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智能机器人有哪些商机

国家支持的行业还是有前途的。在未来几年,机器人发展会呈现以下11大商机:  1.智能手机的发展让机器人价格更便宜、有用  目前制作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除了技术问题,还有就是成本问题。一个机器人的成本是一个普通工人年薪的十几倍。而智能手机上的很多配件都能用在机器人的传感器或处理器上,所以随着智能手机发展达到新高度,机器人零件的成本将大幅下降,价格也变得更便宜。  2.日渐成熟的技术让工程师不用每次都重新开始  技术的发展让制造机器人所需要的各类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和普及,像Arduino和RaspberryPi组件和代码就已经普及到业余爱好者中了。  3.硬件模型的制作越来越简单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让硬件模型的制作正变得越来越简单。在以往,硬件公司制作硬件模型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往往需要在上面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  4.硬件公司可以小规模运作  3D打印技术的发展,让几个工程师也能开办一个机器人公司。硬件公司需要投资几百万美元的时代已经结束。  5.面向硬件初创公司的VC开始起步  第一个帮助硬件初创公司的公司HAXLR8R成立于2012年,然后又出现R/GA和Highway1。现在,像耐克和富士康这样的大公司也开始推出面向硬件创业公司的孵化器。  6.机器人功能的集中让开拓市场变得更加方便  能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功能集中的机器人,才是真正有市场价值的。我们日常使用的自动门、取款机和自动吸尘器等这些机器人之所用好用,正是因为它们的功能集中。  7.“中国制造”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让制造速度变得更快、成本降得更低,现在的“中国制造”相对于前10年、前20年来说有了很大的飞跃。  8.云计算能让机器人互相学习  云计算让机器人获得超级计算能力,有助于它们完成需要大量计算的高难度任务,也让它们能够互相学习,从其他机器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9.越来越多普通人可以用手机远程操作机器人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电子设备都有自己的控制面板和用户交互系统,这些设备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使普通人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控制它们。  10.机器人创业公司大量兴起  Grishin称,在他创办机器人投资基金的一年半时间里,已经收到了超过600家机器人初创公司的申请,许多公司都迫切需要投资。但不幸的是,大多数VC仍然聚焦在软件业。  11.机器人便宜到让普通人能消费  技术的发展促使研发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机器人的制作不再是困难和耗费巨大的事情。机器人的价格会变得越来越亲民。
看你的是什么机器了,如果是类似于自动售货机的那种还不错,使用方便,布点也方便,对于火车站,学校,写字楼等等这些地方,市场挺大的,再加上互联网做拓展,潜力巨大!

围绕智能机器人有哪些商机

2,中国十大机器人产业园首次大盘点哪个具有发展潜力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持续向好,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000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169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2014年销量较上年增长25%,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6.6%。从具体企业看,超过85%的国内企业销售量较上年增长,部分龙头企业销量增幅近50%。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14年销量占全球市场的1/4,已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增速高达54%,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这块正在增长曲线上的大蛋糕,引来全球分食者的激烈竞争。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高达5.6万台的销量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7成以上蛋糕被海外供应商分去。在这一巨大市场中,外资巨头垄断了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集成,国内上千家机器人企业则定位于购买国外机器人本体,进行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多数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在走低品质、低价格和低端行业应用的道路。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视频监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持续向好,2014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57000台,较上年增长55%,约占全球市场总销量的四分之一,已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14年国内企业在我国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16900台,按可比口径计算2014年销量较上年增长25%,考虑到前期研发企业实现投产、新企业进入等因素,实际销量比上年增长76.6%。从具体企业看,超过85%的国内企业销售量较上年增长,部分龙头企业销量增幅近50%。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在2014年销量占全球市场的1/4,已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增速高达54%,是全球平均增速的两倍。这块正在增长曲线上的大蛋糕,引来全球分食者的激烈竞争。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高达5.6万台的销量中,本土供应商的销量仅为1.6万台,7成以上蛋糕被海外供应商分去。在这一巨大市场中,外资巨头垄断了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集成,国内上千家机器人企业则定位于购买国外机器人本体,进行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多数中国机器人企业还在走低品质、低价格和低端行业应用的道路。前,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字识别、语音识别、智能视频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智能科技成果已经进入大规模实际应用。但目前我国机器人的“密度”只有德国、日本的1/10,机器人减速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控制器这四大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工智能的整体应用水平显然还相对较低,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亟须突破。为此,《规划》提出了今后五年中国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加强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提升自主品牌机器人和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能力、推进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示范、建立完善机器人的试验验证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并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未来,按照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减去2013年中国机器人密度21台,未来机器人密度还有79台的提升空间,推算到2020年则至少有23.7万台工业机器人的替代空间;按照均价每台30万元估算,则有711亿的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而机器人本体市场一般可带动是其3倍的相关配套产业,据此到2020年前后,中国机器人产业集群规模约2844亿。在市场需求迅猛增加、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攀升、制造业升级、国家政策支持、生产安全替代考量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未来机器人市场前景值得高度关注。
任务占坑

