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量子阱是电子或空穴的势阱

一般指电子,一个束缚电子的空间范围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量子阱是电子或空穴的势阱

2,什么叫做量子阱

量子阱(Top quantum well) 量子阱有着三明治一样的结构,中间是很薄的一层半导体膜,外侧是两个隔离层。用激光朝量子阱闪一下,可以使中间的半导体层里产生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通常情况下,电子会与空穴结合,放出光子。科学家将量子阱的上层制造得特别薄,厚度不足30埃,这样就可迫使中间层产生的电子与空穴结合时,以变化的电场而不是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电场的作用使邻近的量子点中产生新的电子和空穴,从而令它们结合并放出光子。 图: 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404/news/061502.htm

什么叫做量子阱

3,量子阱是怎么形成的

量子阱(QW)是指由2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间排列形成的、具有明显量子限制效应的电子或空穴的势阱。在由2种不同半导体材料薄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中,如果势垒层足够厚,以致相邻势阱之间载流子波函数之间耦合很小,则多层结构将形成许多分离的量子阱,称为多量子阱(MQW)。
如果写在physics里,对于3d的mos器件,由于横向有特殊结构,在设置areafactor是应该怎么弄呢? 程序会自动重复结构吗? 比如原始器件宽度为2um,设置areafactor=100,那么是将器件横向重复排列100次,还是简单的沿着器件横向边界 横向延长至200um

量子阱是怎么形成的

4,量子阱的应用

量子限制效应使量子阱中形成分立能级。在双势垒量子阱结构中,只有当发射极电子的能量与量子阱中能级相等且横向动量守恒时,共振隧穿才能发生。而进一步加大电场,使量子阱分立能级低于发射极带边,隧穿电流急剧减小,出现负微分电阻现象,这就是共振隧道二极管(RTD)的基本原理。RTD高峰-谷电流比的I-V特性曲线已应用于高频振荡器和高速逻辑电路等器件。   量子阱中的激子也作准二维运动。由于量子限制效应,量子阱中的二维激子,其结合能接近半导体材料激子束缚能的4倍,使得在室温下就可能观察到由激子效应引起的强吸收峰或强荧光峰。这一特性加上量子阱中态密度的二维特性以及能带工程各种调控手段,可使量子阱激光器的阈值电流减小、发射波长可调、微分增益提高、特征温度等性能得到改善。半导体量子阱在其他光电器件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5,什么是张应变量子阱材料什么是压应变量子阱材料有什么区别呢

利用K·P方法计算了阱宽 10.0nm的InGaAs/InP应变量子阱在1%压缩应变、无应变和1%伸张应变三种情况下的能带结构及其态密度.结果表明在阱宽较宽时,伸张应变在 13.5~13.23meV能量范围之内子带较少,而在13.32~-38meV能量内,具有比无应变时较低的的态密度.从能带角度考虑,在伸张应变时, 利用增大阱宽可以改善器件性能
量子阱(top quantum well) 量子阱有着三明治一样的结构,中间是很薄的一层半导体膜,外侧是两个隔离层。用激光朝量子阱闪一下,可以使中间的半导体层里产生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通常情况下,电子会与空穴结合,放出光子。科学家将量子阱的上层制造得特别薄,厚度不足30埃,这样就可迫使中间层产生的电子与空穴结合时,以变化的电场而不是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电场的作用使邻近的量子点中产生新的电子和空穴,从而令它们结合并放出光子。 图: http://www.oursci.org/magazine/200404/news/061502.htm

6,谁能详述量子阱效应

量子阱有着三明治一样的结构,中间是很薄的一层半导体膜,外侧是两个隔离层。用激光朝量子阱闪一下,可以使中间的半导体层里产生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通常情况下,电子会与空穴结合,放出光子。科学家将量子阱的上层制造得特别薄,厚度不足30埃,这样就可迫使中间层产生的电子与空穴结合时,以变化的电场而不是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电场的作用使邻近的量子点中产生新的电子和空穴,从而令它们结合并放出光子.以上是别人的,不是我自己的。经典物理学认为,粒子不可能贯穿能量较低的势阱,但量子力学的有关实验发现,粒子还是有小概率通过的。
量子阱(qw)是指由2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间排列形成的、具有明显量子限制效应的电子或空穴的势阱。 量子阱的最基本特征是,由于量子阱宽度(只有当阱宽尺度足够小时才能形成量子阱)的限制,导致载流子波函数在一维方向上的局域化,量子阱中因为有源层的厚度仅在电子平均自由程内,阱壁具有很强的限制作用,使得载流子只在与阱壁平行的平面内具有二维自由度,在垂直方向,使得导带和价带分裂成子带。 在由2种不同半导体材料薄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中,如果势垒层足够厚,以致相邻势阱之间载流子波函数之间耦合很小,则多层结构将形成许多分
量子阱是指由2种不同的半导体材料相间排列形成的、具有明显量子限制效应的电子或空穴的势阱。量子肼的最基本特征是,由于量子阱宽度(只有当阱宽尺度足够小时才能形成量子阱)的限制,导致载流子波函数在一维方向上的局域化。在由2种不同半导体材料薄层交替生长形成的多层结构中,如果势垒层足够厚,以致相邻势阱之间载流子渡函数之间耦合很小,则多层结构将形成许多分离的量子阱,称为多量子阱。如果势垒层很薄,相邻阱之间的耦合很强,原来在各量子阱中分立的能级将扩展成能带(微带),能带的宽度和位置与势阱的深度、宽度及势垒的厚度有关,这样的多层结构称为超晶格。具有超晶格特点的结构有时称为耦合的多量子阱。量子肼中的电子态、声子态和其他元激发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三维体状材料中的情况有很大差别。在具有二维自由度的量子阱中,电子和空穴的态密度与能量的关系为台阶形状。而不是象三维体材料那样的抛物线形状。

文章TAG:量子阱  量子阱是电子或空穴的势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