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谁知道电导率的测量原理

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其实就是按欧姆定律测定平行电极间溶液部分的电阻。但是,当电流通过电极时,会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电极附近溶液的组成,产生“极化”现象,从而引起电导测量的严重误差。为此,采用高频交流电测定法,可以减轻或消除上述极化现象,因为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和还原迅速交替进行,其结果可以认为没有氧化或还原发生。 电导率仪由电导电极和电子单元组成。电子单元采用适当频率的交流信号的方法,将信号放大处理后换算成电导率。仪器中还配有与传器相匹配的温度测量系统,能补偿到标准温度电导率 的温度补偿系统、温度系数调节系统以及电导池常数调节系统,以及自动换档功能等。 如果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到上海瑞柯坤泰贸易有限公司网站查看!

谁知道电导率的测量原理

2,阐述利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的具体方法

如果帮助到您, 直接用电导率仪: 1,测定电导池常数Q 取某浓度的氯化钾溶液约40mL四份,分别置于50mL塑料杯中,将杯放入恒温水浴,温度25. 装好电导电极并预热30分钟,校正仪器零点和满刻度. 用三份温度恒定的氯化钾溶液分别逐次浸泡、冲洗电极.用第4份氯化钾溶液测定其电导L(KCL),根据Q=K(KCL)/L(KCL)计算.其中K(KCL)是氯化钾标准液的电导率,1mol/L(25度)下为111342. 2,测定电导率 取水样40ML于50ML塑料杯中,温度25,将已用水淋洗干净的电极插入水中,测定L(水),水样的电导率用k=QL计算

阐述利用电导率仪测定溶液电导的具体方法

3,测定果实电导率的方法

上面的方法都不现实,也不实用,如果有实验定的精密仪器,那测这个还是个问题吗?给你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简单实用,但结果不是很精确:1.把你要测的果实用刀切成1cm*1cm*Lcm的长条,并且把这个条状果实放到绝缘物上,对于这个实验玻璃板足够了.2.找一个万用表,打到电阻档上,把电极放到条状果实两端测电阻为R3.根据电阻公式R=ρL/S算电阻率就可以了:ρ=RS/L=0.01*R/L怎么样,所以有的电阻率有是这么求出来的,只是他们用的仪器比较先进一点罢了.
有专用的仪器的。好像就是叫电导率仪,像个镙丝刀状的东西。直接插到果实里去就行了。不过好贵!!
电导仪法测定叶片细胞膜透性(RPP):称新叶片(剪取植株中部叶片)0.2g左右,用蒸馏水冲洗三次,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剪成1cm左右的小段,浸入蒸馏水中,设一空白。静置18小时,然后用DDS-1 1A型电导仪测定电导值s1。然后,置于沸水中煮30分钟,冷却至室温后再测定外渗液的电导值S2根据公式计算:电解质渗出率(%)=(S1-空白)/ (S2-空白) X 100伤害率(%)=(处理电导率-对照电导率)/(处理煮沸后电导率-对照电导率)× 100
有专用的仪器的。好像就是叫电导率仪,像个镙丝刀状的东西。直接插到果实里去就行了。不过好贵!!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测定果实电导率的方法

4,电导率的测定

电导率的测定方法如下:导体有两类,一类为金属导体,电流的载体是电子,电子流动的反方向即电流方向。另一类导体为电解质,电流的载体为离子,在一定得电场推动下,正离子向负极,负离子向正极迁移,电流的方向与正离子迁移方向一致。因为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各不相同,电导率值遇浓度密切相关,因此测量溶液电导率将给我们电解质溶液的很多的信息。本实验是电导率测定的一系列应用,共包含四个方面:测定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从而计算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测定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由外推法求其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测定难溶物的电导率,进而求其溶解平衡常数;在本实验的基础上,练习生产生活实际,自已设计一个实验,我选择的是“电导率法检验葡萄酒的冷稳定性”通过本次试验,将加深我们对电导率部分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同时能让我们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电导率测定需要弄清两方面。一个是溶液的电导,另一个是溶液中1/A的几何关系,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以及外推法等常用数据处理方法。另外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5,纯净水电导率如何测定

