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镜头成组的概念是什么

几个镜片(通常是2个)构成一个单元,叫一组,例如Tessar结构,是四片三组,其中最后2片胶合在一起成为一组,和另外2片构成了三组结构。对焦的时候,这个4个镜片并不是分开的,而是同时运动。
镜头内部的镜片分为数组,每组由1只或1只以上镜片组成,每组内的镜片之间位置相对固定,相互距离不会变化。在变焦、调焦时,各个镜组之间的相对距离会改变。

镜头成组的概念是什么

2,镜头结构f46173mm是什么意思

焦距为17.3mm时光圈为4.6...其他自己类推.一般来说焦距越大光圈数值越小的镜头越好.具体看需要
70mm是焦距 f=5.8是最小光圈,定焦镜头的话可以考虑佳能的,楼主可以到这了解更多 http://www.canon.com.cn/products/camera/eos/index.html
先要纠正你问的也不对,这是一般的小型数码相机镜头前面标注的文字,,不是镜头结构.然后回答:小型数码相机的变焦镜头前面通常都标这样的数字,这是指变焦范围,f=5.8-23.2mm是指最短焦距5.8mm,最长焦距23.2mm 也就是4倍光学变焦镜头.

镜头结构f46173mm是什么意思

3,照相机的镜头是靠什么原理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 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 v ) 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照相机的镜头是靠什么原理

4,镜头的内对焦与外对焦解释

内对焦   不少镜头采用两个嵌套的管状结构,成本低廉,但在对焦和变焦过程中,镜头长度会发生变化,不便于使用偏振镜和特殊效果滤光镜。同时,由于套筒移动和抽吸空气,会导致灰尘进入镜身内部以及加快磨损,使用一段时间后镜头内部的灰尘会十分明显。采用内对焦和后对焦设计的镜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上述问题。   为了因应高倍率变焦镜及轻量化,并保持镜长不变,对焦时不再全组移动镜片,而是将镜片系分割成偶数的群组,只移动中间的镜片组来作对焦,称为内对焦。 结构说明   镜头的镜组结构分为前镜组、中间镜组和后镜组。所谓内对焦(Internal Focussing,简称IF),是指镜头在对焦时,前后镜组都不移动,而由镜头内部的一个对焦镜片组的移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而后对焦(Rear Focussing,简称RF),则是指对焦时前镜组和中间镜组不移动,而后镜组的移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也保持不变。 外对焦   为了减少焦距离变化较大的微距镜头、非对称式广角的相差变化量,内对焦和后对焦设计常常采用浮动系统结构,该系统能够检测并分配不同镜组的移动量,以减少单个镜组的移动量,这样就能够保证即使在非常近的距离下,以及从近摄至无限远距离也能保持出众的镜头性能。   采用内对焦和后对焦设计的镜头特点是前镜组不移动,通过中间镜组或后镜组前后移动完成变焦和对焦。在使用中,镜头的长度不会变化,而且前镜组不会旋转,便于使用偏振镜和特殊效果滤光镜。由于镜组移动距离减小,对焦速度也很快。此外,还可以减轻镜片驱动的扭力,保持对焦时的稳定感。

5,运动镜头的结构有哪些

1、当拍摄一个激烈的动作时,运动镜头可以从剧中人的角度表现,从而使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剧中人的强烈感受。 2、把摄影机当成一个演员的眼睛。(主观手法,不大容易获得成功的镜头) 3、摇摄或移动摄影可以用来直接或是通过一个演员的眼睛来表现场景。(纪实风格,直接报导) 4、摇镜头或移动镜头可以在动作结尾时揭示出一种预料中的或意外的情况。 5、直接切入要比运动镜头快些,因为它立即转入一个新的视角。(避免摇移浪费大量时间表现无关紧要的东西) 6、摇移镜头可以跟着一个次要的人物,从一个兴趣中心转移到另一个中心。 7、镜头从一个兴趣中心转移到另一个中心,它的动作可以分三段,开始摄影机是静止的,中间是运动部分,最后摄影机重新停下来。(避免视觉的跳动) 8、摇移镜头经常结合起来去拍摄活动的人物或车辆。 9、跟着一个做重复性动作的对象移动或大范围的摇摄,其长度不限,可以根据剪辑的需要而定。 10、以摇移镜头接到一个有活动的人和物的静止镜头时,把对象保持在画面上的同一部位是有好处的。画面上的运动方向也要保持不变。 11、他、镜头的运动,不论是摇移,都可以有选择的删去多余的东西,并且可以在跟着主要运动时,在场景中引进新的人物,实物或背景。 12、摇移要有把握和准确。动作要得心应手。痉挛式的摇摄,或镜头的运动拿不定主意表现出业余的水平。 13、人物的动作可以使观众不去注意镜头的运动。 14、当连续摇移时,摄影机要走简单的路线,让人物或车辆在画面范围内作各种复杂的运动。 15、摇移的起幅,落幅,在构图上保持画面的平衡。 16、静态镜头的有效剪辑长度取决于镜头内的运动;而运动镜头的长度取决于摄影机运动的持续时间,过长或过短的运动都会妨碍故事的发展。 17、摇移经常用来重新平衡画面的构图。(这种摄影机的运动很慢,位置调整不大) 18、把对象置于从背景放映或前景反映的摄影屏幕前可以得到运动的幻觉。 19、推拉镜头经常用来在整个镜头拍摄过程中保持固定的画面构图。 20、运动常常是假定性的。镜头的运动任何时候都必须有正当的理由。

