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

第一代是科学计算
第一代计算机是真空管技术,典型产品为1951生产的univaci,由mauchly and eckert设计,运算速度可以达到5000次/秒,最快可以达到上万次/秒。 第一代计算机的特点:无操作系统,采用机器指令或汇编语言。 第一代计算机应用领域为: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

2,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有没操作系统

没有!那时候的计算机纯粹就是用来算数和统计的。跟现在的电子计算器差不多。要算一个公式程序员需要现写程序。而且不是存在磁盘里的程序,是在纸带上打洞,某个地方多大的洞就代表逻辑0或者逻辑1.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一时期计算机主要采用晶体管为基本元件,体积缩小、功耗降低,提高了速度(每秒运算可达几十万次)和可靠性;用磁芯作主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程序设计采用高级语言,如FORTRAN、COBOL、ALGOL等;在软件方面还出现了操作系统。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除进行传统的科学和工程计算外,还应用于数据处理等更广泛的领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个庞然大物:重30吨,占地150平方米,肚子里装有18800只电子管。它是1954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有没操作系统

3,操作系统在第几代计算机开始应用

第一代1946~1957年是电子计算机它的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主要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磁带等。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限制运算速度只是每秒几千次~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仅几千个字。因此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主要局限于一些军事和科研部门进行科学计算。软件上采用机器语言后期采用汇编语言。 第二代1958~1970年是晶体管计算机。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10年后晶体管取代了计算机中的电子管诞生了晶体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内存储器大量使用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存储器。与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逻辑功能强使用方便可靠性高。软件上广泛采用高级语言并出现了早期的操作系统。 第三代1963~1970年是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1958年夏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制成了第一个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集中了几十个或上百个电子元件组成的逻辑电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基本电子元件是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磁芯存储器进一步发展并开始采用性能更好的半导体存储器运算速度提高到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第三代计算机各方面性能都有了极大提高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可靠性大大提高。软件上广泛使用操作系统产生了分时、实时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第四代1971年~日前是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随着集成了上千甚至上万个电子元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电子计算机发展进入了第四代。第四代计算机的基本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替代了磁芯存储器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基本运算。在软件方法上产生了结构化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另外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也在这一阶段诞生并获得飞速发展
第四代 1943-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底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 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70年代期开始至今)最早的操作系统cp/m系统 基本上也是从60年代后期才开始发展的
第一代就开始用了,这么说吧,凡是计算机都有操作系统的,比较古老的操作系统是DOS系统,目前除了比较老的开发人员还在用它,基本上退出了历史舞台,windows系统也叫视窗系统是微软大概在93年推出的新一代操作系统,发展到现在已经五花八门。比如苹果的ios系统,谷歌的安卓系统等等

操作系统在第几代计算机开始应用


文章TAG:在软件方面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  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