用电导率仪测校正,调节校正钮,温度补偿为25摄氏度,然后看校正常数,调节到校正常数,然后测量纯水,量程选择在纯水范围内,如果不选择温度补偿就要看对照表,温度与电导率有公式关系的 药典里可以查得到
用上海赛德利思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的电导率仪测定方法:取250ML样品溶液备测前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越纯的水越容易被污染),仪器开机先调常数,电导池常数对应最佳电导率测量范围:电极常数cm-1 0.01 0.1 1 10测量范围μS/cm 0.0~2.0 0.2~20.0 2~1×10 的4次 1×104~1×10 5电导不大于2个微西门子μS/cm是超纯水 ,纯净水你可以先选择电极常数 0.1 和1的。仪器操作简单带温度补偿,自动换算,显示的数值是换算成25度的值。
1s/cm=100s/m 1us/cm=10^(-4)s/m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1us/cm=10^(-4)s/m在这个公式上再乘以单位长度就可以了纯净水导电率[(25±1) °c]微西门子每厘米。一般称微西每厘米。us/cm。纯净水的电导率一般在10以下。

6,电导率的测定

电极法方法提要在电场作用下,水中离子所产生电导的强弱 (以电导率表示) ,用电导率仪可直接测出。仪器和装置电导率仪。铂电极 (测电导专用) 。温度计 (0~50℃,精确至 ±0.1℃) 。试剂氯化钾标准溶液 c(KCl) =0.01mol/L 称取经 105~110℃烘干 2h 的氯化钾 0.7455g于烧杯中,用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的去离子水 (电导率应小于 1.0μS/cm) 溶解,移至 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25℃时,此溶液电导率为 1.413 ×103μS/cm。分析步骤1) 电极常数的测定。如铂电极上未标明电极常数,则按以下步骤测定,并计算电极常数 Q。取 25~30mL KCl 标准溶液于干净的烧杯中,插入已清洗干净的铂电极,电极引线与电导率仪相连。在恒温 25℃条件下,按仪器说明书操作,准确测出电导值 G。重复测定3~5次。从表80.2中查出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率,按下式计算铂电极的电极常数: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式中:Q为铂电极电极常数,cm-1;GKCl为25℃时测得氯化钾标准溶液的电导值,μS;κKCl为从表80.2中查出的25℃时氯化钾溶液的标准电导率值,μS/cm。表80.2 25℃时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2)试样测量。根据试样电导率的大致范围,按表80.3选择适当的电极。按所选用电极的电极常数,调好仪器上电极常数调节旋钮的位置,并将量程选择旋钮放在适当的档次上。表80.3 电极选择取适量水样冲洗50mL烧杯并冲洗电极几次后,再取适量水样,将电极浸入水中,按仪器操作步骤测量,读取表头数值,即为t(℃)时的电导率(κt),同时测量试样温度t(℃)。测量完毕,用去离子水洗净电极,用滤纸吸干电极表面水分(切勿擦电极的铂黑镀膜);在不使用时,将其装入电极盒内保存。水样的电导率用下式计算(25℃):岩石矿物分析第四分册资源与环境调查分析技术式中:κ25为25℃时水样的电导率,μS/cm;κt为t℃时测得水样的电导率,μS/cm;t为测量时试样的温度,℃。如采用电极常数为10的电极,且电极常数选择旋钮放在“1”的位置时,则测得的κ值应乘以10。注意事项使用中如发现电极的铂黑脱落或读数不正常,则需按下述步骤重新镀铂黑或更换电极。先将电极浸入王水中电解数分钟,每分钟改变电流方向一次,使铂黑溶解,待铂片恢复光亮后,用温热的铬酸洗液或(1+1)HCl浸洗,再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然后将电极浸入氯铂酸-乙酸铅溶液[氯铂酸-乙酸铅混合溶液:分别称取1g氯铂酸(H2PtCl6·6H2O)和0.012g乙酸铅(PbAc2·3H2O)于烧杯中,用去离子水溶解,加水至1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内]中,并与1.5V干电池的负极相接,干电池的正极和浸在同一溶液中的一段铂丝连接。电流强度应只允许产生少量气泡。每5min改变电流方向一次,直到镀上一层均匀的铂黑为止。电极用去离子水洗净,并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装入盒内保存备用。保存氯铂酸-乙酸铅溶液供以后使用。

7,在实际测量中用什么方法测量输出电导

电导率的测量通常是溶液的电导率测量。固体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量一般采用交流信号作用于电导池的两电极板,由测量到的电导池常数K和两电极板之间的电导G而求得电导率σ。电导率测量中最早采用的是交流电桥法,它直接测量到的是电导值。最常用的仪器设置有常数调节器、温度系数调节器和自动温度补偿器,在一次仪表部分由电导池和温度传感器组成,可以直接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折叠测量原理电导率的测量原理是将相互平行且距离是固定值L的两块极板(或圆柱电极),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为了避免溶液电解,通常为正弦波电压,频率1~3 kHz)。然后通过电导仪测量极板间电导。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而Q= L/A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L--两极板的距离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一般情况下,电极常形成部分非均匀电场。此时,电极常数必须用标准溶液进行确定。标准溶液一般都使用KCl溶液这是因为KCl的电导率的不同的温度和浓度情况下非常稳定,准确。0.1 mol/l的KCl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2.88 mS/cm。所谓非均匀电场(也称作杂散场,漏泄场)没有常数,而是与离子的种类和浓度有关。因此,一个纯杂散场电极是最复杂的电极,它通过一次校准不能满足宽的测量范围的需要。
电导率测量。固体导体的电阻率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测量。电解质溶液电导率的测量
电笔
可以使用交流阻抗方法测试.测试出每个温度点的交流阻抗图,通过计算机计算电阻,转换成电导率.