中国十大机器人产业园首次大盘点哪个具有发展潜力

3,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哒!哒!哒!转眼间,我就来到未来了。我先去未来餐厅:那里的服务员都是智能机器人,能知道客人要点什么菜,一共需要多少钱。还能知道有哪些客人是小偷,因为智能机器人的头顶里有一颗探测器,能查寻客人的资料。而且智能机器人做的料理也很好吃,味道嫩。鲜。入口细嫩。柔软,简直是美味中的美味。 之后,我又去了未来的学校:那里没有老师,只有学生和校长。我很奇怪,那学生怎么上课?后来才知道有一种微型智能机器人是进入了学生的耳朵里,给他们讲课,下课了微型智能机器自然会跳出学生的耳朵。 过了一会儿,我参观了房子。家庭用具。车。。。 。。。我正要回去,时光老人出现在我面前,拿出一个精美的小盒子说:这是纪念品!"说完就走了。
机器人的发展特点如今机器人发展的特点可概括为:横向上,应用面越来越宽。由95%的工业应用扩展到更多领域的非工业应用。像做手术、采摘水果、剪枝、巷道掘进、侦查、排雷,还有空间机器人、潜海机器人。机器人应用无限制,只要能想到的,就可以去创造实现;纵向上,机器人的种类会越来越多,像进入人体的微型机器人,已成为一个新方向,可以小到像一个米粒般大小;机器人智能化得到加强,机器人会更加聪明。 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个积极重要的部分就是机器人产业。预计到2025年,机器人工业产值预期可以达到4.5万亿美元,其中2.6万亿来自提高并延长人类寿命,1.4万亿可能来自工业自动化和商业服务任务;在工业和服务领域使用先进机器人承担的工作量相当于7500万全职职工。最终,节约时间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创造效益可达5000亿美元。谈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关系,机器人并不是只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传感器等更多的东西,是一个更大的系统。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中国引进机器人有很早的历史,汽车行业自动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多数都是从国外进口。2014年,全世界生产机器人中间有40%是中国消费。同时,中国正在发展机器人产业,且南北方风格不同:北方生“硬”机器人,就是我们常见的生产线上的机器臂,这种机器人发展的比较早;而南方提倡的是做“软”机器人,即医疗、老人看护等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机器人的发展史犹如人类的文明和进化史在不断地向着更高级发展。从原则上说,意识化机器人已是机器人的高级形态,不过意识又可划分为简单意识和复杂意识之类。对于人类来说,是具有非常完美的复杂意识,而现代所谓的意识机器人,最多只是简单化意识,对于未来意识化智能机器人很可能的几大发展趋势,在这里概括性地分析如下:  一、语言交流功能越来越完美智能机器人,既然已经被赋予“人”的特殊称义,那当然需要有比较完美的语言功能,这样就能与人类进行一定的,甚至完美的语言交流,所以机器人语言功能的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是依赖于其内部存储器内预先储存大量的语音语句和文字词汇语句,其语言的能力取决于,数据库内储存语句量的大小,以其储存的语言范围。对于未来智能机器人的语言交流功能会越来越完美化,是一个必然性趋势,在人类的完美设计程序下,它们能轻松地掌握多个国家的语言,远高于人类的学习能力。