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千字文》第一句。“天地玄黄”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而地黄”,这里为了对仗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扬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

2,神话传说中的洪荒世界是无限大的吗

先是混沌,盘古开天之后变成了洪荒,
不是,洪荒世界指的是盘古开天身死后所化得世界。
是的吧
怎么可能无限大? 就像地球,看不到边界,难道它是无限大的? 即使宇宙,只是看不到边界,无限大根本没有理论依据 即使外事皆有可能,其几率也小之又小 至于宇宙之初,洪荒上面还有一个混元
有边界的。
不是,据说还有三千小千世界,洪荒一开始是一片大陆,后来才分几大洲的,还有说法好像是洪荒的尽头是无极,小说上写的

神话传说中的洪荒世界是无限大的吗

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啊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苍天是黑色的,大地是黄色的;茫茫宇宙辽阔无边。
天是黑色,是古代大德飞升看到的可不是瞎说。
句释: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黄色的,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出自《千字文》。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太玄经》里有“洪荒之世”。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
就是说天地未开只是一片灰暗,宇宙处于混沌状态!也念天玄地黄嘛!
天《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庄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保留的意思,“不论”是不讨论,"存而不论"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 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天的蓝色,是由于光的衍射现象,太阳光中红、橙、黄、绿这些颜色的光波长较长,可以发生衍射射到地面上。而蓝、靛、紫这些颜色的光波长较短,只能在各种空气中的杂质间来回发射,所以天空看起来是蓝色的。但是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太空四周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炎黄文化,黄帝。以及土的颜色,人的肤色,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 “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 意思是:宇宙形成于混沌蒙昧的状态中。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是什么意思啊

4,有关于洪荒世界详细的描述

洪荒含义(中国)  混沌初开,生灵万物俱无,天地连成一片,只在其间孕育着一株混沌青莲,那青莲有叶五片,开花二十四瓣,结成一颗莲子。待得亿万年期满,莲子裂开,盘古大神手执开天斧出世,盘古大神因不满混沌中那无穷无尽的压抑,遂用那开天斧将天地劈开。  天地初开后,天地不稳,盘古大神便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每日长高一丈,使天每日也增高一丈,地每日也增厚一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地定型。后盘古大神有感于天地间万物皆无,便身化洪荒: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头发成繁星点点;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草木,筋脉变成道路;牙齿变成金石,精髓变成珍珠;气为风云,声为雷霆,汗成雨露;盘古大神倒下时,头与四肢化成了五岳,而脊梁却成了天地间的支点不周山脉……肚济却化成了一片血海,那血海方圆几万里,里面血浪滚滚,鱼虾不兴、鸟虫不至,天地戾气全都聚在了此处,洪荒众人将此处唤做幽冥血海。冥河老祖,携阿鼻、元屠,自血海之中诞生。后因巫妖大战牵连人族,人族死后的鬼魂因当时后土还未化为六道轮回在天地间四处游荡,无处可去。于是冥河借助血海和人族之魂造就阿修罗一族。  在盘古大神倒下的瞬间,从身上逸出三道清气和十二道浊气。三道清气上升化为太清太上老君、玉清原始天尊、上清通天道人。十二道浊气下降化为了十二祖巫,分别为:蓐收:金之祖巫。句芒:木之祖巫。共工:水之祖巫。祝融:火之祖巫。天昊:风之祖巫。玄冥:雨之祖巫。强良:雷之祖巫。翕兹:电之祖巫。帝江:空间速度之祖巫。烛九阴:时间之祖巫。奢比尸:天气之祖巫。后土:土之祖巫。  开天斧因承受不住开天的阻力,斧头化成了太极图、盘古幡,斧刃化成了诛仙古剑,(后一分为四并阵图)斧柄化成了混沌钟,合称四大先天至宝!而混沌青莲亦因天地开裂而毁损,二十四瓣莲花化成二十四片造化玉牒,上面记载着大道三千,后大部为鸿钧所得,并籍此悟道。混沌青莲的五片叶子化成了先天灵宝为天地五行旗(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北方玄元控水旗 );其根化为三大先天灵根(分别为菩提木,人参果,葫芦根),只有那莲茎不知所终。(也有说莲茎化为鸿钧的分宝崖)  巫族为盘古一脉,天生能掌控各洪荒元素,巫族之人期盼能如盘古父神一般以力成圣,故只炼肉身,不修元神。巫族以十二祖巫为首,十二祖巫,乃盘古精血惹天地戾气而化,为肉身最强存在,每人皆有准圣境界,合炼一阵名为十二天都煞神大阵,乃是洪荒第一凶阵,无人敢挡其锋!  盘古左目所化太阳星中,帝俊裹先天灵宝河图洛书出世,太一执先天至宝混沌钟而生,帝俊与太一曾于紫宵宫中听鸿钧讲道,修炼得一身超凡入圣的本领。帝俊与太一于三十三天外建立妖皇宫,帝俊自号妖皇、太一自号东皇,拜同在紫宵宫中听道的妖族大神鲲鹏为妖师,统领天下妖族,一时风头无两,妖族有着和巫族十二天都煞神大阵相媲美的周天星斗大阵。巫妖两族是天生冤家,互斗几百万年,死伤无数,最后由三清与众人一起调停,形成妖管天,巫管地局面,两者才稍稍平和!  但好景不长,妖族和巫族为了争夺天地的统治权利,展开生死决战,双方都用上了威力最强大的招式,把整个洪荒分为9块。最后巫妖两族的绝招毁灭了5块大陆,最后剩下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其余的5块大陆分散,统称为海外十三岛。巫族最后只剩下大巫蚩尤,后土化身六道轮回。妖族则只剩下陆压(第十个太阳),有书说陆压后来去了西方教成了大日如来。据网络主流意见,陆压后投佛教成为大日如来与乌巢禅师(同一个人的不同化身),其中乌巢禅师在西游记里曾露过面。(关于陆压,还有一种说法,说陆压乃是先天离火之精,与鸿钧一样的先天神祗。大日如来则是多宝被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成立小乘佛教,分走佛教气运)