8,水的电导率怎么测

问题一:纯净水电导率如何测定 用上海赛德利思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的电导率仪测定 方法:取250ML样品溶液备测前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越纯的水越容易被污染),仪器开机先调常数,电导池常数对应最佳电导率测量范围: 电极常数cm-1 0.01 0.1 1 10 测量范围μS/cm 0.0~2.0 0.2~20.0 2~1×10 的4次 1×104~1×10 5 电导不大于2个微西门子μS/cm是超纯水 ,纯净水你可以先选择电极常数 0.1 和1的。仪器操作简单带温度补偿,自动换算,显示的数值是换算成25度的值。 问题二:如何检测纯水电导率 所需溶液 1.电导率标准液,100μS/cm 2.去离子水 校正标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为电导率校正的标准液。 校正和测量 1.用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2.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将电极插入装有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的烧杯中,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3.按校正键开始校正。 4.电导率单位出现闪动,表示正在测量。当信号稳定后,电导率单位停止闪动,并显示经过温度校正的标准液的电导率值。 5.按测量键确定并返回测量模式。 6.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 7.将电极插入装有新鲜去离子水的烧杯中,然后立即测量(5秒内)。确保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8.按测量键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μS/cm图标不断闪动,当读数达到稳定时μS/cm图标停止闪动,显示的数值也不再变化。该数值将被自动保存并打印。 9.如需测量其他样品请重复步骤7,8。 问题三:水的电导率如何测得,注意事项有哪些 用专门的在线电导率一就可以,注意温度是常温还是高温就可以了; 便宜点的可以用CCT-3320 问题四:什么是电导率~~???他是怎么算的?? 电导率(total dissolved solids,简写为T.D.S):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电导率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电导率S/cm来表示,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率(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ρl=l/σ (1)定义或解释 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 (3)说明 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 电导电极有那些种类?有何不同用途? 电导电极一般分为二电极式和多电极式两种类型。 二电极式电导电极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电导电极类型,实验式二电极式电导电极的结构是将二片铂片烧结在二平行玻璃片上,或圆形玻璃管的内壁上,调节铂片的面积和距离,就可以制成不同常数值的电导电极。通常有K=1、K=5、K=10等类型。而在线电导率仪上使用的二电极式电导电极常制成圆柱形对称的电极。当K=1时,常采用石墨,当K=0.1、0.01时,材料可以是不锈钢或钛合金。多电极式电导电极,一般在支持体上有几个环状的电极,通过环状电极的串联和并联的不同组合,可以制成不同常数的电导电极。环状电极的材料可以是石墨、不锈钢、钛合金和铂金。 电导电极还有四电极类型和电磁式类型。四电极电导电极的优点是可以避免电极极化带来的测量误差,在国外的实验式和在线式电导率仪上较多使用。电磁式电导电极的特点是适宜于测量高电导率的溶液,一般用于工业电导率仪中,或利用其测量原理制成单组分的浓度计,如盐酸浓度计、硝酸浓度计等。 如何测定电导电极常数?为何要对常数进行校准? 根据公式K=S/G,电极常数K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电极在一定浓度的KCL溶液中的电导G来求得,此时KCL溶液的电导率S是已知的。 由于测量溶液的浓度和温度不同,以及测量仪器的精度和频率也不同,电导电极常数K有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极常数也可能会有变化,因此,新购的电导电极,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的电导电极,电极常数应重新测量标定,电导电极常数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测量时应采用配套使用的电导率仪,不要采用其它型号的电导率仪。 2. 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温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温度为好。 3. 测量电极常数的KCL溶液的浓度,以接近实际被测溶液的浓度为好。 问题五:纯水电导率怎么测量 所需溶液 1.电导率标准液,100μS/cm 2.去离子水 校正标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为电导率校正的标准液。 校正和测量 1.用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2.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将电极插入装有100μS/cm的. 问题六:实验中为什么要测定水的电导率 如果水中含有一些离子,水增加水的导电能力。电导率就是为了判断水质好坏的 生产用水电导率一般不同,这个要根据用水需要来判断。 新鲜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2-2μS/cm,但放置一段时间后,因吸收了CO2,增加到2―4μS/cm;超纯水的电导率小于0.10/μS/cm;天然水的电导率多在50―500μS/cm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μ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往往超过10 000μS/cm;海水的电导率约为30 000μS/cm。

