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变频电动机是否可以直接启动

功率11KW以下可以,以上电流大,电机和线路负载重。
区别:变频启动: 优点:1 电流小,对电动机绕组的冲击就小; 2 可以节约能源; 缺点:1 启动转矩小,在许多要求启动转矩大的场合是不适用的; 2 成本高,需要专门的变频器;直接启动: 优点:电流大,对绕组的冲击也大,适合于启动转矩大的场合; 缺点:如果负载要求的启动转矩不大,则有一定的能源浪费;

变频电动机是否可以直接启动

2,变频启动于降压启动有什么区别

降压启动就是常说的星三角启动。启动的初期,将本应该工作在380V的绕组供给220V的电压(降压使用),让电动机旋转起来以后,达到一定的速度,才将电路切换成380V供电,达到减少起动电流的目的。 电动机的是靠交流电产生的旋转磁场的作用旋转的,交流电的频率越高,旋转磁场的转速就越快。变频启动是使用变频器,将50Hz的市电的频率,降低成很低的频率的交流电,供给电动机。这样电动机启动的时候,受旋转很慢的磁场的作用,也会很缓慢启动,起动电流也就比较小。 理论上,电动机线圈的感抗正比于交流电的频率,当变频启动的时候,如果施加于电动机的电压还是380V,则电流仍然会比较大,所以推敲变频启动的时候,也伴随着降低电压的。没有真是测量过,这点是推敲的哈,错了请原谅。

变频启动于降压启动有什么区别

3,变频启动于软启动有什么区别

两者都可以让电机启动时可以软启动,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后者不可调速,前者可以实现调速.哪个好,是对你的需求而定,如果你只是想对90KW的电机实现软启动,不用考虑调速,你可以选择后者,它的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如果你的电机工作要求需要调速,就只能选择前者.但是变频器比软启动器贵很多
变频器是电机在启动时电源的频率从0-50HZ慢慢上升或停在某一频率使电机启动或运行的装置. 软起动器是大容量电机为降低启动电流而增加的起动装置. 变频器可以调整电机的速度用在需要调速的场所.软启动器不可以调速只能用做大容量电机的启动.
变频器最大的作用主要是在变频率调速度。不过用来启动,一是可以降低启动电流减少冲击,二来提高了效率,省了钱。软启动采用的是固定的接线和接触器,Y三角切换启动,加电阻启动,都只是减小启动电流,可以采用小一点的开关设备。变频器价格太高了,不要大材小用就行。

变频启动于软启动有什么区别

4,变频器启动与直接启动的区别

直接启动就是硬启动了,硬启动(直接启动)的启动电流是电机额定电流的3-7倍。直接启动(硬启动)时,这种超过了电机额定电流的情况,给电机本身的制作工艺、结构都带来了许多受到制约的问题。所以你们是否注意了?电机的轴很粗,似乎不可理喻,根本用不着这么大的剪切力呀?其实就是因为过去没有软启动,而硬启动突如其来的过载5-6倍的启动电流所带给电机的启动冲击转矩,会把电机轴扭断的。这就是电机轴为何设计得很粗的原因之一呀。对于小功率的电机,直接启动尽管电流很大,启动时的冲击转矩对电机而言很大,但对机械的强度抗冲击性还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大功率的电机就有问题了,启动时所造成的过载冲击,机、电的强度与容量设计都是很棘手的。而且造成很大的附加成本。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动脑筋解决此问题,并发明了软启动。软启动顾名思义,就是不直接启动,而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启动。比如在电机的输入端一点一点地把电压从0升高到额定电压,频率由0渐渐的变化到额定频率,这样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的启动电流,就由过去不可控的过载冲击电流变成为可控的、可根据需要调解大小的启动电流。电机启动的全过程都不存在冲击转矩,而是平滑的启动运行。这就是所谓的电动机的软启动。现在的软启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采用专门的软启动器实现软启动;一种是采用变频器控制实现软启动。而传统的软启动的老办法已经很少有人在用了。所以变频启动也可以说是一种软启动,只是变频应用的太广了,还可以在电机正常动行时调频,就把分出来了.

