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并口和串口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我可以解释一下,首先说速度跟什么有关呢?1.位数,也就是在同一时间有多少位数据在传输,位数越多,则速度越快(你可以理解为汽车的车道数,肯定是车道数越多,同一时间可以通过的车辆数也越多).串口只有一位,而并口呢则有许多位 2.传输频率,也就是一秒钟可以传输多少数据.频率越高,则速度越快(可以把它理解为车速,是不是车速越快,通过的车辆数越多呢对吧).速度=位数*传输频率毫无疑问,位数肯定是串口少,而并口要多得多.但是传输频率呢,从计算机的发展角度来说吧,以前的时候计算机串口和并口的传输频率并无多少差异,所以并口的速度要远高于串口的速度,而后来串口和并口的传输频率分开了,串口的频率提高了特别多,以至于并口位数多的优势已经被串口频率高的优势完全压倒了.所以串口的速度就比并口快了.从主机背面的接口中可以看出一二,早期的计算机遗留下来的串口(9针两排的接口)就要比并口(25针两排的接口,主要用于接打印机)慢很多,因为它们频率相差无几.而串口硬盘就要比并口硬盘快很多,因为它们的频率相差太多了.

并口和串口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2,单片机的串口通讯到底是什么东西也就是问大体的一个操作流程

串口通讯就是跟外界其他设备交换信息的一个接口, 就跟人的嘴巴和耳朵一样, 可以把你的意思通过嘴巴讲给别人听, 也可以把别人的话通过耳朵听懂 至于控制是其他部件干的事
#include<reg52.h> sbit csda=P3^2; sbit wr=P3^6; void main() { csda=0; wr=0; P0=0; while(1); } 你能看懂时序图?
1、通信就是是两台设备交换数据(全/半双工)或一台设备向另一台设备汇报工作(单工)。 2、总体而言分为串行和并行通信。并行速度更快如并口硬盘,串行连接更方便如USB硬盘的USB接口部分。 3、就工业远距离通信应用,无一例外采用的是串行。距离远、节省线材,抗干扰强。 4、单片机的串口通信是低速、低成本、通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常见电平标准是232和485。 5、通过一根数据线和一根时钟线来实现单个字节的移位输入输出,从而完成数据的传输。 6、51而言,具体控制,主要是硬件模块的初始化(串口工作方式、波特率设置、中断使能)以及通信协议的实现(串口缓冲SBUF读写管理以及协议的解释)。

单片机的串口通讯到底是什么东西也就是问大体的一个操作流程

3,串口是什么了

简单来说,串口就是串行通信接口,个人用户接触的比较多的就是一些老式的打印机,比如票据业务需要用到的针式打印机,现在这个接口在个人电脑上已不常见。详细内容参见:网页链接
1,什么是串口?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2,什么是rs-232?rs-232(ansi/eia-232标准)是ibm-pc及其兼容机上的串行连接标准。可用于许多用途,比如连接鼠标、打印机或者modem,同时也可以接工业仪器仪表。用于驱动和连线的改进,实际应用中rs-232的传输长度或者速度常常超过标准的值。rs-232只限于pc串口和设备间点对点的通信。rs-232串口通信最远距离是50英尺。db-9针连接头-------------\ 1 2 3 4 5 / \ 6 7 8 9 / -------从计算机连出的线的截面。rs-232针脚的功能:数据: txd(pin 3):串口数据输出rxd(pin 2):串口数据输入握手:rts(pin 7):发送数据请求cts(pin 8):清除发送dsr(pin 6):数据发送就绪dcd(pin 1):数据载波检测dtr(pin 4):数据终端就绪地线:gnd(pin 5):地线其他ri(pin 9):铃声指示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是一种可以将接受来自CPU的并行数据字符转换为连续的串行数据流发送出去,同时可将接受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数据字符供给CPU的器件。一般完成这种功能的电路,我们称为串行接口电路。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或串行通讯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比如说你的计算机 显示器到主机的那根线就是一种串口线了,
也称串行通信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
串行接口简称串口,也称串行通信接口或串行通讯接口(通常指COM接口),是采用串行通信方式的扩展接口。串行接口(Serial Interface) 是指数据一位一位地顺序传送,其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只要一对传输线就可以实现双向通信(可以直接利用电话线作为传输线),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特别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送速度较慢。

