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干扰反制设备,安则低空慢速无人机防御系统AUAV的干扰反制系统是如何进行工
来源:整理 编辑:智能门户 2023-06-04 17:57:23
1,安则低空慢速无人机防御系统AUAV的干扰反制系统是如何进行工
干扰频段多为:覆盖20MHz-6GHz,重点防护:1.5~ 1.6GHz (GPS\GLONASS\北斗等卫星导航系统民码频段);902~928MHz2.4~2.485GHz;5.725~5.85GHz;干扰样式相关干扰、噪声压制、窄带瞄频干扰、宽带压制干扰、扫频干扰、灵巧噪声干扰、隐蔽干扰及梳状谱干扰,支持其它干扰样式编程扩展干扰方式卫星导航链路干扰;无线遥测链路干扰;无线图传链路干扰;组合式干扰,即导航+遥测+图传链路同时干扰。低空慢速主要是指飞行在低空和超低空的小型无人机,国内现在的反无人机技术偏重于击毁或捕获利剑、枭龙这种军用无人机,对于低空慢速小目标无人机的防御研究比较少,安则的“低空慢速无人机防御系统auav”正好补上了这个空缺。在探测识别系统侦测到入侵无人机并识别出来以后,干扰系统会自动发射信号对无人机实施干扰反制,并且为了机动部署的便利,配置了车载式和便携式电磁干扰设备,通过人工方式对无人机进行干扰反制。低空慢速主要是指飞行在低空和超低空的小型无人机,国内现在的反无人机技术偏重于击毁或捕获利剑、枭龙这种军用无人机,对于低空慢速小目标无人机的防御研究比较少,安则的“低空慢速无人机防御系统auav”正好补上了这个空缺。
2,国内目前有哪些反无人机手段有哪些从技术上管控无人机的方法 搜
一、黑客技术很多无人机为方便用户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操控,直接使用WiFi进行交互。这样一来,一些在互联网中已经很成熟的黑客技术就可以直接应用在无人机上。例如,通过无人机控制系统中开放的端口或密码猜解等手段,进入控制系统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开发出“萨米蠕虫病毒”的传奇黑客萨米 卡姆卡尔(Samy Kamkar)就利用这个原理编写了一个名为“SkyJack”的无人机劫持软件,并将软件安装到经过特殊配置的无人机中,SkyJack在空中飞行并寻找Wi-Fi范围内的其他无人机,然后入侵该无人机并取得控制权。二、无线电劫持现在,无人机使用的控制信号大多在1.2GHz、2.4GHz、5.8GHz等常规民用频段,随着安卓和树莓派等开源硬件的快速发展和软件无线电SDR技术的流行,普通爱好者也可以利用从网络买到的硬件和从论坛获得的软件源码模拟遥控器向无人机发送控制信号,并覆盖真正遥控器的信号,从而获得无人机的控制权。业内从事反无人机应用的专业人士表示,当前国内的反无人机技术还处在摸索阶段,无线电劫持技术由于各无人机厂家对无线电信号进行了加密处理很难实现,而黑客技术由于门槛较高不易商业化,因此当前所采用的技术主要以干扰阻断为主。三、无人机干扰技术无人机干扰器组成及原理:无人机干扰器设备由手持式主机和电池组组成。手持式主机为三频段发射机天线一体化设计,可以同时产生2.4GHz/5.8GHz频段无人机飞控干扰信号以及卫星定位干扰信号,通过对无人机的上行飞控信道和卫星定位信道进行阻塞式干扰,从而使其失去飞控指令和卫星定位信息,使之无法正常飞行,根据无人机的设计不同会产生返航、降落以及坠落的管控效果。目前,各国反无人机技术主要有声波干扰、信号干扰、黑客技术、激光炮、“反无人机”无人机、夺取无线电控制等,特点和效果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干扰阻断类反无人机系统。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目标无人机发射定向的大功率干扰射频,切断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通讯, 从而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者返航。二是直接摧毁类反无人机系统。较为典型的是美国波音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分别研制的反无人机激光炮。三是监测控制类反无人机系统。无论是干扰阻断还是直接摧毁,都容易造成无人机的坠机并带来额外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希望借助阻截无人机使用的传输代码,进而控制无人机,甚至引导其返航。以上技术,中国都已掌握。一是干扰阻断类反无人机系统。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目标无人机发射定向的大功率干扰射频,切断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通讯, 从而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者返航。二是直接摧毁类反无人机系统。较为典型的是美国波音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分别研制的反无人机激光炮。三是监测控制类反无人机系统。无论是干扰阻断还是直接摧毁,都容易造成无人机的坠机并带来额外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希望借助阻截无人机使用的传输代码,进而控制无人机,甚至引导其返航。北京宇能瑞达“天弩”反无人机电磁干扰设备是一种利用高功率微波能量,针对中小型无人机、旋翼飞行器、航空模型等目标,通过干扰、压制无人航空器无线遥控链路和卫星导航系统,迫使其迫降或者返航的多波段微波辐射装置。您好!目前,各国反无人机技术主要有声波干扰、信号干扰、黑客技术、激光炮、“反无人机”无人机、夺取无线电控制等,特点和效果各有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干扰阻断类反无人机系统。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目标无人机发射定向的大功率干扰射频,切断无人机与遥控器之间的通讯, 从而迫使无人机自行降落或者返航。二是直接摧毁类反无人机系统。较为典型的是美国波音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分别研制的反无人机激光炮。三是监测控制类反无人机系统。无论是干扰阻断还是直接摧毁,都容易造成无人机的坠机并带来额外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希望借助阻截无人机使用的传输代码,进而控制无人机,甚至引导其返航。以上技术,中国都已掌握。谢谢阅读!
