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数据

依照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b节点: I1+I2=I3 或 I1+I2-I3=0 e节点同b节点 依照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知: 左环路 10V = I1×500Ω + I3 ×300Ω + I1×510Ω 和 右环路 8V = I2×1000Ω + I3 ×300Ω + I2×220Ω 三式联立可求解:I1,I2,I3 ,然后 I3 ×300Ω 即为电压表读数 适中均按标量定义,如果是按矢量定义,写成求和形式即可。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数据

2,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1.电路图?2. 用指针式万用表直流毫安档测各支路电流,当电流流向与电流表极性不一致时,指针会反偏,这时应把电流表两表笔互换,再进行测量。在记录数据时电流值加负号。若用直流数字毫安表进行测量时,则会有负号显示。3. 在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当U1单独作用时,应将U2电源从线路拆除,再把接U2的两端短路。同理,U2单独作用时,应将U1电源从线路拆除,再将接U1的两端短路。绝不能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但如果u1、U2是可调电压源,可以调节输出电压旋钮,将不作用的电压跳到零。但这样做,会产生测量误差(因为输出电压不会准确为零)。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3,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1如果改变电路中参考方向实验数据会如何 2电路

1、改变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方程中,变量前要变号,测量的数据也就变号了。2、电容大小对实验没有影响。基尔霍夫定律与元件无关。
低频可以但是还有一个方程即电容方程可以计算少的/多的那部分电量. c*du/dt=j;j是电流,电容充电的过程不会积累纯电荷的(准确的说是电容的两部分加起来不会);因为一个基板上带正电一个基板带负电, 代数和为零.这个方程可以联系起u和j来. (或者用 c*u=q也行);基尔霍夫方程一共两种: 电荷守恒方程 每个节点有一个(或者每一个闭合圈),这与元件无关 ; 电流电势方程(欧姆定律类似的方程), 联系起元件的电流和电势来; 电容方程提供了这样一个方程.不过, 由于电容方程是一个微分方程, 也就是说, 电流j是随时间变化的j=j(t); 而且, 还需要一个初条件才能完全确定系统任意时刻状态.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1如果改变电路中参考方向实验数据会如何 2电路

4,关于电子电工的实验

基尔霍夫定律和迭加原理5一、实验目的 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和迭加原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的理解。二、原理及说明 1、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I=0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内所有支路或元件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 ∑U=0 2、迭加原理是线性电路的一个重要定理。如果把独立电源称为激励,由它引起的支路电压、电流称为响应,则迭加原理可简述为:在任意线性网络中,多个激励同时作用时,总的响应等于每个激励单独作用时引起的响应之和。三、仪器设备电工实验装置: DG011 、 DY031 、 DG053四、实验内容 1、基尔霍夫定律1) 按图2-1接线。其中I1、I2、I3是电流插口,K1、K2是双刀双掷开关。2) 先将K1、K2合向短路线一边,调节稳压电源,使US1=10V,US2=6V,(用DG053的20V直流电压表来分别测量DY031的输出电压)。3) 将K1、K2合向电源一边,按表2-1中给出的各参量进行测量并记录,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图2-1表2-1 基尔霍夫定律I1(mA) I2(mA) I3(mA) 验证 ∑I入=∑I出 节点 b:Uab(V) Ubc(V) Ubd(V) Uda(V) Ucd(V) 验证 ∑U = 0 回路abcda 回路abda2、迭加原理实验电路如图2-1。1) 把K2掷向短路线一边,K1掷向电源一边,使Us1单独作用,测量各电流、电压并记录于表2-2中。2) 把 K1 掷向短路线一边,K2 掷向电源一边,使Us2单独作用,测量各电流、电压并记录在表2-2中。3) 两电源共同作用时的数据在实验内容1中取。表2-2 迭加原理 I1(mA) I2(mA) I3(mA) Uab(v) Ubc(v) Ubd(v)US1单独作用 US2单独作用 US1、US2共同作用 验证迭加原理 六、报告要求1. 用表2-1和表2-2中实验测得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和迭加原理 2. 据图2-1给定参数,计算表2-2中所列各项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5,求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总结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8-1所示。 2.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电路常见的简单故障一般出现在连线或元件部分。连线部分的故障通常有连线接错,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断路等;元件部分的故障通常有接错元件、元件值错,电源输出数值(电压或电流)错等。 故障检查的方法是用用万用表(电压档或电阻档)或电压表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 (1)通电检查法: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电压表测不出电压,或某两点不应该有电压,而电压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2)断电检查法: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导通而无电阻(或电阻极小),万用表测出开路(或电阻极大),或某两点应该开路(或电阻很大),而测得的结果为短路(或电阻极小),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本实验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根据型号的不同,EEL—Ⅰ型为单独的MEL-06组件,其余型号含在主控制屏上) 2.恒压源(EEL—Ⅰ、Ⅱ、Ⅲ、Ⅳ、Ⅴ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种配置(1)+6 V(+5V),+12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图8-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8-1中。 表8-1 支路电流数据 各元件电压(V) US1 US2 UR1 UR2 UR3 UR4 UR5 计算值(V) 测量值(V) 相对误差 4.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EEL—Ⅴ型无此实验) 在图8-1实验电路中,用选择开关已设置了开路、短路、元件值、电源值错误等故障,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首先用选择开关选择正常,在单电源作用下,测量各段电压,记入自拟的表格中,然后分别选择故障1~5,测量对应各段电压,与正常时的电压比较,并将分析结果记入表8-3中。 表8-3 故障原因 故障1 故障2 故障3 故障4 故障5