串口是什么了

4,串行传输是什么

数据通信的基本方式可分为并行通信与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利用一条传输线将资料一位位地顺序传送。特点是通信线路简单,利用简单的线缆就可实现通信,降低成本,适用于远距离通信,但传输速度慢的应用场合。串行接口标准:指的是计算机或终端(资料终端设备dte)的串行接口电路与调制解调器modem等(数据通信设备dce)之间的连接标准。主要的串行接口标准是rs-232。rs-232c是一种标准接口,d型插座,采用25芯引脚或9芯引脚的连接器,如下所示:rs-232c标准规定接口有25根联机。只有以下9个信号经常使用.。引脚和功能分别如下:rs-232c标准采用eia电平,规定:“1”的逻辑电平在-3v~-15v之间。“0”的逻辑电平在+3v~+15v之间。由于eia电平与ttl电平完全不同,必须进行相应的电平转换,mcl488完成ttl电平到eia电平的转换,mcl489完成eia电平到itl电平的转换。max232可以同时完成ttl-eia和eia-ttl的电平转换。微型计算机之间的串行通信就是按照rs-232c标准设计的接口电路实现的。如果使用一根电话线进行通信,那么计算机和modem之间的联机就是根据rs-232c标准连接的。其连接原理及通信原理如下所示:相关芯片:电平转换芯片:mc1488实现ttl?eia转换、mc1489实现eia?ttl转换、max232同时实现ttl?eia转换和eia?ttl转换。串行接口芯片:intel 8251a8251a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与intel系列cpu兼容的可编程的串行通讯接口。虽然8251a功能较强,但它需要外部时钟电路。因此采用8251a作为接口电路时需要比较复杂的外围电路。而目前流行的单片机如mcs51系列,cpu内部就集成了串行接口部件及定时器/计数器,几乎不需要外围辅助电路,使用起来非常简单,性能价格比很高,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数字化仪器仪表电路中不再采用8251a而是使用单片机作为串行通信接口了。支持串行通信的芯片现在多数的微控制器都集成了串行收发器(uart),例如samsung的s3c2410内部具有3个独立的uart控制器,每个控制器都可以工作在interrupt(中断)模式或dma(直接内存访问)模式,也就是说uart控制器可以cpu与uart控制器传送资料的时候产生中断或dma请求。其工作原理图如下:
串行通信是数据的一种传送方式,在这种方式下数据是一位紧接一位在通信介质中进行传输的。在传输过程中,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串行接口则是串行通信设备的接口,它的作用就是将外部设备与CPU之间联系起来,使它们能够通过串行传送方式互相传送和接收信息。

5,串口通信的原理是什么如何实现对串口的读和写操作

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 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 c,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典型的值为1,1.5和2位。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d,奇偶校验位:在串口通信中一种简单的检错方式。有四种检错方式:偶、奇、高和低。当然没有校验位也是可以的。对于偶和奇校验的情况,串口会设置校验位(数据位后面的一位),用一个值确保传输的数据有偶个或者奇个逻辑高位。例如,如果数据是011,那么对于偶校验,校验位为0,保证逻辑高的位数是偶数个。如果是奇校验,校验位位1,这样就有3个逻辑高位。高位和低位不真正的检查数据,简单置位逻辑高或者逻辑低校验。这样使得接收设备能够知道一个位的状态,有机会判断是否有噪声干扰了通信或者是否传输和接收数据是否不同步
串口不是读、写,是发送和接收。MOV SBUF, A ;发送MOV A, SBUF ;收取

