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能交通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

目前还是很有发展的潜力,因为现在科技不断的进步,国家的管理力度也要加强,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是很可观的.

智能交通这个行业的前景如何

2,物联网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物联网,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行业内对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传感、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物联网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中国物联网在下列方向,具有无与伦比的发展优势1、中国物联网所覆盖的行业人群广,从行业应用的智慧交通、智能物流、医疗、农业、能源领域,到私有的智能家居、个人、智能汽车等应用,无论从减少成本提高效率还是提高中国居民的生活质量,物联网无疑将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的成功。2、我国是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工业汽车、家电等,可以说各种配套产业链最为齐全,再加上多年积累的制造研发经验,可将其提炼为数据模型后快速复制并与应用结合,从而可让我国制造业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3、中国有将近8亿的互联网用户量,移动网络覆盖率98%,截止目前为止4G用户数量超过2.5亿,为物联网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能够随时随地联网。我国将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专注发展,就能创造出巨大的社会利益链,促使我国成为全球物联网大国。
智慧物联网这个概念很广,像智慧农业,物联网消防,车联网,都属于智慧物联网,物联网就是把物体和物体,物体和人,相互连接起来,比如说智慧物联网里面的智慧农业,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自动监测土壤酸碱度,大棚湿度,气温等等各种因素,并且进行相应的措施,比如空气太干了自动喷水,自动调节光照,温度等等之类的,其他的也是这个道理。http://tieba.baidu.com/p/5106842994?pid=106920808680&cid=0#106920808680

物联网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怎么样

3,智能交通发展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步以来,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应用为主线、以支撑发展为目的,不断跟踪国际前沿,逐步缩小差距”。为了配合未来十年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升级,特别是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将发生五大转变。  一是从主要为管理领域服务向主要为普通出行者服务转变;二是从主要为小汽车服务向主要为公共交通服务转变;三是从效率优先原则向效能、安全、生态并重的方向转变;四是从借鉴、跟踪国外先进技术转向自主发展并创新技术;五是发展动力主要由技术引领转向应用和市场两股力量。  王笑京说,下一阶段智能交通系统将主要由移动通信、宽带网、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支撑,更符合人的应用需求,可信任程度提高并变得“无处不在”。与之相适应,依托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以双向互动为特征的信息服务运营模式,将催生一批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第一个全国统一标准、在全国大规模应用的智能交通系统――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为例,短短几年间,就已有20多个省区市正式开通运营。截至今年5月底,相关省区市开通的电子不停车收费车道超过3000条,用户超过300万,各类服务网点及自助终端达6000个。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薛美根认为,未来智能交通有可能重点满足人们有关安全与应急的需求,而交通信息则会成为人们生活信息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雨雪天气过后哪些路段湿滑需要特别警惕,都可事先通过手机或车载终端告知普通出行者。  同时,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针对个体进行成本核算,建立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拥堵的成本分担机制,让公平原则在社会交通体系中得到更充分体现。  薛美根认为,公共交通是未来解决交通难题的主要途径,而智能交通系统的迅速发展,有助于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品质,有助于保持现有乘客群并吸引更多乘客,有助于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交通模式的建立。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  从产业规模来看,在第二届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研讨会上,有关专家提到,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同比增长21.7%。  从企业规模看,目前国内从事智能交通行业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目前国内约有500家企业在从事监控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是中国非常有特色的智能交通领域,国内约有200多家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生产,并且国内企业已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双界面CPU卡技术。在3S领域,国内虽然有200多家企业,一些龙头企业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高速公路智能卡、地理信息系统和快速公交智能系统领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但是,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智能交通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750亿美元、车载设备为3500亿美元、服务等领域为200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中国财政支出在智能交通系统上的投资额从2006年的182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81亿元,《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1500亿元。千亿市场即将开启,汽车市场正迈向“车联网时代”。 预计未来5年车联网产业的产值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车联网或将成为一个不亚于移动互联网市场产值的超级蓝海。  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中外企业早已按耐不住。恩智浦半导体正快马加鞭地研发车内芯片系统,以实现车与车、车与交通信号灯之间的数据交换。除此之外,还有国内外汽车生产企业他们也同样瞄准了这块庞大的市场蛋糕,早已纷纷着手车内互联网服务的研究。从2010年开始,上汽荣威、吉利汽车、一汽马自达、一汽丰田、上海通用、宝马等企业纷纷与联通展开合作,其中通用onstar、宝马iDrive、丰田G-Book等带有车联网功能的产品已在多款车型上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智能交通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行业标准缺失的短板越来越凸显。很多人对于智能交通缺乏理解,包括运营商,尚停留在传统的GPS的运营思想,还有较多一部分根本不接受车载智能。犹如互联网刚开始一样,需要和运营商做解释说明。除此,目前ITS几乎没有标准,只有一些所谓的建设指导意见,而这些意见都很宏观,结果就是导致A公司生产的产品与B公司的产品无法进行对接,整个行业比较混乱,成了车载智能的发展屏障。  不仅如此,智能交通行业企业增多,可能会造成企业之间打价格战。同一个设备,有些卖3万,有些卖5万,本质上这些设备成本不一,但部分企业抱着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可能会造成市场混乱。  最后是智能交通的安全性问题。智慧交通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技术发展在为人们驾驶提供了进一步的安全保障的同时,也让人们面临更复杂的环境。比如,车内半导体数量的增多加大了电磁干扰,进而增加了安全隐患。目前车联网发展遇到的最大的安全问题是汽车可以通过互联网被远程控制,但又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
7&&&&&
智能交通作为21世纪前50年世界上最大的产业,将会给社会和人人们的生活 方式带来更多的惊人改变,虽然智能交通系统在中国的发展尚不完善,未来还有 众多领域有待于开发,市场前景广阔,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呈现高速增长 的态势,交通的“智能化”拭目以待。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机动车拥有量急剧上升 ,道路交通问题层出不穷。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将先进 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 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 随着智能交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智能交通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智能 交通技术发展的总体趋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交通运行态势精确感知和智能化调 控,载运工具智能化与人车路协同控制,基于移动互联的综合交通智能化服务, 主动式交通安全保障与交通应急联动。

智能交通发展


文章TAG:智能  智能交通  交通  发展  智能交通的发展前景如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