5,天 地 玄 黄 宇 宙 洪 荒每个字的意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读音练习】   天(tiān) 地(dì) 玄(xuán) 黄(huáng) ,   宇(yǔ) 宙(zhòu) 洪(hóng) 荒(huāng) 。   日(rì) 月(yuè) 盈(yíng) 昃(zè) ,   辰(chén) 宿(xiù) 列(liè) 张(zhāng) 。   【字词义解释】   天(1)地(2)玄黄(3),宇宙(4)洪荒(5)。   日(6)月(7)盈(8)昃(9),辰宿(10)列张(11)。   (1)天:太空,地球周围诸星罗列的空间。   (2)地:指地球,人类和动物、植物栖息生长的场所。   (3)玄黄:形容在远古地球刚诞生时的景象,新的天体正在组成,天地之间一片浑沌炽热。天空因大气燃烧而赤黑又变化莫测,所以称之为“天玄”。大地因燃烧而变得焦黄,所以称之为“地黄”。玄,黑中带红的颜色,后来多指黑色;深远莫测的。黄,黄色,与红、蓝合称三原色。出自于《易经》: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4)宇宙:时空的总合。宇,上下四方无限广大的空间。宙,古往今来无限久远的时间。出自于《淮南子》: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   (5)洪荒:远古时期地球有很大的面积以及很长一段时间被洪水所淹没,到处   显得荒芜凄凉。洪,大;大水。荒,杂草丛生。出自于西汉? 杨雄《太玄经》:   洪荒之世。   (6)日:太阳。   (7)月:月亮。   (8)盈:充满,此指月圆。月亮盈亏的变化,阴历每月十五日是满月,又称望月、盈月;三十日月尽,没有月光。   (9)昃:倾斜,指太阳西斜。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早上从东边升起,正午时位置最高,过了正午向西边斜落。   (10)辰宿:星辰。辰:星体的总称。宿:星群、星座。单颗星体称星,一颗以上称宿。   (11)列张:陈列分布。列,陈列。张,分布。出自《淮南子》: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   【译文参考】   在地球刚诞生的时候,地球的四周被浑沌不清、变幻莫测的赤黑色气体所包围,而大地则是枯黄的一片。到处都是大水,举目所见一片荒凉。   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后,天地之间慢慢澄清了,这时可以看到太阳、月亮很有规律的在天空中运行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星星。
挖!!!佩服 !!楼主要不给人家分 就太不人道咯!!!
天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气候:~气。~冷。◎ 季节,时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ɡ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地◎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底子:质~。玄◎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妙。~奥。~理(a.深奥的道理;b.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学。~秘。◎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想。~虚。◎ 黑色:~青(深黑色)。~武(a.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b.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黄◎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宇◎ 屋檐,泛指房屋:~下(屋檐之下,喻在他人庇护之下)。屋~。庙~。~宙(a.屋檐和栋梁;b.空间与时间;c.天地)。◎ 国土,疆土:故~。◎ 整个空间世界:~内(指天下)。玉~。~航。◎ 风度,仪表:眉~(指人的样子,仪表)。器~轩昂。宙◎ 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宇~。洪◎ 大:~水。~大。~福。~荒。~亮。◎ 大水:山~。蓄~。分~。◎ 姓。荒◎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
如果是每个字的意思。不能合起来的,更不要把千字文和易经的注解搬出来,那我支持楼主二的说法,从字典上一个一个的查
你是在考我的耐性?我一个一个帮你用字典查!天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自然界.地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玄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虚伪,不真实,不可靠;黑色的.黄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黄河.宇 整个空间世界;屋檐,泛指房屋;国土,疆土.宙 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时间的总称;天空;洪 大水;河道陡窄流急之处;河流分道之处.荒 荒芜;年成不好;凶年;歉收;远;久远

