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必然导致管理和运营脱节,无人问津,设备管理难以落实。(2)其次,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还缺乏完整严密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机械设备台账和技术资料档案建立不健全,管理工作杂乱无章。一些企业甚至在购买新设备后不及时或根本不记录,导致管理被动,设备使用不慎,甚至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5、浅谈如何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_浅谈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管理摘要:机械设备的管理属于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必须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经济建设中,要讲究科学有序的机械设备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意识,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注重管理效果。机械设备是当前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具。随着施工技术的提高和机械化的普及,机械设备在现代建筑工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机械设备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是实现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系统的重要途径。
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益和工期与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已成为当前企业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机械设备的管理,基本上就是坚持维修与预防维修相结合,加强关键部位的维修管理,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先进设备,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保证机械设备高效、安全、稳定、经济地运行,最终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6、项目如何开展日常设施设备管理设备的日常管理1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设备的使用期是设备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也是设备运行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重要时期。因此,设备运行期的管理非常重要,设备运行中的维护和操作成为保持设备处于良好技术状态,预防和减少非正常磨损和突发故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根据以往的统计,T公司和H公司因使用不当或操作失误造成的设备故障占总故障的20% ~ 35%。
目前的发展趋势是设备操作工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将设备操作工培养成多技能工人。对于汽车生产线设备来说,由于设备的复杂性,对设备的日常维护要求更高,因此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更高。目前T公司和H公司的设备维护工作基本都是由专业的设备维护人员来完成的。操作人员应能正确使用生产设备,同时检查、润滑、清洁和紧固设备。
7、生产设备、设施管理制度?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设备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内部生产、运输、起重、办公设备的管理,正确、安全地使用和维护设备,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设备使用维护规程,以指导设备的正确操作、使用和维护。公司各部门必须建立和完善设备使用程序和维护程序。(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修订第三条各部门首先应根据本制度规定的原则正确划分设备类型,根据设备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使用维护的难易程度,将设备划分为重要设备、主要设备和一般设备三个等级,以利于规章制度的制定和设备的分级管理。
第五条对于新投产的设备,技术装备部应在设备投产前30天制定使用和维护规程,并发布实施。第六条当生产准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时,技术装备部应在更改工艺前10天,根据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新要求,对原程序进行修改,以确保程序的有效性。第七条岗位在执行规定过程中发现规定内容不完善或有缺陷时,应及时逐级反映。
8、自动化设备装配车间如何管理1首先要了解6S,即整理、整改、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还要学习ISO质量管理体系。在管理中灵活运用这些知识。2、了解生产情况和工艺流程,掌握自动化设备的性能。3.学会管理员工,与员工和谐相处。管理员工的要点:会做事的让他做事,不会教他做事的,管不了的。4.最重要的是和你的老板搞好关系。
9、仪表设备管理制度?1车间或装置仪表维修班应建立以下资料:1.1每台装置由微机管理的仪表设备台帐和档案;1.2各装置和仪表汇总表;1.3仪表维护和检修的操作程序;1.4所有使用仪器的技术规格;1.5仪表及其附件维护检查清单和检查记录;1.6节流元件数据和控制阀计算数据表;1.7标准仪器检定证书;1.8装置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全套图纸(设备清单、仪表安装土、回路土、接线图、联锁逻辑图、带控制点的联锁扩展工艺流程图、仪表设计安装及移交资料等。);1.9A级联锁、DCS、UPS、PLC和工业PC清单;1.10交接本和检查本;1.11各装置静密封点统计表;1.12仪表技术状况月报和季报。
10、设备管理制度生产设备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保证生产设备正常安全运行,保持其技术状况完好,不断改进和提高企业设备质量而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章程。一般应包括:设备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备预管理制度、设备更新改造管理制度、进口设备和关键设备管理制度、设备大修计划管理制度、设备大修技术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和维护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统计和考核制度、工厂事故管理规定、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使用、操作、维护和修理规程、润滑管理规范。
文章TAG:管理制度 设备 检修 管理 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