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API接口网关怎么设计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客户端与微服务直接通信很少是合理的。 使用api网关通常,一个更好的方法是使用所谓的api网关。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唯一...
合并接口数据需要考虑到一旦合并数据后数据量的问题。如果本身不需要考虑这种情况,那么可以直接在后端多开一个接口,直接返回前端想要的所有数据。这样就没必要在中间多加个node层了

API接口网关怎么设计

2,微服务架构有什么特性

从字面上理解当然是“微”这个特性了。微是说明量小,轻。粒度小,另外还有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独立,每一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相互之间不影响,哪个需要修改、迭代就针对这一个服务修改、迭代即可,不会牵扯过多的服务。
微服务架构系统灵活性,健壮性,扩展性好,特别适合需求变化迅速的场景。但系统复杂度高,部署,管理难度大。微服务除了开发期框架之外,还有需要一系列的运行期中间件支撑,如api网关,服务注册中心,统一配置中心等。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吧,东软有一支团队在做,他们网站是 https://platform.neusoft.com/

微服务架构有什么特性

3,为什么微服务需要API网关

1.防止内部关注暴露给外部客户端API网关将外部公共API与内部微服务API分开,允许添加微服务和更改边界。 其结果是能够在不对外部绑定客户端产生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重构和适当大小的微服务。 它还通过为您的所有微服务提供单一入口点,对客户端隐藏了服务发现和版本控制详细信息。2.为您的微服务添加额外的安全层API网关通过提供一个额外的保护层来防止恶意攻击,例如SQL注入,XML解析器漏洞和拒绝服务(DoS)攻击。3.支持混合通信协议虽然面向外部的API通常提供基于HTTP或REST的API,但是内部微服务可以从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中受益。 协议可能包括的Protobuf或AMQP ,或者用SOAP,JSON-RPC或XML-RPC系统集成。 API网关可以在这些不同的协议之上提供外部的,统一的基于REST的API,允许团队选择最适合内部架构的API。4.降低微服务复杂性如果微服务具有共同的关注点,例如使用API令牌的授权,访问控制实施和速率限制。 每个这些关注可以通过要求每个服务都实现它们,但这为微服务的开发增加更多的时间成本。 API网关将从您的代码中删除这些问题,允许您的微服务关注手头的任务。5.微服务模拟和虚拟化通过将微服务API与外部API分离,您可以模拟或虚拟化服务,以验证设计要求或协助集成测试。
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客户端与微服务直接通信很少是合理的。 使用api网关通常,一个更好的方法是使用所谓的api网关。api网关是一个服务器,是系统的唯一...

为什么微服务需要API网关

4,如何解决微服务架构中的身份验证问题

在传统的单体架构中,单个服务保存所有的用户数据,可以校验用户,并在认证成功后创建HTTP会话。在微服务架构中,用户是在和服务集合交互,每个服务都有可能需要知道请求的用户是谁。一种朴素的解决方案是在微服务系统中应用与单体系统中相同的模式,但是问题就在于如何让所有的服务访问用户的数据。解决这个问题大致两个思路:若使用共享用户数据库时,更新数据库表会成为一个难题,因为所有服务必须同时升级以便能够对接修改后的表结构;若将相同的数据分发给所有服务时,当某个用户已经被认证,如何让每个服务知晓这个状态是一个问题。Borsos指出,单点登录(SSO)方案可能看起来是一个好主意,但这意味着每个面向用户的服务都必须与认证服务交互,这会产生大量非常琐碎的网络流量,同时这个方案实现起来也相当复杂 。 在其他方面,选择SSO方案安全性会很好,用户登录状态是不透明的,可防止攻击者从状态中推断任何有用的信息。分布式会话方案,原理主要是将关于用户认证的信息存储在共享存储中,且通常由用户会话作为key来实现的简单分布式哈希映射。 当用户访问微服务时,用户数据可以从共享存储中获取。 该解决方案的另一个优点是用户登录状态是不透明的。 当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时,它也是一个高度可用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共享存储需要一定保护机制,因此需要通过安全链接来访问,这时解决方案的实现就通常具有相当高的复杂性了。客户端令牌方案, 此令牌在客户端生成,由身份验证服务进行签名,并且必须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便可以在所有微服务中建立用户身份。 令牌会附加到每个请求上,为微服务提供用户身份验证。 这种解决方案的安全性相对较好,但身份验证注销是一个大问题, 缓解这种情况的方法可以使用短期令牌和频繁检查认证服务等。 对于客户端令牌的编码方案,Borsos更喜欢使用JSON Web Tokens(JWT),它足够简单且库支持程度也比较好。客户端令牌与API网关结合,这个方案意味着所有请求都通过网关,从而有效地隐藏了微服务。 在请求时,网关将原始用户令牌转换为内部会话ID令牌。 在这种情况下,注销就不是问题,因为网关可以在注销时撤销用户的令牌。 这种方案虽然库支持程度比较好,但实现起来还是可能很复杂。Borsos建议使用客户端令牌(使用JWT)和API网关结合的方案,因为这个方案通常使用起来比较容易,且性能也不错。 SSO方案虽然能满足需求,但他认为还是应该避免使用。若分布式会话方案所需要的相关技术已经应用在你的场景上,那么这个方案也是比较有趣的。他同时强调在选择解决方案时应着重考虑注销的重要性。
任务占坑

