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由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 其国际通用符号(或叫简称)是SI。 国际单位制的构成是:国际单位制(SI)

什么是国际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都有哪些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长度(米m)、质量(千克kg)、时间(秒s)、电流(安培A)、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物质的量(摩尔mol)、发光强度(坎德拉cd)

国际单位制都有哪些

3,国际单位制包括哪些

1、7个基本单位:m、kg、S、A、K、mol、cd2、辅助单位:如平面角的弧度(rad),立体角的球面度(sr)3、导出单位:基本单位的幂、幂的组合4、倍数单位、分数单位:基本单位的十进制倍数或分数如km、cm、mm

国际单位制包括哪些

4,国际单位制是什么

948年召开的第九届国际计量大会作出了决定,要求国际计量委员会创立一种简单而科学的、供所有米制公约组织成员国均能使用的实用单位制。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采用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和坎德拉(cd)作为基本单位。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将以这六个单位为基本单位的实用计量单位制命名为“国际单位制”,并规定其符号为“SI”。以后1974年的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又决定增加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作为基本单位。因此,目前国际单位制共有七个基本单位。 求采纳啊 谢谢啦~~~
SI基本单位 单位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5,国际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编辑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是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将单位分成三类: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基本单位在量纲上彼此独立。导出单位很多,都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起来而构成的。辅助单位目前只有两个,纯系几何单位。当然,辅助单位也可以再构成导出单位[1] 。各种物理量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及其定义而彼此相互联系。为了方便,选取一组相互独立的物理量,作为基本量,其他量则根据基本量和有关方程来表示,称为导出量。[1] 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决议,责成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研究并制定一整套计量单位规则”,力图建立一种科学实用的计量单位制。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决定采用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和发光强度6个量作为实用计量单位制的基本量。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按决议,把这种实用计量单位制定名为国际单位制,以SI作为国际单位制通用的缩写符号;制定用于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SI导出单位和SI辅助单位的规则以及其他规定,形成一整套计量单位规则。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决定在前面6个量的基础上,增加“物质的量”作为国际单位制的第7个基本量,并通过了以它们的相应单位作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2]

6,国际单位制是怎么来的

单位是为了描述和比较物质量的大小而人为规定的。过去,各个国家或地区间各种量的单位彼此不同,交流极不方便。国际单位制(Le Systeme International Unites):第11届和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以量纲上彼此独立的7个单位为基本单位的一贯计量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的其他所有单位均可由这7个基本单位导出。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长度单位,m(metre),米: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s(秒)时间间隔内 所经 过路径的长度质量单位,kg(kilogram),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时间单位,s(second),秒:与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 所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电流单位,A(Ampere),安培:在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一米的无 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力在每米 长度上为2×10-7N,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1A。热力学温度单位,K(Kelvin),开尔文: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物质的量单位,mol(mole),摩尔:一系统的中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就是1mol。使用mol时,基本单元应指明, 如可以是分子、原子、电子、离子及其他基本粒子,或是这些粒 子的组合。发光强度单位,cd(candela),坎德拉: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发出频率为 540×10^12Hz的单色光,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则该光源的发光强度为1坎德拉。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rad(radian) : 弧度,平面角单位;sr(steradian): 球面度,立体角单位Hz(Hertz): 赫兹,频率单位N(Newton): 牛顿,力的单位Pa(Pascal): 帕(斯卡),压强单位J(Joule): 焦耳,能量单位W(Watt): 瓦(特),功德单位C(Coulomb): 库(仑),电荷量的单位V(Volt): 伏特,电压、电动势、电势(位)的单位Ω(ohm): 欧姆,电阻的单位F(Farad): 法拉(第),电容的单位。S(Siemens): 西(门子),电导的单位Wb(Weber): 韦(伯),磁通量的单位T(Tesla): 特(斯拉),磁通密度单位H(Henry): 亨利,电感单位℃(degree celsius):摄氏度,lm(lumen): 流明,光通量单位lx(lux): 勒克斯,光照度单位
根据国际七个基本单位的推导任何公式都可由这七个中的部分基本单位导出
简称是si.下面是国际单位制的简称: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使用一些物理量来表示物质及其运动的多少、大小、强度等。例如,1 m布、2 kg糖、30 s等等。有了米、千克这样的计量单位,就能表达这些东西的数量。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的不同,往往会形成各自的单位制,如英国的英制、法国的米制等。因而使得同一个物理量常用不同的单位来表示。例如,压强的单位有千克/平方厘米、磅/平方英寸、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巴、托等多种。这样多的单位在换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差错,这对于国际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商业往来是非常不方便的。因此,就有了实行统一标准的必要。 1960年以来,国际计量会议以米、千克、秒制为基础,制定了国际单位制(简称si)。国际单位制是在米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于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目前已有80多个国家宣布采用国际单位制,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几乎全部采用了国际单位制。1977年5月,我国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并在第三条中明确规定“我国的基本计量制是米制(即公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1981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单位名称与符号方案(试行)》,要求在全国各地试行。

文章TAG:国际  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制  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