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像-3/古机器人 机器人世界第一产业机器人的出现都是近几十年的事。但是,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和追求,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人类希望制造一台像人一样的机器,代替人做各种工作。西周时期,中国能工巧匠颜氏发展出一种能歌善舞的表演者,这是中国最早的记录。春秋末期,中国著名的木匠鲁班也是一位机械发明家。墨家的书上说,他曾经做过一只木鸟,可以在空中飞“三天”,体现了我们劳动人民的智慧。

这是一个由水、空气和蒸汽压力驱动的移动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借助蒸汽唱歌。1800年前的汉朝,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还发明了米里的鼓车。计中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头人击鼓,钟每行敲十里。后汉三国时期,蜀国宰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了“木牛流马”,并用它来运输口粮,以支援前方的战争。1662年,武田通力利用时钟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人玩偶,并在大阪道顿堀进行了表演。

3、年轻团队,在传承中成长-专访三峡大学 水下 机器人团队

三峡大学蓝星水下 机器人团队成立于2020年底。虽然只是一个青年学生创新团队,但成果丰硕。在第七届湖北省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中,团队获得湖北省二等奖3项。在第十四届国际水机器人比赛中获得三个一等奖和一个二等奖,四支队伍中有一支获得第二名,两支获得第三名;获第九届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全国三等奖-2机器人“榕儿”多蓝星水下 机器人团队指导老师金军介绍,团队的主要竞赛作品包括三种:仿生推进。

4、 水下无人机原理

水下无人机的原理是一种能够在水下中移动,具有视觉和感知系统,使用机械手或其他工具代替或辅助人完成水下任务的装置。水下无人机通过螺旋桨产生推力,结合可控舵面,产生机动控制力。这种机构设计对于在开阔平静的海域以巡航速度驱动螺旋桨的应用领域是经济有效的。但由于其机动操纵力依赖于操纵面上流体流动产生的升力,因此很难实现低速机动。

潜水器:潜水器是一种运载观测和作业工具及设备的移动载体。开放式框架结构上方的浮力块保证潜水器满载时在水中的浮力基本为零;水平、侧向、垂直方向安装螺旋桨,可以实现三维空间的运动。在框架的前面或者必要的地方放置一个云台,上面安装一个电视摄像头和照明灯。常规传感器包括成像声纳、罗盘、深度压力传感器、高度计等。水下电子单元包括:水下计算机、驱动器和控制模块,在常压下安装在密封腔室内。

5、 水下 机器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1953年到1974年,主要是潜水器的研制和早期开发。已经开发了20多艘潜水器。其中,美国的CURV系统在西班牙海成功回收了一枚氢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1953年,第一艘无人遥控潜水器问世,到1974年的20年间,全世界共研制了20艘无人遥控潜水器。特别是1974年以后,由于海上油气工业的迅速发展,无人遥控潜水器也得到迅速发展。

1975-1985年是遥控车辆大发展时期。到1981年,无人遥控潜水器已经超过400个,其中90%以上是直接的;或者间接服务于海上石油勘探行业,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促进了潜水器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潜水器的数量和种类显著增加。载人潜水器和无人遥控潜水器(包括有线遥控潜水器、水下爬行潜水器、拖曳式潜水器和无缆潜水器)在海洋调查、海洋石油开发和打捞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机器人  水下  南极  救援  水下机器人在南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