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lsp是什么

LSP,全称分层服务提供商。LSP是TCP/IP协议等的接口协议,可以便于编程人员进行网络通信的监控。 LSP即分层服务提供商   Winsock 作为应用程序的 Windows 的网络套接字工具,可以由称为“分层服务提供商”的机制进行扩展。Winsock LSP 可用于非常广泛的实用用途,包括 Internet 家长控制 (parental control) 和 Web 内容筛选。在以前版本的 Windows XP 中,删除不正确的(也称为“buggy”)LSP 可能会导致注册表中的 Winsock 目录损坏,潜在地导致所有网络连接的丢失。   一 什么是LSP协议,LSP协议?   LSP全称为Layered Service Provider ,中文名为分层服务提供程序。   LSP就是TCP/IP协议等的接口.LSP用在正途上可以方便程序员们编写监视系统网络通讯情况的Sniffer,可是现在常见的LSP都被用于浏览器劫持   二 Winsock LSP(Layered Service Provider)“浏览器劫持浏览器劫持”是什么意思?   Winsock LSP(Layered Service Provider)“浏览器劫持”。   某些间谍软件会修改Winsock 2的设置,进行LSP“浏览器劫持”,所有与网络交换的信息都要通过这些间谍软件,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监控使用者的信息。著名的如New.Net插件或WebHancer组件,它们是安装一些软件时带来的你不想要的东西。

lsp是什么

2,什么是udp协议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报协议,是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式系统互联)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UDP在IP报文的协议号是17。UDP协议全称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1] ,在网络中它与TCP协议一样用于处理数据包,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在OSI模型中,在第四层——传输层,处于IP协议的上一层。UDP有不提供数据包分组、组装和不能对数据包进行排序的缺点,也就是说,当报文发送之后,是无法得知其是否安全完整到达的。UDP用来支持那些需要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的网络应用。包括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的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需要使用UDP协议。UDP协议从问世至今已经被使用了很多年,虽然其最初的光彩已经被一些类似协议所掩盖,但是即使是在今天UDP仍然不失为一项非常实用和可行的网络传输层协议。与所熟知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一样,UDP协议直接位于IP(网际协议)协议的顶层。根据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UDP和TCP都属于传输层协议。UDP协议的主要作用是将网络数据流量压缩成数据包的形式。一个典型的数据包就是一个二进制数据的传输单位。每一个数据包的前8个字节用来包含报头信息,剩余字节则用来包含具体的传输数据。
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rfc 768)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udp 端口的详细介绍可以参照相关文章。 与 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 tcp 负载消耗少。 udp 适用于不需要 tcp 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 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

什么是udp协议

3,UDP是 什 么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作站 128.1.123.1 上使用域名服务系统,它就会给数据包一个目的地址 128.1.123.1 ,并在 UDP 头插入目标端口号 53 。源端口号标识了请求域名服务的本地机的应用程序,同时需要将所有由目的站生成的响应包都指定到源主机的这个端口上。 UDP 端口的详细介绍可以参照相关文章。 与 TCP 不同, UDP 并不提供对 IP 协议的可靠机制、流控制以及错误恢复功能等。由于 UDP 比较简单, UDP 头包含很少的字节,比TCP负载消耗少。 UDP适用于不需要TCP可靠机制的情形,比如,当高层协议或应用程序提供错误和流控制功能的时候。 UDP是传输层协议,服务于很多知名应用层协议,包括网络文件系统(NFS)、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域名系统(DNS)以及简单文件传输系统(TFT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路由信息协议(RIP)和某些影音串流服务等等。 协议结构 Source Port — 16位。源端口是可选字段。当使用时,它表示发送程序的端口,同时它还被认为是没有其它信息的情况下需要被寻址的答复端口。如果不使用,设置值为0。 Destination Port — 16位。目标端口在特殊因特网目标地址的情况下具有意义。 Length — 16位。该用户数据报的八位长度,包括协议头和数据。长度最小值为8。 Checksum — 16位。IP 协议头、UDP 协议头和数据位,最后用0填补的信息假协议头总和。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由两个八位复合而成。 Data — 包含上层数据信息。 UDP协议有如下的特点: 1、UDP传送数据前并不与对方建立连接,即UDP是无连接的,在传输数据前,发送方和接收方相互交换信息使双方同步。 2、UDP不对收到的数据进行排序,在UDP报文的首部中并没有关于数据顺序的信息(如TCP所采用的序号),而且报文不一定按顺序到达的,所以接收端无从排起。 3、UDP对接收到的数据报不发送确认信号,发送端不知道数据是否被正确接收,也不会重发数据。 4、UDP传送数据较TCP快速,系统开销也少。 5、由于缺乏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需要基于网络的机制来减小因失控和高速UDP流量负荷而导致的拥塞崩溃效应。换句话说,因为UDP发送者不能够检测拥塞,所以像使用包队列和丢弃技术的路由器这样的网络基本设备往往就成为降低UDP过大通信量的有效工具。数据报拥塞控制协议(DCCP)设计成通过在诸如流媒体类型的高速率UDP流中增加主机拥塞控制来减小这个潜在的问题。 从以上特点可知,UDP提供的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数据交付服务。