6,电工实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怎么做实验

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值:I1 + I2 = I3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 (510+510) +510 I3=6 ?害耽愤甘莅仿缝湿俯溅8222;(2) (1000+330)I3+510 I3=12 解得:I1 =0.00193A I2 =0.0059A I3 =0.00792A UFA=0.98V UBA=5.99V UAD=4.04V UDE=0.98V UDC=1.98V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掌握直流电流表的使用以及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3.学习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的能力。 二.原理说明 1.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 =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正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负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 =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见图8-1所示。 2.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电路常见的简单故障一般出现在连线或元件部分。连线部分的故障通常有连线接错,接触不良而造成的断路等;元件部分的故障通常有接错元件、元件值错,电源输出数值(电压或电流)错等。 故障检查的方法是用用万用表(电压档或电阻档)或电压表在通电或断电状态下检查电路故障。 (1)通电检查法:在接通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或电压表,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有电压,电压表测不出电压,或某两点不应该有电压,而电压表测出了电压,或所测电压值与电路原理不符,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2)断电检查法: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根据电路工作原理,如果电路某两点应该导通而无电阻(或电阻极小),万用表测出开路(或电阻极大),或某两点应该开路(或电阻很大),而测得的结果为短路(或电阻极小),则故障必然出现在此两点间。 本实验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 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根据型号的不同,eel—ⅰ型为单独的mel-06组件,其余型号含在主控制屏上) 2.恒压源(eel—ⅰ、ⅱ、ⅲ、ⅳ、ⅴ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种配置(1)+6 v(+5v),+12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 四.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8-1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压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以直流数字电压表读数为准)。实验前先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的i1、i2、i3所示,并熟悉线路结构,掌握各开关的操作使用方法。 1.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红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红(正)接线端,电流插头的黑接线端插入数字毫安表的黑(负)接线端。 2.测量支路电流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各个电流值。按规定:在结点a,电流表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出结点,读数为-,表示电流流入结点,然后根据图8-1中的电流参考方向,确定各支路电流的正、负号,并记入表8-1中。 表8-1 支路电流数据 各元件电压(v) us1 us2 ur1 ur2 ur3 ur4 ur5 计算值(v) 测量值(v) 相对误差 4.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eel—ⅴ型无此实验) 在图8-1实验电路中,用选择开关已设置了开路、短路、元件值、电源值错误等故障,用电压表按通电检查法检查、分析电路的简单故障:首先用选择开关选择正常,在单电源作用下,测量各段电压,记入自拟的表格中,然后分别选择故障1~5,测量对应各段电压,与正常时的电压比较,并将分析结果记入表8-3中。 表8-3 故障原因 故障1 故障2 故障3 故障4 故障5

文章TAG:基尔霍夫定律实验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以及实验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