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前景

2013年12月31日全球知名经济咨询机构IHS环球透视(以下简称IHS)汽车部门预测,截至2035年全球将拥有近54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而全自动化汽车的推出速度会相对较慢。预计至2035年自动驾驶汽车全球总销量将由2025年的23万辆上升至1180万辆,而无人驾驶的全自动化汽车将于2030年左右面世。研究还预测,到2050年之后,几乎所有汽车或将是自动驾驶汽车或自动驾驶商务汽车。预测至2025年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将占汽车总销量的0.2%。至2035年,随着无人驾驶变成现实,这一数字将上升到9.2%。该公司在一篇报告中预测,2025年自动驾驶汽车电子技术将使汽车售价上升7000美元至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2373元至60533元)不等,至2030年和2035年则会分别回落至5000美元和3000美元。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前景

2,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会是怎样发展的

根据我个人的估计,在不久的经来,汽车的自动驾驶技术,根本就不能有什么发展。现在的条件下,驾驶员是不可替代的,所谓的人工智能,根本就不可能代替人类,连开车这种简单的事情,也不可能。人类的司机,可以根据一些行人、自行车骑行者、摩托车骑手的年纪、动作、甚至眼神,看出对方是否有潜在的向自己方向移动的可能,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办得到么?人类的司机,可以根据前车的反应,推断出前方有事故发生,需要提前减速或者避让,自动驾驶办得到么?在比较拥堵的路段,自动驾驶可能会保持车距,而手动驾驶车辆的司机可能会不断的加塞到自动驾驶车辆的前方,这样的话,自动驾驶车辆就根本就不能往前走了,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会处理么?我认为,在遥远的将来,想要让自动驾驶汽车代替司机,也必须弄成自动驾驶车辆专用路形式的,这种路段,不允许行人、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等等车辆出现,只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和手动驾驶汽车通行,而且,需要全国的司机素质显著提高,开车都比较守规矩,才行。

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会是怎样发展的

3,自动驾驶仪的发展历史

1914年,美国人斯派雷制成了电动陀螺稳定装置,成为了自动驾驶仪的雏形。20世纪30年代,为减轻驾驶员长时间飞行的疲劳,开始使用三轴稳定的自动驾驶仪,用于保持飞机平直飞行。20世纪50年代,通过在自动驾驶仪中引入角速率信号的方法制成阻尼器或增稳系统,改善了飞机的稳定性,自动驾驶仪发展成飞行自动控制系统。50年代后期,又出现自适应自动驾驶仪,能随飞行器特性的变化而改变自身的结构和参数。20世纪60年代末,数字式自动驾驶仪在阿波罗飞船中得到应用。自动驾驶仪种类很多,可按能源形式、使用对象、调节规律等分类。现代自动驾驶仪的趋势是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现代自动驾驶仪已广泛应用于飞机,而且一般都是数字式自动驾驶仪。机载计算机能够确定最佳飞行路线,包括爬升和下降等,并对油门和各控制翼面发出指令。各种先进的显示屏幕取代了种类繁多的仪表盘,直观地显示出沿途检验点和飞机航向等信息。
我以前做过类似的,有两个解决办法:国外有航模用的飞行姿态稳定仪,其内部有一个简易型的陀螺仪,用于控制舵机(遥控或制导可以先输入稳定仪的输入端,它会将你的控制信号正确输出),当飞机倾斜时它会自动将其纠正。不过这种仪器由于和我们的导航系统配合不好,导致飞机机动性变差,而且价格相当贵。另外有一个替代陀螺仪的方案,用磁罗盘+气压传感器就可以完成姿态稳定。磁罗盘主要解决机身倾斜问题。我们知道飞机机身一倾斜就必然转弯,一转弯就必然倾斜。利用这个原理,我们检测机身相对磁极的方向有无变化及变化率,就可以知道机身是否倾斜,倾斜的幅度等等。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飞机前后俯仰,因为俯冲必然降高度,仰姿时则必然爬升,而高度变化气压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检测气压变化率就可以知道飞机俯仰姿态。

自动驾驶仪的发展历史


文章TAG:自动  自动驾驶  驾驶  科技  自动驾驶科技公司组织发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