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智能控制技术

汽车智能控制系统:汽车智能控制系统下载: http://www.schneider-electric.cn/china/cn/products-services/automation-control/products-offer/range-presentation.page?p_function_id=25&p_family_id=5441&p_range_id=2292
汽车智能控制技术简要理解就是电子技术和机械技术的结合,车载电脑按照人的意愿对汽车机械进行精确控制的过程。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汽车智能控制技术

2,汽车技术论文

3汽车电控技术分析   电控制动系统的研究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此系统具有制动力矩大、反应迅速以及具有更多辅助功能等特点,目前一些高档轿车和采用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上已经使用了此系统。相对于电控制动系统,电-液混合制动系统较早地得到了推广。   电-液混合制动系统   电-液混合制动系统在制动总泵和制动钳之间保留了液压管路,这些管路作为电控制动系统的备份,当电控制动系统出现故障时,备份系统能够进行传统的液压制动。从真正意义上来讲,电-液混合制动系统虽然提供了电控制动系统的几乎所有功能,但如果系统控制单元停止工作,整个制动系统仍然能够工作,因此这个系统称为电-液辅助制动系统更合适。在2002年,奔驰E级车上已经使用了电-液混合制动系统。   电控制动系统   真正的电控制动系统完全使用电能进行驱动,没有额外的机械液压式制动系统作为后备制动系统。   (1)电控制动系统的组成(图1) 图1 电控制动系统   ①容错供电系统:工作标准电压为14 V或42 V,该系统由智能能源分配模块控制,监测车辆电气系统和蓄电池的工作状况。在主电源失效的情况下,它将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以保证制动的有效。   ②制动踏板模拟器:连接在制动踏板后端,代替传统的制动总泵和真空助力器。踩下制动踏板时,模拟器提供一个可调阻尼负载,可以使驾驶者拥有与液压制动系统相同的制动感觉。   ③双通道数据通讯总线:总线基于高带宽的CAN总线或FlexRay总线技术,提供可靠和高速的数据传输,以满足各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交换需要。   ④前、后电子机械制动钳:前制动钳通常采用固定卡钳式双浮动制动盘,后制动钳通常采用固定卡钳式单固定盘。   ⑤制动系统控制单元:此控制单元有3种基本功能。   a.控制高等级执行器的复杂制动功能,例如控制ESP牵引力控制系统和ABS系统,并给驾驶者提供电子驻车制动和坡路起步辅助等附加功能。   b.网关功能,它能作为CAN总线等其他类型总线的系统接口。   c.通过编码实现系统功能的开启或关闭。   (2)电控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   ①1994年,由德尔福开发的电子制动系统应用在通用公司的EV1车上,这是全球第一例批量生产的电子制动系统的实际应用。这个系统是由电-液机构控制前车轮,而由单纯的电控来制动后车轮,电子制动钳采用42 V的电压输入。   ②2002年,第二代装配尺寸非常小的铝制制动钳出现,电子制动钳(图2)采用内电机滚珠丝杠结构,质量大大减轻,性能得到了优化。 图2 电子制动钳   ③从2004年起,第三代制动器出现,它包括42 V和14 V两种电源。当时,要采用可控的电流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矩仍需42 V电压,但是除了混合动力车,42 V电压的系统不被大多数整车制造商所接受。不久,最大扭矩制动系统(MTB)出现,此系统使用双制动盘(图3)代替了常见的单制动盘,制动钳被固定而摩擦盘在夹紧力作用下在一个特殊的轮毂上滑动。同样的制动力能产生比单碟制动高两倍的制动力矩,也意味着要产生同样的制动力矩只需要单碟制动时的一半电流,因此可以由14 V电压的系统产生。 图3 双制动盘(MTB)   ④目前,电控制动系统的研发进入了第四代。整体系统基于一套柔性电气架构,适用于前轮驱动、后轮驱动以及四轮驱动的众多车型。

