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硅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28.09
14号元素硅(si )的相对原子质量:28.085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

2,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最高化合价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Si (+14)2) 8) 4) 最高化合价是+4价
硅的 原子核数为14个 原子分布 +4价谢谢
+4+14 2 8 4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最高化合价

3,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其核外电子数为

1、原子序数 atomic number,就是以质子数命名的;2、一个原子的质子数 number of protons,等同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这样的原子,叫做中性原子 neural atom;3、既然中性原子的电子数 number of electrons 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为何不用电子数来命名原子的原子序数呢? 那是因为最外层的电子很容易被电离,而使得原子成为离子 ion。4、硅 silicon,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就有14个电子。 这就是硅原子。若多一个电子,或少一个电子,就是硅离子。

硅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其核外电子数为

4,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什么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几周

原子序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指的是行,每一行叫一个周期 元素周期表中的族指的是列,包括主族(用a表示)、副族(用b表示)、viii族和0族。 相对原子质量指的是元素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相对应在自然界中的物质的量分数的乘积之和。 某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指的是它的实际质量与c-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的比值 若还有问题,百度hi我
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例如一个氢原子的实际质量为1.674×10?2?千克,一个 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千克。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千克。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元素周期表中最下面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今天小编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初中阶段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多少。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表示原子序数为1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4,核外有14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有三个电子层,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5,什么是硅原子啊

同一个主族 同 原子最外层都是4个电子 异 c是2层 si三层非晶硅是一种直接能带半导体,它的结构内部有许多所谓的“悬键”,也就是没有和周围的硅原子成键的电子,这些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就可以产生电流,并不需要声子的帮助,因而非晶硅可以做得很薄,还有制作成本低的优点. 在70年代确实有过制备非晶硅的沸沸扬扬的高潮.事实上,非晶硅光电池已经广为使用,例如许多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手表、园林路灯和汽车太阳能顶罩等就是用非晶硅作为光电池的基本材料的.但是目前市场上最大量使用的太能能电池(特别是屋顶太阳能电池)仍然是晶体硅光电池而不是非晶硅光电池,尽管非晶硅有许多优点:例如,它可以自由裁剪,因而可以充分利用合成的产品,不像晶体硅不能自由裁剪,制作成器件时材料磨下好多碎末,浪费很大;它的制作过程是气相沉积(1976,Spear法)——化氢热分解,分解时可以根据需要掺杂,如掺入磷化氢或硼化氢,由于是气相沉积,制作工艺条件容易进行自动化控制;它还可以制成很薄很薄的薄膜,而晶体硅却至少要达到几百微米的厚度.这是由于晶体硅是一种间接能带半导体,单靠光子并不能把电子激发到导带中去产生电流,而要靠所谓声子的帮助,这种所谓的声子来源于晶格振动,晶体做得太薄,产生的声子就太少,光电转化率就太低. 非晶硅有2个致命缺点:一是寿命短,在光的不断照射下会发生所谓Staebler-Wronski效应,光电转化效率会下降到原来的25%,这本质上正是非晶硅中有太多的以悬键为代表的缺陷,致使结构不稳定;二是它的光电转化效率远比晶体硅低.现今市场上的晶体硅的光电转化效率为12%,最近面世的晶体硅的光电转化效率已经提高到18%,在实验室里,甚至可以达到29%(对比:绿色植物的叶绿体的光电转化效率小于1%!),然而非晶硅的光电转化效率一直没有超过10%.但是,人们对非晶硅的热情未减.最近的一则报道说,在美国密执根的联合太阳能系统公司刚刚发明了一种“三结”非晶硅光电池,可以同时接受蓝、绿和红/红外辐射,光电转化效率达到12.1%.由于非晶硅的成本低,1990年用光电转化效率只有4~6%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就把一架飞机飞行400km从美国西海岸加里福尼亚圣地亚哥飞到东海岸北卡罗林那州的凯提堆克.这说明非晶体硅的前途仍然是光明的,只要克服寿命短和效率欠佳的缺点,将来还是会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的.
说的好!
si14个质子与一定量的中子构成原子核,核外有14个电子,就构成了硅原子。一种非金属元素,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太阳能电池片的主要原材料。亦可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旧称“矽”。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主族,它的原子序数为z=14,核外有14个电子,相对分子质量28.09。在计算中一般为28。电子在原子核外,按能级由低到高,由里到外,层层环绕,这称为电子的壳层结构。硅原子的核外电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态。最外层有4个电子即为价电子,它对硅原子的导电性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由于电子排布的特点,硅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最外层的4个价电子让硅原子处于亚稳定结构,这些价电子使硅原子相互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比较结实,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除氟化氢和碱液以外)发生反应;硅晶体中没有明显的自由电子,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元素描述 有无定型和晶体两种同素异形体。具有明显的金属光泽,呈灰色,密度2.32-2.34克/厘米3,熔点1410℃,沸点2355℃,具有金刚石的晶体结构,电离能8.151电子伏特。加热下能同单质的卤素、氮、碳等非金属作用,也能同某些金属如mg、ca、fe、pt等作用。生成硅化物。不溶于一般无机酸中,可溶于碱溶液中,并有氢气放出,形成相应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于赤热温度下,与水蒸气能发生作用。硅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在地壳中的原子百分含量为16.7%。是组成岩石矿物的一个基本元素,以石英砂和硅酸盐出现。