9,关于数字电导率仪使用方法

平时保护好电极,在做测试之前做好数据和电极的校正,我们也是按照说明书做,没有不精确啊~或者在针对被测物选择电极时要注意,以及量程的选择方面要注意
电导率的使用方法1 原理大气降水的电阻随温度和溶解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当电导电极(通常为铂电极或铂黑电极)插入溶液中,可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压力一定时,电阻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截面积a(cm2)成反比。即: 由于电极的l和a是固定不变的,即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其比例常数p叫电阻率,p的倒数为电导率,以k表示。k=q/r ………………………………………(2)式中:q——电导池常数,cm-1;r——电阻,ω, k——电导率,μs/cm。当已知电导池常数q,并测出样品的电阻值r后,即可算出电导率。2 试剂2.1 水,其电导率小于1μs/cm。2.2 标准氯化钾溶液:c(kcl)=0.0100mo1/l。称取0.7456g氯化钾(kc1,105℃烘2h),溶解于新煮沸的冷水中,于25℃定容到1000ml。此溶液在25℃时电导率为1 413μs/cm。3 仪器3.1 电导率仪:误差不超过1%。3.2 温度计:能读至0.1℃。3.3 恒温水浴:25±0.2℃。4 步骤4.1 电导池常数的测定用0.0100mo1/l标准氯化钾溶液冲洗电导池三次。将此电导池注满标准溶液,放入恒温水浴恒温0.5h。测定溶液电阻rkcl。用公式q=krkcl计算电导池常数。对0.0100mol/l氯化钾溶液,在25℃时k=1413μs/cm。即:9=1413rkcl用水冲洗电导池,再用降水样品冲洗数次后,测定样品的电阻rs。同时记录样品温度。5 分析结果的表述5.1 计算按式(3)计算样品的电导率k(当测试样品温度为25℃时)。k=q/rs=1 413rkcl/rs ……………………………………(3)式中:rkcl——0.0100mol/l标准氯化钾电阻,ω;rs——降水的电阻,ω;q——电导池常数。当测定降水样品温度不是25℃时,应按式(4)求出25℃的电导率。式中:ks——25℃时电导率,μs/cm;kt——测定时t温度下电导率,μs/cm;α——各离子电导率平均温度系数,取值为0.022;t——测定时溶液的温度,℃.

10,电导率是什么

原发布者:wok63318电导率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纯水电导率很小,当水中含有无机酸、碱或盐时,电导率增加。电导率常用于间接推测水中离子成分的总浓度。水溶液的电导率取决于离子的性质和浓度、溶液的温度和粘度等。电导率的标准单位是S/m(西门子/米),一般实际使用单位为μS/cm。单位间的互换为:1mS/m=0.01mS/cm=10μS/cm新蒸馏水电导率为0.5~2μS/cm,存放一段时间后,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氨的溶入,电导率可上升至2~4μS/cm;饮用水电导率在5~1500μS/cm之间;海水电导率大约为30000μS/cm;清洁河水电导率约为100μS/cm。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每升高1℃,电导率增加约2%,通常规定25℃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是电导率仪法,电导率仪有实验室内使用的仪器和现场测试仪器两种。而现场测试仪器通常可同时测量pH、溶解氧、浊度、总盐度和电导率五个参数。(一)便携式电导率仪法(B)1.方法原理由于电导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阻值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的截面积A(cm2)成反比。即:R=ρL/A。由于电极面积A和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比例常数ρ称作电阻率。其倒数1/ρ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S=1/R=1/ρQS表示电导度,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所以,K=QS或K=Q/R。当已知电导池常数,
电导率,物理学概念,指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1)英文:conductivity(orspecific conductance)(2)定义: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用希腊字母κ表示(或者γ[1]),κ=1/ρ。除非特别指明,电导率的测量温度是标准温度( 25 °C )。(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称为西门子/米(S/m),其它单位有:MS/m,S/cm,μS/cm。1S/m=1000mS/m=1000000μS/m=10mS/cm=10000μS/cm。(4)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另外,不少人将电导跟电导率混淆:电导是电阻的倒数,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
通俗的理解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σ=1/ρ),同时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电阻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电导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所以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s/cm来表示电导率,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单位电导率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与电导池常数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文章TAG:电导率的测定  谁知道电导率的测量原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