UDP是 什 么

4,modbus通讯协议与R485通讯协议的区别可以通用吗

一、不存在通用不通用,而是相互依存;RS485是端口协议,modbus是协议;modbus离不开485,485也离不开MODBUS。二、区别Modbu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标准、开放:用户可以免费、放心地使用Modbus协议,不需要交纳许可证费,也不会侵犯知识产权。目前,支持Modbus的厂家超过400家,支持Modbus的产品超过600种。2、Modbus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送,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3、Modbus的帧格式简单、紧凑,通俗易懂。用户使用容易,厂商开发简单。RS485通信端口协议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2、RS-485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3、 RS-485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 。4、RS-485接口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5、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米(理论上的数据,在实际操作中,极限距离仅达1200米左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个收发器,即单站能力。而RS-485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扩展资料Modbus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通讯协议,基于各种应用,Modbus有RTU、ASCII和TCP三种协议,这三种协议普遍应用在工业上的设备。1、Modbus协议是一个master/slave架构的协议。有一个节点是master节点,其他使用Modbus协议参与通信的节点是slave节点。每一个slave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2、在串行和MB+网络中,只有被指定为主节点的节点可以启动一个命令(在以太网上,任何一个设备都能发送一个Modbus命令,但是通常也只有一个主节点设备启动指令)。3、一个ModBus命令包含了打算执行的设备的Modbus地址。所有设备都会收到命令,但只有指定位置的设备会执行及回应指令(地址0例外,指定地址0的指令是广播指令,所有收到指令的设备都会运行,不过不回应指令)。4、所有的Modbus命令包含了检查码,以确定到达的命令没有被破坏。基本的ModBus命令能指令一个RTU改变它的寄存器的某个值,控制或者读取一个I/O端口,以及指挥设备回送一个或者多个其寄存器中的数据。5、有许多modems和网关支持Modbus协议,因为Modbus协议很简单而且容易复制。它们当中一些为这个协议特别设计的。有使用有线、无线通信甚至短消息和GPRS的不同实现。不过设计者需要克服一些包括高延迟和时序的问题。参考资料搜狗百科-Modbus通讯协议搜狗百科-RS-485协议
首先分清modbus通讯协议本身就是一种协议,在硬件开发中属于协议层开发。R485不是通讯协议,只是一种硬件接口。属于物理层。MODBUS是一种软件协议,规定了一种语言。而RS485相当于喇叭。MODBUS可以跑在RS485上,也能跑在RS232上,也能跑在POWERBUS。RS485只是一种硬件接口,他只是把来自单片机UART的信号,翻转电平进行传输,并驱动线缆。所以RS485其实只是一种硬件接口驱动芯片。同理。RS485上可以用MODBUS,也能用其他自拟协议。协议只是软件。
RS485是接线口modbus是协议。他是建立在RS485是接线口的基础上进行通讯的。所以modbus离不开485,485也离不开MODBUS 前半部分说的基本正确,(RS485是接线口)与(485也离不开MODBUS) 回答错误RS485不不完全是接线口,它是一种电气标准,包含机械特性,电气特性等特点,可以找一些通信书籍看看,描述有很多特点;485也离不开MODBUS,理解也狭隘了,用485通信的规约很多,modbus只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有一种规约,如IEC103,CDT等全是RS485通信方式,还有一点modbus不完全在RS485通信方式,还有TCP方式,modbus plus有详细介绍,很简单
有区别: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MODBUS通信协议里有:TCP/IP 、RS485方式有RTU和ASCII码而RS485是端口协议:遵守RS485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有:MPI、PPI、MODBUS、PROFBUS_DP等等
RS485是一种串行通讯标准,包含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定义了传输的物理层。RS485是端口协议:遵守RS485通信协议的通信方式有:MPI、PPI、MODBUS、PROFBUS_DP等等 ,MODBUS通信协议是RS485通信端口协议里面的一种,可以使用RS485接口传输
r485协议 就是一种通用接口。我知道你的意思,例如 计算机和 仪表的通讯,一般的模式是:计算机-rs232/rs485-仪表1-仪表2连接好以后 计算机通过485向仪表发出指令 仪表反馈信号,可是,如果没有专门的约定,这个过程是无意义的,仪表不知道计算机过来的一大堆字符是啥意思,也不会反馈,因为仪表在等着特定的命令,这是仪表设计时候固化了的东西。所以这里 就会有2个概念,一个是485的通用协议 一个是仪表自身的通讯协议 。这东西很简单,可以做成模块化的东西,遍地都是。