6,si 的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毒性植被化学性质分别是什么 搜

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为灰黑色,无定形硅为黑色, 密度2.32-2.34克/立方厘米,熔点1410℃,沸点2355℃,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氢氟酸和碱液。硬而有金属光泽。 元素分区p区 密度2328.3 kg/m3常见化合价+4,硬度6.5,弹性模190GPa(有些文献中为这个值),密度2.33g/cm3(18℃)熔点687K(1414℃)[10] 沸点3173K(2900℃)[10]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s2 2s22p6 3s23p2;晶胞类型:立方金刚石型;[11] 晶胞参数:20℃下测得其晶胞参数a=0.543087nm;颜色和外表: 深灰色、带蓝色调;采用纳米压入法测得单晶硅(100)的E为140~150GPa;电导率:硅的电导率与其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在1480℃左右达到最大,而温度超过1600℃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负性1.90(鲍林标度)[10] 热导率148 W/(m·K)[10] 2.有三种天然的稳定同位素Si(92.2%)、Si(4.7%)和Si(3.1%),还有质量数为25、26、27、31和32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2] 3.硅(原子质量单位: 28.0855,共有23种同位素,其中有3种同位素是稳定的。化学性质Si的热力学数据(来源于JANAF表格)[12]硅有明显的非金属特性,可以溶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产生(偏)硅酸盐和氢气。[13] 硅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主族,它的原子序数为Z=14,核外有14个电子。电子在原子核外,按能级由低硅原子到高,由里到外,层层环绕,这称为电子的壳层结构。硅原子的核外电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态。最外层有4个电子即为价电子,它对硅原子的导电性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正因为硅原子有如此结构,所以有其一些特殊的性质:最外层的4个价电子让硅原子处于亚稳定结构,这些价电子使硅原子相互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比较结实,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除氟化氢和碱液以外)发生反应;硅晶体中没有明显的自由电子,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9] 加热下能同单质的卤素、氮、碳等非金属作用,也能同某些金属如Mg、Ca、Fe、Pt等作用。生成硅化物。不溶于一般无机酸中,可溶于碱溶液中,并有氢气放出,形成相应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于赤热温度下,与水蒸气能发生作用。[10] 分类: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1)与单质反应:Si + O? == SiO?,条件:加热Si + 2F? == SiF?Si + 2Cl? == SiCl?,条件:高温(2)高温真空条件下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O + Si=高温真空 =Mg(g)+SiO?(硅热还原法炼镁)(3)与酸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 + 2H?↑(4)与碱反应:Si + 2OH-+ H?O == SiO?2-+ 2H?↑(如NaOH,KOH)
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为灰黑色,无定形硅为黑色,密度2.32-2.34克/立方厘米,熔点1410℃,沸点2355℃,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氢氟酸和碱液。硬而有金属光泽。 元素分区p区密度2328.3 kg/m3常见化合价+4硬度6.5地壳含量25.7% 弹性模190GPa(有些文献中为这个值)密度2.33g/cm3(18℃)熔点687K(1414℃)[10] 沸点3173K(2900℃)[10]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1s2 2s22p6 3s23p2;晶胞类型:立方金刚石型;[11] 晶胞参数:20℃下测得其晶胞参数a=0.543087nm;颜色和外表: 深灰色、带蓝色调;采用纳米压入法测得单晶硅(100)的E为140~150GPa;电导率:硅的电导率与其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在1480℃左右达到最大,而温度超过1600℃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电负性1.90(鲍林标度)[10] 热导率148 W/(m·K)[10] 2.有三种天然的稳定同位素Si(92.2%)、Si(4.7%)和Si(3.1%),还有质量数为25、26、27、31和32的人工放射性同位素。[2] 3.硅(原子质量单位: 28.0855,共有23种同位素,其中有3种同位素是稳定的。化学性质Si的热力学数据(来源于JANAF表格)[12]硅有明显的非金属特性,可以溶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产生(偏)硅酸盐和氢气。[13] 硅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主族,它的原子序数为Z=14,核外有14个电子。电子在原子核外,按能级由低硅原子到高,由里到外,层层环绕,这称为电子的壳层结构。硅原子的核外电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态。最外层有4个电子即为价电子,它对硅原子的导电性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正因为硅原子有如此结构,所以有其一些特殊的性质:最外层的4个价电子让硅原子处于亚稳定结构,这些价电子使硅原子相互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比较结实,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除氟化氢和碱液以外)发生反应;硅晶体中没有明显的自由电子,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9] 加热下能同单质的卤素、氮、碳等非金属作用,也能同某些金属如Mg、Ca、Fe、Pt等作用。生成硅化物。不溶于一般无机酸中,可溶于碱溶液中,并有氢气放出,形成相应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于赤热温度下,与水蒸气能发生作用。[10] 分类: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1)与单质反应:Si + O? == SiO?,条件:加热Si + 2F? == SiF?Si + 2Cl? == SiCl?,条件:高温(2)高温真空条件下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O + Si=高温真空 =Mg(g)+SiO?(硅热还原法炼镁)(3)与酸反应:只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 + 2H?↑(4)与碱反应:Si + 2OH-+ H?O == SiO?2-+ 2H?↑(如NaOH,KOH)注意:硅、铝是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放出氢气的单质。

文章TAG:原子  相对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  硅原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