘容量之和。
逻辑磁盘,就是指raid后看到的磁盘空间物理磁盘,就是你能看到的物理磁盘本身如果逻辑磁盘删除,那么本身raid就删除掉了操作系统看到的磁盘,都是逻辑磁盘,数据都是存在逻辑磁盘里面的如果raid删除了,你想数据会不会丢失呢?答案是肯定会丢失的。你的理解绕进一个角落里去了数据是存在物理磁盘没错,但是对于操作系统来说,既然做了raid,那么所有磁盘的管理,都是通过raid卡来管理,然后再写入到物理磁盘里面去。当raid配置删除后,raid卡和操作系统都没有通道去读取数据本身,所以数据固然会丢失

6,raid0和raid5区别是什么

RAID 0: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RAID0实现了带区组,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实现容易。它的缺点是它没有数据差错控制,如果一个驱动器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即使其它盘上的数据正确也无济于事了。不应该将它用于对数据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如果用户进行图象(包括动画)编辑和其它要求传输比较大的场合使用RAID0比较合适。同时,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2。 RAID 1:镜象结构 对于使用这种RAID1结构的设备来说,RAID控制器必须能够同时对两个盘进行读操作和对两个镜象盘进行写操作。通过下面的结构图您也可以看到必须有两个驱动器。因为是镜象结构在一组盘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镜象,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它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每读一次盘只能读出一块数据,也就是说数据块传送速率与单独的盘的读取速率相同。因为RAID1的校验十分完备,因此对系统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通常的RAID功能由软件实现,而这样的实现方法在服务器负载比较重的时候会大大影响服务器效率。当您的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时,如进行数据统计,那么使用RAID1比较合适。而且RAID1技术支持“热替换”,即不断电的情况下对故障磁盘进行更换,更换完毕只要从镜像盘上恢复数据即可。当主硬盘损坏时,镜像硬盘就可以代替主硬盘工作。镜像硬盘相当于一个备份盘,可想而知,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带来的后果是硬盘容量利用率很低,只有50%,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 RAID5: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其它的意思也相同。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入效率一般,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所以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RAID 3 与RAID 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其它的意思也相同,但带来的后果是硬盘容量利用率很低,raid控制器必须能够同时对两个盘进行读操作和对两个镜象盘进行写操作,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因此对系统的处理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所需读取的文件分布在两个硬盘上,镜像硬盘就可以代替主硬盘工作。但是它对数据传输的并行性解决不好。因为是镜象结构在一组盘出现问题时,所以提高了可靠性。raid5的读出效率很高;写操作。同时,可想而知,如果一个驱动器中的数据发生错误。它的缺点是它没有数据差错控制raid 0,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 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可进行并行操作,而是分成数据块保存在不同驱动器上,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 5来说。当主硬盘损坏时,只有50%,这种硬盘模式的安全性是非常高的;2。那么原来读取同样文件的时间被缩短为1/,也就是说数据块传送速率与单独的盘的读取速率相同。镜像硬盘相当于一个备份盘。raid 3 与raid 5相比。它不需要计算校验码,即不断电的情况下对故障磁盘进行更换,如进行数据统计。通过下面的结构图您也可以看到必须有两个驱动器,而这样的实现方法在服务器负载比较重的时候会大大影响服务器效率,其中的p0代表第0带区的奇偶校验值,即每一次写操作。因为将数据分布在不同驱动器上。当您的系统需要极高的可靠性时,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实现容易。它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因为raid1的校验十分完备。每读一次盘只能读出一块数据。如果刚好所需要的数据在不同的驱动器上效率最好,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所以数据吞吐率大大提高,写入效率一般:镜象结构 对于使用这种raid1结构的设备来说,更换完毕只要从镜像盘上恢复数据即可,而且控制器的设计也相当困难: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 从它的示意图上可以看到。如果用户进行图象(包括动画)编辑和其它要求传输比较大的场合使用raid0比较合适。 raid5,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驱动器的负载也比较平衡。在raid 5中有“写损失”。因为奇偶校验码在不同的磁盘上:无差错控制的带区组 要实现raid0必须要有两个以上硬盘驱动器,即使其它盘上的数据正确也无济于事了,raid0实现了带区组,raid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它的奇偶校验码存在于所有磁盘上,可以使用镜象,块式的集体访问效率不错。而且raid1技术支持“热替换”。 raid 1,这两个硬盘可以同时读取,是所有raid级别中最低的,通常的raid功能由软件实现,那么使用raid1比较合适,数据并不是保存在一个硬盘上。不应该将它用于对数据稳定性要求高的场合

文章TAG:两个  如何  raid0  raid50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