5,如何使用Spring Cloud

使用Spring Cloud构建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39663431实际的微服务架构。  基本概念:  使用Docker进行集成测试  混合持久化  微服务架构  服务发现  API网关  Docker  使用Docker对每一个服务进行构建和部署。使用Docker Compose在一个开发机上进行端到端的集成测试。  混合持久化  混合持久化其实就是说使用多种数据库来存储。不同的微服务实例都会使用它们自己的数据库,并通过REST服务或者消息总线来通信,举个例子,你可以使用基于以下数据库来构建微服务:  Neo4j(图形化)  MongoDB(文档化)  MySQL(关联)  微服务架构  这个例子演示了如何使用微服务创建一个新的应用。由于在项目中的每一个微服务只有一个单一的父项目。开发者为此得到的收益是可以在本机上运行和开发每一个微服务。添加一个新的微服务非常简单,当发现微服务时将会自动发现运行时的集群环境上。  Service Discovery  项目中包含两个发现服务,一个在Netflix Eureka,另一个使用了  Consul from Hashicorp。多种发现服务提供了多种选择,一个是使用(Consul)来做DNS服务集群,另一个是(Consul)基于代理的API 网关。  API 网关  每一个微服务都关联Eureka,在整个集群中检索API路由。使用这个策略,每一个在集群上运行的微服务只需要通过一个共同的API网关进行负载均衡和暴露接口,每一个服务也会自动发现并将路由请求转发到自己的路由服务中。这个代理技术有助于开发用户界面,作为平台完整的 API通过自己的主机映射为代理服务。  Docker 实例  下面的实例将会通过Maven来构建,使用Docker为每一个微服务构建容器镜像。我们可以很优雅的使用Docker Compose在我们自己的主机上搭建全部的微服务集群。  开始构建  在这之前,请先移步至项目的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kbastani/spring-cloud-microservice-example  克隆或者fork这个项目并且把源码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下载完毕后,你需要使用Maven和Docker来编译和构建本地的容器镜像。  下载Docker  首先,如果你还没有Docker请先下载它。可以跟随这个指南来获取Docker:https://docs.docker.com/installation/,然后在开发机上安装并运行。  当然你也需要安装Docker Compose(https//docs.docker.com/compose/),这个指南将会帮到你:https://docs.docker.com/compose/install/。  环境要求  能够运行实例程序,需要在你的开发机上安装下面的软件:  Maven 3  Java 8  Docker  Docker Compose  构建项目  通过命令行方式来构建当前项目,在项目的根目录中运行如下的命令:  $ mvn clean install  项目将会根据pom.xml中的每一个项目声明中下载相应的依赖jar包。每一个服务都将会被构建,同时Maven的Docker插件将会自动从本地Docker Registry中构建每一个容器镜像。Docker将会在构建成功后,根据命令行运行mvn clean install来清除相应的资源。

