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白求助五岳大大234里面的Kernels 文件是干嘛用的 万分感谢

.....自己没仔细看帖子 迷糊了 抱歉啊 大大写的很清楚
内核切换+8M Configuration 3里面的Kernel那个就行

小白求助五岳大大234里面的Kernels 文件是干嘛用的 万分感谢

2,怎么理解linux kernel map

你说的是编译完成之后的.map文件?map文件中定义了所有的可执行上下文、数据段的运行地址以及加载地址。System.map是最后产生的文件。编译Linux内核模块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文件所以符号的入口。
1、下载新内核源码:到官网www.kernel.org,下载最新版本linux内核,保存到/usr/src/kernels目录,大约54mb。2、# cd /usr/src/kernels3、# tar jvxf linux-2.6.31.5.tar.bz24、进入系统原内核目录,把其中的隐藏文件.config复制到新内核目录中。5、cd进入新内核目录,然后执行# make oldconfig此时所有提示均按回车,选项提示都默认。6、# make xconfig 此时弹出一个内核配置窗口,里面全是英文,我看不懂,干脆就直接把这个窗口关掉,继续往下做。7、# make bzimage && make modules && make modules_install && make install 第七步编译时间比较长,要30到50分钟不等,要看机器情况了。8、#uname -r查看内核版本,完成上面步骤后就可以重启系统了,启动时会在grub菜单里出现新内核选项了。此方法安装新内核后同时也会保留旧内核,启动时,可以在新老内核间选择,相当的实用

怎么理解linux kernel map

3,Linux Kernel Linux内核怎么安装

查看内核版本命令:   1) [root@q1test01 ~]# cat /proc/version   linux version 2.6.9-22.elsmp (bhcompile@crowe.devel.redhat.com) (gcc version 3.4.4 20050721 (red hat 3.4.4-2)) #1 smp mon sep 19 18:00:54 edt 2005  2) [root@q1test01 ~]# uname -a   linux q1test01 2.6.9-22.elsmp #1 smp mon sep 19 18:00:54 edt 2005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3) [root@q1test01 ~]# uname -r  2.6.9-22.elsmp
1、下载新内核源码:到官网www.kernel.org,下载最新版本linux内核,保存到/usr/src/kernels目录,大约54MB。2、# cd /usr/src/kernels3、# tar jvxf linux-2.6.31.5.tar.bz24、进入系统原内核目录,把其中的隐藏文件.config复制到新内核目录中。5、cd进入新内核目录,然后执行# make oldconfig此时所有提示均按回车,选项提示都默认。6、# make xconfig 此时弹出一个内核配置窗口,里面全是英文,我看不懂,干脆就直接把这个窗口关掉,继续往下做。7、# make bzImage && make modules && make modules_install && make install 第七步编译时间比较长,要30到50分钟不等,要看机器情况了。8、#uname -r查看内核版本,完成上面步骤后就可以重启系统了,启动时会在GRUB菜单里出现新内核选项了。此方法安装新内核后同时也会保留旧内核,启动时,可以在新老内核间选择,相当的实用
1、下载新内核源码:到官网www.kernel.org,下载最新版本linux内核,保存到/usr/src/kernels目录,大约54MB。2、# cd /usr/src/kernels3、# tar jvxf linux-2.6.31.5.tar.bz24、进入系统原内核目录,把其中的隐藏文件.config复制到新内核目录中。5、cd进入新内核目录,然后执行# make oldconfig此时所有提示均按回车,选项提示都默认。6、# make xconfig 此时弹出一个内核配置窗口,里面全是英文,我看不懂,干脆就直接把这个窗口关掉,继续往下做。7、# make bzImage && make modules && make modules_install && make install 第七步编译时间比较长,要30到50分钟不等,要看机器情况了。8、#uname -r查看内核版本,完成上面步骤后就可以重启系统了,启动时会在GRUB菜单里出现新内核选项了。此方法安装新内核后同时也会保留旧内核,启动时,可以在新老内核间选择,相当的实用。