6,摄像头由哪些部位组成

从摄像头的组成来看决定一个摄像头的品质从硬件上来说主要是: 1、 镜头(LENS) 镜头的组成是透镜结构,由几片透镜组成,一般有塑胶透镜(plastic)或玻璃透镜(glass)。通常摄像头用的镜头构造有:1P、2P、1G1P、1G2P、2G2P、4G等。透镜越多,成本越高;玻璃透镜比塑胶贵。因此一个品质好的摄像头应该是采用玻璃镜头,成像效果就相对塑胶镜头会好。现在市场上的大多摄像头产品为了降低成本,一般会采用塑胶镜头或半塑胶半玻璃镜头(即:1P、2P、1G1P、1G2P等)。 2、 图像传感器(SENSOR) 图像传感器分为两类:CCD(charge couple device) :电荷耦合器件 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CD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噪音小,信噪比大。但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功耗高。 CMOS的优点是集成度高、功耗低(不到CCD的1/3)、成本低。但是噪音比较大、灵敏度较低、对光源要求高。 在相同像素下CCD的成像往往通透性、明锐度都很好,色彩还原、曝光可以保证基本准确。而CMOS的产品往往通透性一般,对实物的色彩还原能力偏弱,曝光也都不太好。所以我们在使用摄像头,尤其是采用CMOS芯片的产品时就更应该注重技巧: 首先不要在逆光环境下使用(这点CCD同),尤其不要直接指向太阳,否则“放大镜烧蚂蚁”的惨剧就会发生在您的摄像头上。 其次环境光线不要太弱,否则直接影响成像质量。克服这种困难有两种办法,一是加强周围亮度,二是选择要求最小照明度小的产品,现在有些摄像头已经可以达到5lux。最后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镜头变焦,不要小瞧这点,通过正确的调整,摄像头也同样可以拥有拍摄芯片的功能。 目前,市场销售的数码摄像头中,基本是CCD和CMOS平分秋色。在采用CMOS为感光元器件的产品中,通过采用影像光源自动增益补强技术,自动亮度、白平衡控制技术,色饱和度、对比度、边缘增强以及伽马矫正等先进的影像控制技术,完全可以达到与CCD摄像头相媲美的效果。 受市场情况及市场发展等情况的限制,摄像头采用CCD图像传感器的厂商为数不多,主要原因是采用CCD图像传感器成本高的影响。 3、 数字信号处理芯片(DSP) 在DSP的选择上,是根据摄像头成本、市场接受程度来进行确定。现在DSP厂商在设计、生产DSP的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各项技术指标上相差不是很大,只是有些DSP在细微的环节及驱动程序要进行进一步改进。 4、 图像解析度/分辨率(Resolution): 摄像头的图像解析度/分辨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少像素的摄像头,在实际应用中,摄像头的像素越高,拍摄出来的图像品质就越好,但另一方面也并不是像素越高越好,对于同一画面,像素越高的产品它的解析图像的能力也越强,但相对它记录的数据量也会大得多,所以对存储设备的要求也就高得多,因而在选择时宜采用当前的主流产品。由于受到摄像头价格、电脑硬件、成像效果等因素的影响,现在市面上的摄像头基本在30万像素这个档次上进行销售。 还有就是由于CMOS成像效果在高像素上并不理想,因此统治高像素摄像头的市场仍然是CCD摄像头。 值得注意的一点:有些分辨

文章TAG:镜头  镜头结构  结构  成组的  镜头结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