6,单片机串口通信原理

1.RS232接口RS232-C接口连接器一般使用型号为DB-9的9芯插头座,只需3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即可传输数据,其9个引脚的定义如图11-3所示。图11-3 RS232-C接口连接器定义在RS232的规范中,电压值在+3V~+15V(一般使用+6V)称为"0"或"ON"。电压在-3V~-15V(一般使用-6V)称为"1"或"OFF";计算机上的RS232"高电位"约为9V,而"低电位"则约为-9V。RS232为全双工工作模式,其信号的电压是参考地线而得到的,可以同时进行数据的传送和接收。在实际应用中采用RS232接口,信号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5m。不过RS232只具有单站功能,即一对一通信。2.RS485接口RS485采用正负两根信号线作为传输线路。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V~6V表示逻辑"1":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V~6V表示逻辑"0"。RS485为半双工工作模式,其信号由正负两条线路信号准位相减而得,是差分输入方式,抗共模干扰能力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实际应用中其传输距离可达1200米。RS485具有多站能力,即一对多的主从通信。在串行通信中,数据通常是在两个站之间传送,按照数据在通信线路上的传送方向可分为3种基本的传送方式: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如图11-4所示。(点击查看大图)图11-4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单工通信使用一根导线,信号的传送方和接收方有明确的方向性。也就是说,通信只在一个方向上进行。若使用同一根传输线既作为接收线路又作为发送线路,虽然数据可以在两个方向上传送,但通信双方不能同时收发数据,这样的传送方式称为半双工。采用半双工方式时,通信系统每一端的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收发开关分时转接到通信线上,进行方向的切换。当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别由两根不同的传输线传送时,通信双方都能在同一时刻进行发送和接收操作,这样的传送方式就是全双工。在全双工方式下,通信系统的每一端都设置了发送器和接收器,因此,能控制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全双工方式无须进行方向的切换。串行通信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同步通信,另一种是异步通信。采用同步通信时,将所有字符组成一个组,这样,字符可以一个接一个地传输,但是,在每组信息的开始要加上同步字符,在没有信息要传输时,填上空字符,因为同步传输不允许有空隙。采用异步通信时,两个字符之间的传输间隔是任意的,所以,每个字符的前后都要用一些数据位来作为分隔位。比较起来,在传输率相同时,同步通信方式下的信息有效率要比异步方式高,因为同步方式的非数据信息比例比较小。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同步方式要求进行信息传输的双方必须用同一个时钟进行协调,正是这个时钟确定了同步串行传输过程中每一个信息位的位置。这样一来,如果采用同步方式,那么,在传输数据的同时,还必须传输时钟信号。而在异步方式下,接收方的时钟频率和发送方的时钟频率不必完全一样,而只要比较相近,即不超过一定的允许范围就行了。在数据传输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异步通信,异步通信的标准数据格式如图11-5所示。(点击查看大图)图11-5 异步通信数据格式从图11-5所列格式可以看出,异步通信的特点是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传输,并且每个字符的传送总是以起始位开始,以停止位结束,字符之间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要求。每一次有一个起始位,紧接着是5~8个的数据位,再后为校验位,可以是奇检验,也可以是偶校验,也可不设置,最后是1比特,或1比特半,或2比特的停止位,停止位后面是不定长度的空闲位。停止位和空闲位都规定为高电平,这样就保证起始位开始处一定有一个下降沿,以此标识开始传送数据。
1、51系列单片机的串口有4个模式,可分别用作串并转换、并串转换、异步串行通信(2种模式)。异步串行通信中,有1+8+1和1+8+1+1两种帧格式,多机通信是特殊的通信方式。2、基本原理是两组移位寄存器。将并行通信转换成串行通信模式(发送部分),或反之(接收部分)。可全双工运行。3、速度通过移位脉冲决定。具体一般通过定时器1的自动装载模式产生的溢出脉冲给出。4、电平上采用的是CMOS逻辑。5、以上是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单片机串口模块的约定,其他层需要软件人员根据需要自行把握。另外,电平需要根据实际通信环境做变换,如232、485或红外等。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信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 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  c,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典型的值为1,1.5和2位。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d,奇偶校验位:在串口通信中一种简单的检错方式。有四种检错方式:偶、奇、高和低。当然没有校验位也是可以的。对于偶和奇校验的情况,串口会设置校验位(数据位后面的一位),用一个值确保传输的数据有偶个或者奇个逻辑高位。例如,如果数据是011,那么对于偶校验,校验位为0,保证逻辑高的位数是偶数个。如果是奇校验,校验位位1,这样就有3个逻辑高位。高位和低位不真正的检查数据,简单置位逻辑高或者逻辑低校验。这样使得接收设备能够知道一个位的状态,有机会判断是否有噪声干扰了通信或者是否传输和接收数据是否不同步。
将一个或多个字节一位一位地通过串行总线按照一定的频率(波特率)发送出去就是串口通讯,接收方和发送方要有相同的物理设置(如波特率)和协议设置

文章TAG:串口通信原理  并口和串口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