Linux Kernel Linux内核怎么安装

4,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文件系统?是指系统文件组成结构么? Linux下一切都是文件,所以了解Linux下目录所对应的意义与内容就显得极其的重要,讲到目录的配置,就不得不提到Linux目录配置标准(FHS)。 Linux目录配置标准:FHS 因为利用Linux来开发产品或distribution的团队/公司与个人实在太多了,如果每个人都用自己的想法来配置文件放置的目录,那么将造成很多管理上的困扰。所以,后来就有所谓的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FHS)标准。 FHS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让用户可以了解到已安装软件通常放置在哪个目录下,也就是说,FHS的重点在于规范每个特定的目录下应该要放置什么样子的数据而已。 事实上,FHS针对目录树架构仅定义出三层目录下面应该放置什么数据而已,分别为: /(root,根目录):与开机系统有关; /usr(UNIX software resource):与软件安装/执行有关; /var(variable):与系统运行过程有关。
Linux各种发行版的目录结构基本一致,各个目录简单介绍如下: / 根目录 /bin 做为基础系统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命令就是放在这里。比如 ls、cp、mkdir等命令;功能和/usr/bin类似,这个目录中的文件都是可执行的,普通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命令。 /boot Linux的内核及引导系统程序所需要的文件,比如 vmlinuz initrd.img 文件都位于这个目录中。在一般情况下,GRUB或LILO系统引导管理器也位于这个目录;启动装载文件存放位置,如kernels,initrd,grub。一般是一个独立的分区。 /dev 一些必要的设备,声卡、磁盘等。还有如 /dev/null. /dev/console /dev/zero /dev/full 等。 /etc 系统的配置文件存放地. 一些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也在这里;比如用户帐号及密码配置文件; /etc/opt:/opt对应的配置文件 /etc/X11:Xwindows系统配置文件 /etc/xml:XML配置文件 …… /home 用户工作目录,和个人配置文件,如个人环境变量等,所有的账号分配一个工作目录。一般是一个独立的分区。 /lib 库文件存放地。bin和sbin需要的库文件。类似windows的DLL。 /media 可拆卸的媒介挂载点,如CD-ROMs、移动硬盘、U盘,系统默认会挂载到这里来。 /mnt 临时挂载文件系统。这个目录一般是用于存放挂载储存设备的挂载目录的,比如有cdrom 等目录。可以参看/etc/fstab的定义。 /opt 可选的应用程序包。 /proc 操作系统运行时,进程(正在运行中的程序)信息及内核信息(比如cpu、硬盘分区、内存信息等)存放在这里。/proc目录伪装的文件系统proc的挂载目录,proc并不是真正的文件系统,它的定义可以参见 /etc/fstab 。 /root Root用户的工作目录 /sbin 和bin类似,是一些可执行文件,不过不是所有用户都需要的,一般是系统管理所需要使用得到的。 /tmp 系统的临时文件,一般系统重启不会被保存。 /usr 包含了系统用户工具和程序。 /usr/bin:非必须的普通用户可执行命令 /usr/include:标准头文件 /usr/lib:/usr/bin/ 和 /usr/sbin/的库文件 /usr/sbin:非必须的可执行文件/usr/src:内核源码/usr/X11R6:X Window System, Version 11, Release 6. /srv 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5,怎样快速启动Linux系统