汽车技术论文

3,关于汽车电子系统的毕业论文

制动性能是汽车主要性能之一,它关系到行车安全性(有点废话呵,不过多少人买车有真正关注过这个,特别是一些小排量的车)。评价一辆汽车的制动性能最基本的指标是制动加速度、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及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历史:   制动力调整装置设计思想的提出在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有人获得了这方面的一项专利(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五十年代,世界上第一台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 在1950 年问世,首先被应用在航空领域的飞机上,Knorr 公司(位于慕尼黑,该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以生产制动系统著称的公司)的防抱制动装置 (ABS) 开始用于火车。当时的纯机械式测试接收记录装置还不能适应汽车技术的较高要求,所以当时的车用ABS起的效果不是很好。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终于得出:   “测试车轮转数的传感器以及调节转数的控制仪是实现目标所必不可少的”   这是车用ABS系统研制的重要理论依据!   70年代,奔驰公司开始设想并在新闻界宣称要在轿车、载货车和大客车上使用电控式ABS,但尚无成熟的、大批生产的产品。1978年,奔驰公司首次在S级豪华型轿车上装用了ABS。1984年,开始在S级、SL级轿车和190E汽油喷射汽车上成批装备了ABS。从1992年10月至今,在德国,ABS已属各类轿车的基本装备。   目前,最新的ABS已发展到第5代,现今的ABS还有多方面的功能,比如: 1、电子牵引系统(ETS) 2、驱动防滑调整装置(ASR) 3、电子稳定程序(ESP) 4、辅助制动器 再说ABS的分类: 按机械式、电子式分类,两者有以下不同   1、电子式ABS是根据不同的车型所设计的,它的安装需要专业的技术,如果换装至另一辆车就必须改变它的线路设计和电瓶容量,没有通用性;机械式ABS的通用性强,只要是液压刹车装置的车辆都可使用,可以从一辆车换装到另一辆车上,而且安装只要30分钟。   2、电子式ABS的体积大,而成品车不一定有足够的空间安装电子ABS,相比之下,机械式的ABS的体积较小,占用空间少。   3、机械式ABS是在车轮锁死的刹那开始作用,每秒钟作用6~12次;电子式ABS在踩刹车时就开始工作,根据不同的车速,每秒钟可作用60—120次。   4、电子式ABS的成本较高,相比之下,使用机械式ABS要经济实用些。 按控制通道分类,有以下几种:   四通道式、特点:附着系数利用率高,制动时可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每个车轮的最大附着力。但是如果汽车左右两个车轮的附着系数相差较大(如路面部分积水或结冰),会影响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广州本田即是使用四通道ABS装置。   三通道式、特点:汽车在各种条件下制动时都具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三通道ABS在小轿车上被普遍采用。   二通道式、特点:二通道式ABS难以在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性和制动效能各方面得到兼顾,目前采用很少   一通道式、特点:结构简单,成本低等,在轻型载货车上广泛应用。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基本组成 :   ABS通常都由车轮转速传感器、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电子控制装置和ABS警示灯组成,在不同的ABS系统中,制动压力调节装置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往往不同,电子控制装置的内部结构和控制逻辑也可能不尽相同。 各种ABS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是相同的: (1) ABS只是汽车的速度超过一定以后(如5km/h或8km/h),才会对制动过程中趋于抱死的车轮进行防抱死制动压力调节。 (2) 在制动过程中,只有当被控制车轮趋于抱死时,ABS才会对趋于抱死车轮的制动压力进行防抱死调节;在被控制车轮还没有趋于抱死时,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的制动过程完全相同 (3) ABS都具有自诊断功能,能够对系统的工作情况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存在影响系统正常工作的故障时将自动地关闭ABS,并将ABS警示灯点亮,向驾驶发出警示信号,汽车的制动系统仍然可以像常规制动系统一样进行制动。 ABS使用特点: 1、 在低附着系数的路面上制动时,应一脚踏死制动踏板 2、 能在最短的制动距离内停车 3、 制动时汽车具有较高的方向稳定性   最后,还是那句话,再好的安全装备怎么也比不上小心驾驶和高超的驾驶技术的!所以对这些装备也不要太过迷信,开车还是小心为上!

关于汽车电子系统的毕业论文


文章TAG:汽车  智能  智能技术  技术  汽车智能技术论文500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