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合理吗

指水分重量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含水量过高过低都不利于植物的生长甚至导致植物的枯死

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合理吗

2,土的含水率

土壤含水量是土壤中所含水分的量。通常指土壤绝对含水量,即100g烘干土中含有若干克水分。
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都不一样

土的含水率

3,土壤水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1.水分影响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水分过多时,土壤的含氧量下降进而导致植物呼吸困难。 2.水分影响土壤矿质元素离子浓度,进而影响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 3.水分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潮湿的环境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代谢,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4.水分还影响土壤团粒的大小,影响土壤质量。

土壤水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土壤的温度和水分有什么关系

在温度高时,土壤水分会蒸发,导致含水率下降,而温度在0℃以下时,水开始结冰后,含水率也会下降(这是冷冻干燥的原理)。所以,二者的关系是,一定温度范围内(0℃以上),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含水率降低。
土壤中水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强度,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旺盛,微生物因呼吸作用产热,这些热会影响土壤的温度
土壤中水分含量的高低,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代谢强度,土壤中微生物代谢旺盛,微生物因呼吸作用产热,这些热会影响土壤的温度

5,土壤饱和含水量多少

在沙质土壤中,饱和含水量在25~60%范围内。有机土如泥炭土或腐泥土的饱和含水量可达100%。饱和含水量可在实验室里实际测得,也可通过土壤的容重和比重求得。计算式为:式中W饱(%)为土壤饱和含水量,以百分数计,f为土壤孔隙率,rs为土壤比重,rb为土壤容重。
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孔隙度%/(100×土壤容重)×100土壤孔隙度(%)=(1-土壤容重/土壤密度)×100%(土壤密度常取2.65g/㎝3)土壤容重(g/㎝3)=环刀内干土重(g)/环刀体积(㎝3)环刀内干土重(g)=湿土重(g)×100/(土壤含水量%+100)
这个要通过实验来计算,有一个计算公式,土工实验规程上有。
60%左右,土壤质地不同,有不同的饱和含水量!!可在实验室内测定 ,过程很简单:将土样放在水里24小时,充分饱和后,放在烘箱中烘干,测定和计算相当简单

6,土壤中水分的多少对农作物的影响

土壤间隙总体积是一定的,而占据这部分体积的是水和空气。当水分太少时,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足,而植物的蒸腾作用又使植物失去大量水分,从而导致植物失氺萎莚,当土壤很缺乏水分时,造成土壤板结、裂缝产生的拉力将植物根系拉断,严重时导致植物死亡。当水过多时,空气所占的比例就小,导致植物根系有氧呼吸减弱,植物根系被迫转向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毒害植物根部,导致烂根。严重时同样导致植物死亡。
土壤含水量与光合作用强弱的关系:植物光合作用是指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转化成有机物的过程。植物光合作用是在叶绿素内完成,因此叶绿素的含量直接影响这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植物光合作用过程还受土壤水分、环境温度等因子的影响。土壤水分亏缺,直接(光合原料减少)或间接(气孔关闭、酶失活等)地影响光合作用下降,成为光合作用最大的限制因素
土壤是培育农作物的重要基质,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供给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主要源泉。这是以为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和土壤空气组成的。矿物质是组成土壤的最基本物质,它能提供农作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对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团粒结构以及保水、供水、通风、稳温等都有重要作用。土壤水分是农作物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土壤空气是农作物根系吸收作用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氧气的来源,也是土壤矿物质进一步风化及有机物转化释放出养分的重要条件。科学实验证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按容积计,矿物质约占38%,有机质约占12%,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各约占15%--35%。有资料介绍,一般农作物生长的最适合含水量的土壤容积的25%,空气亦占25%。

文章TAG:土壤  土壤水分  水分  含水量  土壤水分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