5,tcpip协议分几层

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它还包括许多协议,组成了TCP/IP协议簇。  TCP/IP协议簇分为四层,IP位于协议簇的第二层(对应OSI的第三层),TCP位于协议簇的第  三层(对应OSI的第四层)。  TCP和IP是TCP/IP协议簇的中间两层,是整个协议簇的核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接口层  TCP/IP的最低层是接口层,常见的接口层协议有:  Ethernet 802.3、Token Ring 802.5、X.25、Frame reley、HDLC、PPP等。  2、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RP)反向  地址转换协议。  IP是网络层的核心,通过路由选择将下一跳IP封装后交给接口层。IP数据报是无连接服务  。  ICMP是网络层的补充,可以回送报文。用来检测网络是否通畅。  Ping命令就是发送ICMP的echo包,通过回送的echo relay进行网络测试。  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和DHCP服务。  3、传输层  传输层协议主要是: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用户数据报协  议UDP(User Datagram rotocol)。  TCP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时完成时要拆除连接,由于TCP  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点对点的通讯。  TCP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数据流服务,采用“带重传的肯定确认”技术来实现传输的可靠  性。TCP还采用一种称为“滑动窗口”的方式进行流量控制,所谓窗口实际表示接收能力,用  以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度。   UDP是面向无连接的通讯协议,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由于通讯不需要  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广播发送。  UDP通讯时不需要接收方确认,属于不可靠的传输,可能会出丢包现象,实际应用中要求  在程序员编程验证。  4、应用层  应用层一般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如FTP、TELNET、DNS、SMTP、POP3。  FTP(File Transmision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服务,数据端口  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 Name 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  转。   POP3(Post Office Protocol 3)是邮局协议第3版本,用于接收邮件。  数据格式:  数据帧:帧头+IP数据包+帧尾 (帧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MAC地址及类型,帧尾是校验字)  IP数据包:IP头部+TCP数据信息 (IP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IP地址、类型、生存期等)  TCP数据信息:TCP头部+实际数据 (TCP头包括源和目标主机端口号、顺序号、确认号、校  验字等)
4层,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1) 链路层,有时也称作数据链路层或网络接口层,通常包括操作系统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计算机中对应的网络接口卡。它们一起处理与电缆(或其他任何传输媒介)的物理接口细节。 2) 网络层,有时也称作互联网层,处理分组在网络中的活动,例如分组的选路。在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网际协议),icmp协议(internet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以及igmp协议(internet组管理协议)。 3 ) 运输层主要为两台主机上的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在tcp/ip协议族中,有两个互不相同的传输协议: 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tcp为两台主机提供高可靠性的数据通信。它所做的工作包括把应用程序交给它的数据分成合适的小块交给下面的网络层,确认接收到的分组,设置发送最后确认分组的超时时钟等。由于运输层提供了高可靠性的端到端的通信,因此应用层可以忽略所有这些细节。 而另一方面, u d p则为应用层提供一种非常简单的服务。它只是把称作数据报的分组从一台主机发送到另一台主机,但并不保证该数据报能到达另一端。任何必需的可靠性必须由应用层来提供。 这两种运输层协议分别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有不同的用途,这一点将在后面看到。 4 ) 应用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细节。几乎各种不同的tcp/ip实现都会提供下面这些通用的应用程序: telnet 远程登录。 ftp 文件传输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sn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6,tcp和udp是什么意思什么区别呢谢谢