在DOS下,有一种简单快速启动Linux的方法,那就是load Linux。loadlin.exe是DOS下的可执行程序,它可以在纯DOS环境下迅速启动Linux,而且无需重启计算机,通常我们可以在光盘的“/kernels”目录下找到这个程序。如果不知这个程序被放置于安装盘的何处,可以使用“find -name loadlin*”命令来寻找。找到之后将其复制到DOS分区中,同时还需要复制一份你所使用的Linux内核文件。可以通过Windows直接从光盘复制,也可在Linux环境下使用“mcopy”命令将文件复制到DOS分区;接着再编写一个名为“Linux.bat”的批处理文件,文件内容如下:c:loadlin c:vmlinuz root=/dev/hda1 ro(我们假设loadlin.exe和vmlinuz这两个内核文件都在c盘根目录下,“root”为Linux的根设备,而且Linux处于硬盘第一分区,所以设备名为“/dev/hda1”,“ro”意为readonly)。以后在DOS下要启动Linux时,运行“Linux.bat”就可以了。
使用基于文本的登录而不是图形登录 不使用图形窗口 直接输代码 速度杆杆的 几秒钟搞定
Linux需要重新启动是少有的。可是一旦需要,Linux启动常常是缓慢的。幸好有一些加速的办法。其中一些方法不太难。咱们瞧一瞧吧。   #1: 撤消多余的服务   根据机器的用途,很多服务是不需要的。要是Linux只用作桌面,就不需要sendmail、httpd和另外许多服务。如果你的服务器只是Web服务器,也可以关掉许多服务。为此,可转到管理菜单,检查服务项目。只需撤消所有不想启动的服务选项。   #2: 撤消多余的内核模块   假如你的桌面连接到以太网,就不需要装载无线内核模块。这是较为困难的任务,可能需要重新编译内核,而编译内核不是可以轻松担当的工作。为此,你大概需要内核源代码。接着,按照编译内核的标准步骤进行。不同在于你要搜查系统,撤除所有不需要的模块。   查明系统中当前安装和运行的内核模块的最好方法是安装Bootchart。它不仅会给你一个适宜的模块清单,而且还会说明系统启动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还可以发出命令:chkconfig –list | grep 3:on,弄清楚正在运行什么服务。一旦知道装载了什么不需要的模块,就可以在内核重新编译期间将其移除。只要这样处理,编译的内核就完全适合你的体系结构。   #3: 使用轻型窗口管理器代替GNOME或KDE   我插入小脚印窗口管理器的原因是——它们大幅度减少图形(界面)启动时间。代替不得不额外等待启动GNOME或KDE的30到60秒,为什么不等待用于启动Enlightenment或者XFCE的2到10秒呢?它们不仅节省启动时间,还会节省内存并解救处理臃肿软体(bloatware)这种令人头痛的事。   #4: 使用基于文本的登录而不是图形登录   我的大多数Linux机器启动run level 3而非run level 5。这个运行级别将停在文本登录模式,我就在这个地方登录并发出startx命令,开始选择桌面。图形登录模式做两件事:增加装入时间并引起头痛的问题即试图从拙劣的X windows挣脱出来。   #5: 使用轻型发行版   不要装载重型的Fedora,为什么不试一下Gentoo、Arch或Puppy Linux呢?这些较小的发行版的启动时间比更加臃肿的Fedora(甚至Ubuntu)要快很多。在较大的发行版中,OpenSuSE声称启动最快,但我还没有亲自试验。在最新的Fedora和Ubuntu之间,Ubuntu击败Fedora的启动时间(而且是即开即用)。 #6: 使用Open BIOS   要是你相当聪明能干,准备升级PC固件,可以考虑迁移到开源BIOS。一个附加说明,使用开放固件允许Linux启动时真正初始化硬件(而不依赖BIOS)。最重要的是,许多开放BIOS可以设置满足机器的特殊需要。如果不走开放BIOS之路,至少也可以设置BIOS不寻找不存在的软盘驱动器,即直接启动第一个硬盘驱动器(首先不是CD驱动器)。   #7: 回避DHCP   如果你工作在地址租约不是问题的家庭网络(或者小型企业网络)上,那么,机器就用静态IP地址。这将使机器不必出外访问DHCP服务器来获得IP地址。如果采取这种途径,就要确保配置文件/etc/resolve.conf也表达你的DNS服务器地址。   #8: 热插拔可免就免   热插拔是指允许把新设备插上电源并立即使用的系统。如果你知道你的服务器不需要这种系统,就删除它。这将减少启动时间。在许多系统上,热插拔消耗大量启动时间。排除热插拔将发生的变化取决于你所用的发行版。注意:就绝大部分而言,udev已经取代热插拔。但如果你还在运行老一点的发行版,这样做还是适合的。   #9: 要是真的大胆无畏,可尝试一下initng   initng系统充当sysvinit系统的替换物,并承诺彻底减少类UNIX操作系统的启动时间。如果你愿意了解运行中的initng系统,可以试一试Pingwinek LiveCD。   #10: 利用Debian具有的代码   要是正在使用Debian,就有一行可用来将你的启动脚本转换成并行运行的简单代码。如果检查一下/etc/init.d/rc脚本,就会看到:大约在24行有CONCURRENCY=none。把这一行改为CONCURRENCY=shell,你有可能目睹启动时间的减少。

文章TAG:kernel  小白  求助  五岳  kernels  文件是干嘛用的  万分感谢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