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齿轮设计中什么叫变位系数x

有些齿轮的齿高比正常齿要更高或更矮一些,就是齿轮变位,指加工齿轮时加工刀具位置比正常位置前移或后移形成变位,齿高因此也发生变化。变位后齿高与正常齿高的差值比例就是变位系数。

齿轮设计中什么叫变位系数x

2,变位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具体点的

变位系数=(齿顶圆直径-(分度圆直径+模数*2))/2
变位系数是根据需求条件查表得出的,齿高、齿根圆、齿顶圆等计算时要用变位系数来计算。
嘿嘿,上学期学过,机械原理上学的,现在忘了,建议楼主图书馆查查

变位系数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具体点的

3,求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计算公式

已知模数M,齿数Z,压力角a,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的直径,求得变位系数的公式:1、分度圆直径 d=mz;2、齿顶圆直径da=d+2ha;3、齿根圆直径df=d-2hf;扩展资料:齿轮计算常用公式:1、计算模数公式:D1外=Zm+2m 2、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D1公式:D1=m*Z13、计算大齿轮的分度圆D2公式:L=(D1+D2)÷2 4、计算大齿轮的齿顶圆公式:D2外=D2+2m5、计算大齿轮的齿数Z2公式:Z2=D2÷m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变位系数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求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计算公式

4,急求直齿轮变位系数计算

不论齿轮是否变位,分度圆永远等于齿数乘模数!!!分度圆不会因为齿轮变位而发生任何改变!依照你的提问、追问,可以“猜测”,所谓的“分度圆正变位后直径为124”,可以猜测,其本意是齿轮加工刀具的分度线或中间线,与齿轮直径124重合,此时,变位量为(124-120)/2=2;而变位量等于xm,即xm=2,10x=2,变位系数 x=0.2 。——仅供参考。题外话,你的提问、追问、图示,概念都是错误的。
分度圆直径=模数x齿数无论怎么变位分度圆不变这个计算公式,是齿轮齿数是z的时候,不发生根切的最小变位系数。变位系数是根据机械设计手册选择的,比如想达到提高弯曲强度,提高齿面强度,避免根切,不同目的变为系数选择不同
不论齿轮是否变位,分度圆永远等于齿数乘模数!分度圆不会因为齿轮变位而发生任何改变!所谓的“分度圆正变位后直径为124”,可以猜测,其本意是齿轮加工刀具的分度线或中间线,与齿轮直径124重合,此时,变位量为(124-120)/2=2;而变位量等于xm,即xm=2,10x=2,变位系数 x=0.2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和尺寸虽多,但是各种齿轮的标准制度,都规定了以模数或径节,作为其它参数和各部尺寸的计算依据。因此测绘工作要尽全力准确判定模数或径节的大小,同时压力角是判定齿形的基本参数,准确判定同样重要。扩展资料:如果齿轮齿数为偶数时,才可直接测量;如果齿数为奇数,所测量的尺寸并不是齿顶圆直径Dm,而是一个齿的齿顶到对面的齿槽两齿面与齿顶圆交点的距离D,它比齿顶圆直径要小,通常将它Dm乘以校正系数k来得到齿顶圆直径D,即:Dm=k*D当齿轮因模数大、打牙等原因,不便于测量齿顶圆直径时,可测量齿全高h来确定模数或径节。齿全高h 可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尾针来测量,其它的深度测量工具也行,按现场条件而定;如果齿轮带孔可以间接求出齿全高h,通过测量内孔壁到齿顶和齿根的距离相减即为齿全高h,模数或径节按下式求出:m=h/2f+c Dp=25.4*(2f+c)/hf:齿顶高系数 c:径向间隙系数。f、c可以查齿轮标准制度参数表得知。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直齿轮

文章TAG:变位系数  系数  齿轮  设计  变位系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