6,天地玄黄宇宙洪 荒每个字的意思

天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 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 气候:~气。~冷。 ◎ 季节,时节:冬~。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 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干(ɡ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 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地 ◎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 ◎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 ◎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 ◎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区。此~。 ◎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板。~毯。 ◎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点。目的~。 ◎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以处。 ◎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境~。心~。 ◎ 底子:质~。 玄 ◎ 深奥不容易理解的:~妙。~奥。~理(a.深奥的道理;b.魏晋玄学所标榜的道理)。~学。~秘。 ◎ 虚伪,不真实,不可靠:~想。~虚。 ◎ 黑色:~青(深黑色)。~武(a.道教所奉的北方之神,它的形象为龟蛇合体;b.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合称)。 黄 ◎ 像金子或向日葵花的颜色:~色。~昏。牛~。~澄澄。信口雌~。 ◎ 特指中国黄河:~灾。治~。~泛区。 ◎指“黄帝”(即“轩辕氏”,传说中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老(黄帝和老子)。炎~子孙。 ◎ 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事情~了 ◎姓。 宇 ◎ 屋檐,泛指房屋:~下(屋檐之下,喻在他人庇护之下)。屋~。庙~。~宙(a.屋檐和栋梁;b.空间与时间;c.天地)。 ◎ 国土,疆土:故~。 ◎ 整个空间世界:~内(指天下)。玉~。~航。 ◎ 风度,仪表:眉~(指人的样子,仪表)。器~轩昂。 宙 ◎ 古往今来所有的时间:宇~。 洪 ◎大:~水。~大。~福。~荒。~亮。 ◎ 大水:山~。蓄~。分~。 ◎姓。 荒 ◎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年。灾~。防~。备~。 ◎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芜。~地。开~。 ◎ 废弃:~废。~疏。~置。业精于勤,~于嬉。 ◎ 冷落偏僻:~村。~郊。~落(luò)(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颓。 ◎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 ◎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信。~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 放纵,迷乱:~淫。~腆(沉湎于酒)。 ◎远,边远的地方:~远。~遐。八~。 ◎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之”。 ◎ 包有:“奄有龟蒙,遂~大东,至于海邦”。 ◎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子(毛坯)。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读音练习】 天(tiān) 地(dì) 玄(xuán) 黄(huáng) , 宇(yǔ) 宙(zhòu) 洪(hóng) 荒(huāng) 。 日(rì) 月(yuè) 盈(yíng) 昃(zè) , 辰(chén) 宿(xiù) 列(liè) 张(zhāng) 。 【字词义解释】 天(1)地(2)玄黄(3),宇宙(4)洪荒(5)。 日(6)月(7)盈(8)昃(9),辰宿(10)列张(11)。 (1)天:太空,地球周围诸星罗列的空间。 (2)地:指地球,人类和动物、植物栖息生长的场所。 (3)玄黄:形容在远古地球刚诞生时的景象,新的天体正在组成,天地之间一片浑沌炽热。天空因大气燃烧而赤黑又变化莫测,所以称之为“天玄”。大地因燃烧而变得焦黄,所以称之为“地黄”。玄,黑中带红的颜色,后来多指黑色;深远莫测的。黄,黄色,与红、蓝合称三原色。出自于《易经》: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4)宇宙:时空的总合。宇,上下四方无限广大的空间。宙,古往今来无限久远的时间。出自于《淮南子》: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 (5)洪荒:远古时期地球有很大的面积以及很长一段时间被洪水所淹没,到处 显得荒芜凄凉。洪,大;大水。荒,杂草丛生。出自于西汉? 杨雄《太玄经》: 洪荒之世。 (6)日:太阳。 (7)月:月亮。 (8)盈:充满,此指月圆。月亮盈亏的变化,阴历每月十五日是满月,又称望月、盈月;三十日月尽,没有月光。 (9)昃:倾斜,指太阳西斜。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早上从东边升起,正午时位置最高,过了正午向西边斜落。 (10)辰宿:星辰。辰:星体的总称。宿:星群、星座。单颗星体称星,一颗以上称宿。 (11)列张:陈列分布。列,陈列。张,分布。出自《淮南子》: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 【译文参考】 在地球刚诞生的时候,地球的四周被浑沌不清、变幻莫测的赤黑色气体所包围,而大地则是枯黄的一片。到处都是大水,举目所见一片荒凉。 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后,天地之间慢慢澄清了,这时可以看到太阳、月亮很有规律的在天空中运行着,日出日落,月圆月缺。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星星。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作《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扬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两句话都是经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几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五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称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是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的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的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 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远、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去,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色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上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 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代,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击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不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 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文章TAG:洪荒  宇宙  天地  天地玄黄  洪荒宇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