从专业的角度说,TCP的可靠保证,是它的三次握手机制,这一机制保证校验了数据,保证了他的可靠性。而UDP就没有了,所以不可靠。不过UDP的速度是TCP比不了的,而且UDP的反应速度更快,QQ就是用UDP协议传输的,HTTP是用TCP协议传输的,不用我说什么,自己体验一下就能发现区别了。再有就是UDP和TCP的目的端口不一样(这句话好象是多余的),而且两个协议不在同一层,TCP在三层,UDP不是在四层就是七层。 TCP/IP协议介绍 TCP/IP的通讯协议 这部分简要介绍一下TCP/IP的内部结构,为讨论与互联网有关的安全问题打下基础。TCP/IP协议组之所以流行,部分原因是因为它可以用在各种各样的信道和底层协议(例如T1和X.25、以太网以及RS-232串行接口)之上。确切地说,TCP/IP协议是一组包括TCP协议和IP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协议和其他一些协议的协议组。 TCP/IP整体构架概述 TCP/IP协议并不完全符合OSI的七层参考模型。传统的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一种通信协议的7层抽象的参考模型,其中每一层执行某一特定任务。该模型的目的是使各种硬件在相同的层次上相互通信。这7层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路层、传输层、话路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而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这4层分别为: 应用层:应用程序间沟通的层,如简单电子邮件传输(SMTP)、文件传输协议(FTP)、网络远程访问协议(Telnet)等。 传输层:在此层中,它提供了节点间的数据传送服务,如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DP)等,TCP和UDP给数据包加入传输数据并把它传输到下一层中,这一层负责传送数据,并且确定数据已被送达并接收。 互连网络层:负责提供基本的数据封包传送功能,让每一块数据包都能够到达目的主机(但不检查是否被正确接收),如网际协议(IP)。 网络接口层:对实际的网络媒体的管理,定义如何使用实际网络(如Ethernet、Serial Line等)来传送数据。 TCP/IP中的协议 以下简单介绍TCP/IP中的协议都具备什么样的功能,都是如何工作的: 1. IP 网际协议IP是TCP/IP的心脏,也是网络层中最重要的协议。 IP层接收由更低层(网络接口层例如以太网设备驱动程序)发来的数据包,并把该数据包发送到更高层---TCP或UDP层;相反,IP层也把从TCP或UDP层接收来的数据包传送到更低层。IP数据包是不可靠的,因为IP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来确认数据包是按顺序发送的或者没有被破坏。IP数据包中含有发送它的主机的地址(源地址)和接收它的主机的地址(目的地址)。 高层的TCP和UDP服务在接收数据包时,通常假设包中的源地址是有效的。也可以这样说,IP地址形成了许多服务的认证基础,这些服务相信数据包是从一个有效的主机发送来的。IP确认包含一个选项,叫作IP source routing,可以用来指定一条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之间的直接路径。对于一些TCP和UDP的服务来说,使用了该选项的IP包好象是从路径上的最后一个系统传递过来的,而不是来自于它的真实地点。这个选项是为了测试而存在的,说明了它可以被用来欺骗系统来进行平常是被禁止的连接。那么,许多依靠IP源地址做确认的服务将产生问题并且会被非法入侵。 2. TCP 如果IP数据包中有已经封好的TCP数据包,那么IP将把它们向上传送到TCP层。TCP将包排序并进行错误检查,同时实现虚电路间的连接。TCP数据包中包括序号和确认,所以未按照顺序收到的包可以被排序,而损坏的包可以被重传。 TCP将它的信息送到更高层的应用程序,例如Telnet的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应用程序轮流将信息送回TCP层,TCP层便将它们向下传送到IP层,设备驱动程序和物理介质,最后到接收方。 面向连接的服务(例如Telnet、FTP、rlogin、X Windows和SMTP)需要高度的可靠性,所以它们使用了TCP。DNS在某些情况下使用TCP(发送和接收域名数据库),但使用UDP传送有关单个主机的信息。 3.UDP UDP与TCP位于同一层,但对于数据包的顺序错误或重发。因此,UDP不被应用于那些使用虚电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UDP主要用于那些面向查询---应答的服务,例如NFS。相对于FTP或Telnet,这些服务需要交换的信息量较小。使用UDP的服务包括NTP(网落时间协议)和DNS(DNS也使用TCP)。 欺骗UDP包比欺骗TCP包更容易,因为UDP没有建立初始化连接(也可以称为握手)(因为在两个系统间没有虚电路),也就是说,与UDP相关的服务面临着更大的危险。 4.ICMP ICMP与IP位于同一层,它被用来传送IP的的控制信息。它主要是用来提供有关通向目的地址的路径信息。ICMP的Redirect信息通知主机通向其他系统的更准确的路径,而Unreachable信息则指出路径有问题。另外,如果路径不可用了,ICMP可以使TCP连接体面地终止。PING是最常用的基于ICMP的服务。 5. TCP和UDP的端口结构 TCP和UDP服务通常有一个客户/服务器的关系,例如,一个Telnet服务进程开始在系统上处于空闲状态,等待着连接。用户使用Telnet客户程序与服务进程建立一个连接。客户程序向服务进程写入信息,服务进程读出信息并发出响应,客户程序读出响应并向用户报告。因而,这个连接是双工的,可以用来进行读写。 两个系统间的多重Telnet连接是如何相互确认并协调一致呢?TCP或UDP连接唯一地使用每个信息中的如下四项进行确认: 源IP地址 发送包的IP地址。 目的IP地址 接收包的IP地址。 源端口 源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目的端口 目的系统上的连接的端口。 端口是一个软件结构,被客户程序或服务进程用来发送和接收信息。一个端口对应一个16比特的数。服务进程通常使用一个固定的端口,例如,SMTP使用25、Xwindows使用6000。这些端口号是广为人知的,因为在建立与特定的主机或服务的连接时,需要这些地址和目的地址进行通讯。

文章TAG:接口  接口协议  协议  是什么  接口协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