6,Java常用的api原理是什么

API网关 」是任何微服务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我们可以在一个独立的模块上方便的处理一些非业务逻辑,可以让微服务本身专注在自身特定的功能上,使得每个微服务的开发更容易和更快速。后面还会有文章继续介绍 配置中心、服务框架、服务监控、服务追踪、服务治理等。还是那句话,只有将这些基础设施弄清楚了,微服务实践的道路才能走的稳、走的远。一、为什么需要「 API网关 」?为什么做微服务的需要「 API网关 」呢?「 API网关 」到底有些啥功能呢?我们以前项目结构比较简单的时候有用到过「 API网关 」概念的模块吗?其实在我们的项目曾经还是单体应用的时候,虽然没有「 API网关 」的概念,但是一般在项目中都会用到filter/过滤器之类的东西,filter的作用就是把项目中的一些非业务逻辑的功能抽离出来独立处理,避免与业务逻辑混在一起增加代码复杂度。比如 鉴权认证功能、Session处理、安全检查、日志处理等等。现在我们采用微服务架构了,在一个项目中微服务节点很多,如果让每一个节点都去处理上面这些 “鉴权认证功能、Session处理、安全检查、日志处理等” 会多出很多冗余的代码,也会给增加业务代码的复杂度,因此我们就需要有一个「 API网关 」把这些公共的功能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服务来统一的处理这些事情。我们看一下下面这个微服务架构示意图:「 API网关 」就像是微服务的大门守卫一样,是连通外部客户端与内部微服务之间的一个桥梁。其主要功能有:路由转发之前说了「API网关」是内部微服务的对外唯一入口,所以外面全部的请求都会先发到这个「API网关」上,然后由「API网关」来根据不同的请求去路由到不同的微服务节点上。例如可以 根据路径 来转发、也可以 根据参数 来转发。并且由于内部微服务实例也会随着业务调整不停的变更,增加或者删除节点,「API网关」可以与「服务注册」模块进行协同工作,保证将外部请求转发到最合适的微服务实例上面去。负载均衡既然「API网关」是内部微服务的单一入口,所以「API网关」在收到外部请求之后,还可以根据内部微服务每个实例的负荷情况进行动态的负载均衡调节。一旦内部的某个微服务实例负载很高,甚至是不能及时响应,则「API网关」就通过负载均衡策略减少或停止向这个实例转发请求。当所有的内部微服务实例都处理不过来的时候,「API网关」还可以采用限流或熔断的形式阻止外部请求,以保障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安全认证「API网关」就像是微服务的大门守卫,每一个请求进来之后,都必须先在「API网关」上进行身份验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才转发给后面的服务,转发的时候一般也会带上身份信息。同时「API网关」也需要对每一个请求进行安全性检查,例如参数的安全性、传输的安全性等等。日志记录既然所有的请求都需要走「API网关」,那么我们就可以在「API网关」上统一集中的记录下这些行为日志。这些日志既可以作为我们后续事件查询使用,也可以作为系统的性能监控使用。数据转换因为「API网关」对外是面向多种不同的客户端,不同的客户端所传输的数据类型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API网关」还需要具备数据转换的功能,将不同客户端传输进来的数据转换成同一种类型再转发给内部微服务上,这样,兼容了这些请求的多样性,保证了微服务的灵活性。二、「 API网关 」原理与应用?上面聊完了「为什么需要API网关」,我们再来看一下在实际项目中应该如何去应用。虽然我们可以自己去开发一套「API网关」,但是如果没有特殊需求,还是不建议重复造轮子了,市面上有很多成熟的方案可以直接使用,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Zuul、Tyk、Kong三个比较热门的开源组件。ZuulZuul 是由 Netflix 所开源的组件,基于JAVA技术栈开发的。Zuul网关的使用热度非常高,并且也集成到了 Spring Cloud 全家桶中了,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java的api就多的数不清了,平时编程用的都是api。

文章TAG:微服务网关  API接口网关怎么设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