3,无人机反制系统技术比较专业的公司有
1.系统功能1)采用无源探测技术,360度探测多个目标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并根据信号定位目标所在的位置;2)采用相控阵雷达探测技术,360度探测多个运动目标的位置、速度信息;3)具有可见光、红外成像功能,能显示警戒区域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4)具有图像检测、识别、跟踪功能;5)具有多波段干扰功能,能够干扰无人机的卫星导航链路、遥控链路、图传链路;6)能够根据搜索系统的数据自动/手动搜索、跟踪目标;7)具有数据存储功能,方便调查取证;8)终端显控软件描述2.系统特点①探测能力强有源与无源多波段双模探测,探测能力强;信号实时采集、数据刷新率高;全向360°无死角,探测范围广;覆盖市场95%以上的主流无人机;对目标的测角与测距精度高;多目标批次处理,目标容量大电子地图标记无人机位置;多数据融合处理,探测概率高、虚警率低。 ②跟踪性能好弱小目标跟踪稳定;抗背景干扰能力强,目标不丢失;跟踪速度高;像素级精确跟踪,精度高;遮挡后记忆跟踪,智能程度高;③干扰强度大干扰体制优秀,方式灵活、干扰信号频点控制精确; 全向360°无死角,覆盖范围广干扰模式多,强度大;干扰频段足,覆盖频段广,带宽范围大;丰富的扩展性能,干扰样式与噪声样式可调配;干扰信号覆盖市场95%以上的主流无人机。定向?全向两种干扰手段,全面防止蜂群及大功率飞行器④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数据融合处理,降低虚警率,减少人员工作量;一键自动搜寻,智能检测;远程控制设备启动/关闭,人机功效好;多快捷键组合控制,让设备操作像玩游戏一样简单;显控界面简洁,各传感信息、设备状态一目了然。⑤全天时、环境适应性强、可靠性高昼夜皆可稳定工作,有效防止无人机夜晚突袭;浓雾、小雨天气条件下照常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强;长时间连续工作,维护成本低。 ⑥定制化系统,军用雷达标准,高精尖技术本系统的所带软件是公司专门针对反无人机系统在监管场所环境下应用的定制化软件,是集主动相控阵体制雷达、被动无线电探测雷达、光电探测系统以及定向射频干扰等多个设备的显示、控制以及联动工作于一体的指挥控制软件,而非一般的显控和监视软件,涉及数字地图、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及指挥控制决策等多项目关键技术,开发技术难度高,研发投入大。所用相控阵体制雷达在军用武器装备中都属于高精尖技术,如美国宙斯盾军舰就是因为采用相控阵体制雷达而闻名世界,我国近年来列装的新型神盾舰上抛弃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而采用相控阵雷达。相比于传统的机械扫描雷达,相控阵体制雷达具有扫描速度快、探测性能高以及故障率低等显著优势,是未来雷达的发展趋势。唯一缺点是成本相对较高。我司将军用雷达技术应用于民用上,积极国家军民融合政策,通过该项目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主要区别在于探测系统
探测分为三大块
雷达:(探测)
电扫雷达:特别贵一面可能上千万,预算少的朋友不要考虑了
机扫雷达:左右扫,6s一圈,雷达需要扫描到物体3次才能确定,也就是说6*3=18s 才能确定物体,会给一些无人机有可乘之机。
相控阵雷达:4-5面,面与面夹角90°,1.5秒确一个点,1.5*3=4.5s 就能确定物体,让无人机没有可乘之机。是市面上所有无人机反制使用量最多的雷达
但是实际中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无人机看到有雷达之后,寻找障碍物进行躲藏,比如树后,或者其他障碍物之后,雷达就无法发现这个无人机了。
无线电:(侦测)
目前中国的无人机的频段都是1.5g,2.4g和5.8g频段
通过无线电侦测测向子系统对非法入侵无人机进行自动搜索、发现、识别和测向
无线电是通过频段来探测是否有无人机的出现,所以即使有障碍物,只要无人机发出相应频段,就可以探测到。
问题来了:为什么用了无线电探测还要使用雷达探测呢?
无线电无法发现静默飞行的无人机,什么是静默飞行?
静默飞行:说白了就是使用导航设定好路线的飞行。
光电:(跟踪)
光电其实就是一套跟踪系统,当无线电和雷达发现无人机之后进行跟踪锁定,给干扰打击提供定位
可见光监控(彩色,黑白):用于白天或白天的目标检测,验证和跟踪
红外热传感器:可应用于完全没有光线或低光照条件下检测发射到目标的红外线并识别无人机目标。
红外激光监控技术:用于夜间眩光条件下,提高目标监控分辨率
建议预约测试,看效果
文章TAG:
无人 无人机 人机 干扰 无人机干扰反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