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柴静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为什么这么火

2月28日上午,《人民日报》刊发“调查柴静:穹顶之下”专题,专访柴静。这引爆了大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和对雾霾的讨论。中午,《穹顶之下》在腾讯视频、优酷、乐视等各大视频网站上线。播出后,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下午,朋友圈等社交网络被柴静雾霾调查刷屏。这部纪录片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柴静作为前央视主持人和知名记者,在业内有一定知名度。

环境污染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雾霾问题的严重性近年来已为大众所知。而普通人对雾霾从何而来,如何形成,背后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却不甚了解。为了拍摄《穹顶之下》,柴静走访了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的源头,并前往中、美、英三国,寻求治理大气污染的教训和经验。全片从“雾霾是什么?你从哪里来的?我该怎么办?”切入三个问题,深入浅出地向观众讲解雾霾的危害、成因、治理难点、经验教训。

4、柴静自费调查雾霾,《穹顶之下》是怎么火的

炒作。雾霾自古有之,但自从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私下发布PH2.5的报告后,雾霾这个词变得炙手可热。如果不是美国大使馆,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雾霾这个晦涩难懂的词。柴大妈当了美国妈妈,自然要跟上美国人的步伐。雾霾不好,但是要治理。然而,工业污染只是造成雾霾的原因之一。燃烧、粉尘、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多种原因都会造成雾霾。过度炒作消费雾霾,引用一堆假货数据来妖魔化雾霾,动机显然是有问题的。

5、柴静的雾霾纪录片《穹顶之下》有哪些错误

柴静的《穹顶之下》是作为纪录片诞生的。她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到处寻找真相的英雄,走访了北京大学、中科院等教育科研机构,试图从科学的角度解开雾霾之谜。这个想法是积极的,主题是严肃的,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导演本该以一丝不苟的科学求实态度拍出这部电影,但遗憾的是,我发现这部电影的一些重要关节都是虚构的,内容存在明显的不一致。

①柴静是什么时候意识到雾霾问题的?影片开头有一段简短的宣传,柴静深情地说:“我透过女儿的眼睛看到了雾霾。因为我生活在华北的天空下,为什么这十年来我都没有注意到雾霾的存在?”影片中,柴静多次用小女孩站在窗台前的背影,但柴静的女儿是2013年10月出生的,至少要一岁才能站在窗台上看外面的风景,也就是说柴静直到2014年10月才注意到北京雾霾的存在。

6、柴静的雾霾纪录片是怎么火的

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人们饱受雾霾之苦。这个时候,它们一出来,势必会引起关注。且不说大家意见不一,但真的是火了。里面的动画不错,可以让人清楚的了解雾霾对人的危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建议是减少雾霾天,出门戴口罩有效防雾霾。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人们饱受雾霾之苦。这个时候势必会引起关注,别说大家的意见不一,但真的是火了。里面的动画做的很好,可以让人们清楚的认识到雾霾对人的危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建议雾天减少出行,戴口罩TM。美国进口的普维信,能有效防止雾霾。

7、 柴静雾霾调查》为什么被封

数据我在穹顶之下看完之后被深深打动了。柴静,抽了十几年烟,去美国生了个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然后拿了美国福特基金会一百多万美元拍纪录片,从头到尾他都说:孩子的病都是国家的错,和我抽烟十几年没关系。我..当然,她没有告诉大家,她抽烟十几年的老母亲去美国拍电影的钱是福特基金会出的,柴静雾相关主管部门没有给出解释。详见百度百科:《穹顶之下》是柴静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纪录片,于2015年2月28日播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柴静雾  柴静  数据  最初  是因为  柴静雾霾全数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