5,变频器启动与直接启动的区别

1、启动设备不同直接起动常用的设备有闸刀开关、铁壳开关、磁力起动器和自动空气开关。变频启动装置包含控制驱动电路部分和主电路部分,系统的主回路由整流变压器、直流电抗器、晶闸管逆变器、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及同步电动机组成。2、作用效果不同直接起动就是电动机在全电压(即额定电压如380伏)下起动。电动机在全电压下起动时,起动电流很大,因持续时间不长对电动机本身不致造成损坏,但这样大的起动电流将在电网上引起很大的电压降,使得电网上的其他用电设备受到严重干扰,甚至不能正常工作。利用变频启动方法和装置可以使控制逆变系统所带负载电流缓慢、小幅上升,直至达到负载平稳运行时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将启动时的负载电流增幅限制在安全范围内,保护电路中的功率器件,保证了控制逆变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减少了启动时的能源浪费,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3、特点不同直接起动也称为全压起动,最常用的起动方式,将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直接接入电源,在额定电压下起动,具有起动转矩大、起动时间短的特点,也是最简单、最经济和最可靠的起动方式。变频启动在负载启动的瞬间,由于电机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相对运动几乎为0,即没有切割磁场的运动,就不会在电路中产生反电动势;当供电电压不变时,忽略线圈自感作用,所有的输出电压都加在了电路的电阻上,因此启动电流很大,为正常运行电流的7~8倍。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直接起动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变频启动
直接启动就是硬启动了,硬启动(直接启动)的启动电流是电机额定电流的3-7倍。直接启动(硬启动)时,这种超过了电机额定电流的情况,给电机本身的制作工艺、结构都带来了许多受到制约的问题。所以你们是否注意了?电机的轴很粗,似乎不可理喻,根本用不着这么大的剪切力呀?其实就是因为过去没有软启动,而硬启动突如其来的过载5-6倍的启动电流所带给电机的启动冲击转矩,会把电机轴扭断的。这就是电机轴为何设计得很粗的原因之一呀。对于小功率的电机,直接启动尽管电流很大,启动时的冲击转矩对电机而言很大,但对机械的强度抗冲击性还是可以承受的。对于大功率的电机就有问题了,启动时所造成的过载冲击,机、电的强度与容量设计都是很棘手的。而且造成很大的附加成本。正因为如此,人们开始动脑筋解决此问题,并发明了软启动。软启动顾名思义,就是不直接启动,而是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启动。比如在电机的输入端一点一点地把电压从0升高到额定电压,频率由0渐渐的变化到额定频率,这样电机在启动过程中的启动电流,就由过去不可控的过载冲击电流变成为可控的、可根据需要调解大小的启动电流。电机启动的全过程都不存在冲击转矩,而是平滑的启动运行。这就是所谓的电动机的软启动。现在的软启动有两种做法,一种是采用专门的软启动器实现软启动;一种是采用变频器控制实现软启动。而传统的软启动的老办法已经很少有人在用了。所以变频启动也可以说是一种软启动,只是变频应用的太广了,还可以在电机正常动行时调频,就把分出来了.
一、软启动器是一种集软启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功能保护于一体的电机控制装备。实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无冲击而平滑的启动电机,而且可根据电动机负载的特性来调节启动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限流值、启动时间等。二、变频器(variable-frequency drive,vfd)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尸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三、两者之间的区别1、软起动器,其主要的目的是改变起动力矩,减小对电网的冲击,减小电动机的起动时对机械设备的冲击,由此可知软启动的一定是依据电动机的起动转矩t与其它产 生影响的参量构建控制函数关系的。而变频器则以调速为主,所以变频器一定是依据电动机的转速与电源频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构建控制参量。2、变频器能实现软起动器的工作,但软起动器却不能实现变频器的工作,因为软起动器不能调速,它依据的是调电压来调整起动转矩;软起动器为了实现电动机保持较高的起动转矩,在装置内配备了电压负反馈,由此增强了电动机机械特性的硬度。3、变频器和软起动器虽然都具有电动机的保护功能和软停车功能,但是变频器所产生的谐波量要大于软起动器。4、价格上的区别:变频器的价格高于软起动器的价格。

6,变频启动原理

降低启动时电压的频率及电压,降低电机转速,电机启动电流变小,减小了直接启动的冲击电流。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及功率半导体器件价格的降低,变频调速越来越被工业上所采用。如何选择性能好的变频其应用到工业控制中,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下面结合作者的实际经验谈谈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 1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知道,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位: n=60 f(1-s)/p (1) 式中 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 s———电动机转差率; 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1)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2变频器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2.1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另外,其机械特性终究没有直流电动机硬,动态转矩能力和静态调速性能都还不尽如人意,且系统性能不高、控制曲线会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转矩响应慢、电机转矩利用率不高,低速时因定子电阻和逆变器死区效应的存在而性能下降,稳定性变差等。因此人们又研究出矢量控制变频调速。 2.2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但控制电路环节较多,且没有引入转矩的调节,所以系统性能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3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其实质是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分别对速度,磁场两个分量进行独立控制。通过控制转子磁链,然后分解定子电流而获得转矩和磁场两个分量,经坐标变换,实现正交或解耦控制。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转子磁链难以准确观测,系统特性受电动机参数的影响较大,且在等效直流电动机控制过程中所用矢量旋转变换较复杂,使得实际的控制效果难以达到理想分析的结果。 2.4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1985年,德国鲁尔大学的depenbrock教授首次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变频技术。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矢量控制的不足,并以新颖的控制思想、简洁明了的系统结构、优良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地应用在电力机车牵引的大功率交流传动上。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2.5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由于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环节,从而省去了体积大、价格贵的电解电容。它能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且能四象限运行,系统的功率密度大。该技术目前虽尚未成熟,但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深入研究。其实质不是间接的控制电流、磁链等量,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制量来实现的。具体方法是: ——控制定子磁链引入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方式; ——自动识别(id)依靠精确的电机数学模型,对电机参数自动识别; ——算出实际值对应定子阻抗、互感、磁饱和因素、惯量等算出实际的转矩、定子磁链、转子速度进行实时控制; ——实现band—band控制按磁链和转矩的band—band控制产生pwm信号,对逆变器开关状态进行控制。 矩阵式交—交变频具有快速的转矩响应(<2ms),很高的速度精度(±2%,无pg反馈),高转矩精度(<+3%);同时还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及高转矩精度,尤其在低速时(包括0速度时),可输出150%~200%转矩。

文章TAG:变频启动  变频电动机是否可以直接启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