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洛仑兹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洛伦兹力:作用于磁场中运动电荷的力。其应用如下:1 .磁流体发电机:等离子气体注入磁场,正负离子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上下偏转并聚集在两块板上,在两块板上产生电位差;2.电磁流量计:一对检测电极安装在垂直于测量管轴线和磁力线的管壁上。当导电液体沿测量管轴线移动时,导电液体切割磁力线产生感应电势;3.速度选择器:利用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对带电粒子的共同作用,从各种速度的带电粒子中选出具有一定速度的粒子;

6、洛仑玆如何变换?是否可以寻找 洛仑兹变换逻辑上的矛盾?

“1887年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无法测出地球相对于以太参照系的速度。1904年,洛伦兹提出洛伦兹变换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根据他的假设,当观察者相对于以太以一定速度运动时,长度在运动方向上收缩,抵消了不同方向的光速差异,从而解释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零结果。”波的传播速度只与传播介质的温度密度等物理状态有关,与传播介质的速度无关。以传播介质为参照系时,波在各个方向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不会受到传播介质速度的影响。这是任何波的传播特性,并非光波独有。

用光的粒子性来解释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粒子不会干涉。洛伦兹分离了光的波粒二象性,用光的涨落解释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过程,用光的粒子性解释了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结果。爱因斯坦使用了错误的洛伦兹变换。胡胜全20171126 洛仑兹的变换是描述狭义相对论空间中参考系之间关系的变换。

7、 洛仑兹坐标变换的数学形式

洛仑兹提出洛仑兹变换是以以太存在为前提的,但证明了以太不存在,光速相对于任何惯性参照系具有相同值的现象一时难以解释。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狭义相对论中,空间和时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不同惯性参考系之间的变换关系在数学表达式上是一致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洛仑兹)的变换结果提供了依据:洛伦兹公式是洛伦兹为了弥补经典理论中暴露出来的缺陷而建立的。

坐标系K1(O1,X1,Y1,Z1)相对于坐标系K(O,X,Y,Z)以匀速v直线运动;三对坐标是平行的,V是沿着X轴的正方向。设X轴与X1轴重合,当T1T0时原点O1与O重合。设p是一个被“观察”的事件,观察者在K系统中“看到”它。发生在时间t的(x,y,z),但在K1系列的观察者看来,发生在时间T1的(X1,Y1,Z1)。

8、用 洛仑兹力解释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一种神奇的物理现象。当某些物质的表面受到高于一定频率的光照射时,这些物质的内部电子弹出形成电流,即光电效应。光电效应是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在1887年发现的。爱因斯坦从光的粒子性解释了光电效应。爱因斯坦认为,光的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频率决定,与光的强度无关。他还认为,电子与光子碰撞时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当电子的动能超过金属表面的功函数时,就可以飞出金属表面。

第一,高频光能不科学。光还有一个热效应,就是当金属板被照亮时,金属会发热,这次的能量是红外光比可见光携带的能量多,与频率不成正比;第二,高频光产生的光电子动能高,不一定是光对电子的加速。因为光的能量提高了电子的速度,只能使外层电子飞向金属内部(外层电子绕原子核越快,离原子核越近),光的波粒二象性是超出人类认知的,是矛盾的。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洛仑兹  以太  深圳市  变换  软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