另外,机器人还能进行自我的语言词汇重组能力,就是当人类与之交流时,若遇到语言包程序中没有的语句或词汇时,可以自动地用相关的或相近意思词组,按句子的结构重组成一句新句子来回答,这也相当于类似人类的学习能力和逻辑能力,是一种意识化的表现。  二、各种动作的完美化机器人的动作是相对于模仿人类动作来说的,我们知道人类能做的动作是极至多样化的,招手、握手、走、跑、跳、等各种手势,都是人类的惯用动作。不过现代智能机器人虽也能模仿人的部分动作,不过相对是有点僵化的感觉,或者动作是比较缓慢的。未来机器人将以更灵活的类似人类的关节和仿真人造肌肉,使其动作更像人类,模仿人的所有动作,甚至做得更有形将成为可能。还有可能做出一些普通人很难做出的动作,如平地翻跟斗,倒立等。三、外形越来越酷似人类科学家研制越来越高级的智能机器人,是主要以人类自身形体为参照对象的。自然先需有一个很仿真的人型外表是首要前提,在这一方面日本应该是相对领先的,国内也是非常优秀的。对于未来机器人,仿真程度很有可能达到即使你近在咫尺细看它的外在,你也只会把它当成人类,很难分辩是机器人,这种状况就如美国科幻大片《终结者》中的机器人物造型具有极至完美的人类外表。  四、复原功能越来越强大凡是人类都会有生老病死,而对于机器人来说,虽无此生物的常规死亡现象,但也有一系列的故障发生时刻,如内部原件故障、线路故障、机械故障、干扰性故障等。这些故障也相当于人类的病理现象。未来智能机器人将具备越来越强大的自行复原功能,对于自身内部零件等运行情况,机器人会随时自行检索一切状况,并做到及时排除。它和检索功能就像我们人类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一样是智能意识的表现。  五、体内能量储存越来越大智能机器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体内持续的能量支持,这就像人类需要吃饭是同一道理,不吃会没力气,会饿死。机器人动力源多数使用电能,供应电能就需要大容量的蓄电池,对于机器人的电能消耗应该说是较大的。现代蓄电池的蓄电量都是较有限的,可能满足不了机器人的长久动力需求,而且蓄电池容量越大充电时间也往往需越长,这样就显得较为麻烦。针对能量储存供应问题,未来应该会有多种解决方式,最理想的能源应该就是可控核聚变能,微不足道的质量就能持续释放非常巨大的能量,机器人若以聚变能为动力,永久性运行将得以实现。不过这种技术对人类来说,简直太困难了,现在人类连热核聚变装置的稳定运行都还有许多难点要攻克,冷聚变能否实现还是一个谜,所以核聚变动力实现是遥遥无期的。另外,未来还很可能制造出一种超级能量储量器,也是充电的,但有别于蓄电池在多次充电放电后,蓄电能力会逐步下降的缺点,能量储存器基本可永久保持储能效率。且充电快速而高效,单位体积储存能量相当于传统大容量蓄电池的百倍以上,也许这将成为智能机器人的理想动力供应源。 六、逻辑分析能力越来越强人类的大部分行为能力是需要借助于逻辑分析,例如思考问题需要非常明确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而相对平常化的走路,说话之类看似不需要多想的事,其实也是种简单逻辑,因为走路需要的是平衡性,大脑在根据路状不断地分析判断该怎么走才不至于摔倒,而机器人走路则是要通过复杂的计算来进行。对于智能机器人为了完美化模仿人类,科学家未来会不断地赋予它许多逻辑分析程序功能,这也相当于是智能的表现。如自行重组相应词汇成新的句子是逻辑能力的完美表现形式,还有若自身能量不足,可以自行充电,而不需要主人帮助,那是一种意识表现。总之逻辑分析有助人机器人自身完成许多工作,在不需要人类帮助的同时,还可以尽量地帮助人类完成一些任务,甚至是比较复杂化的任务。  七、具备越来越多样化功能人类制造机器人的目的是为人类所服务的,所以就会尽可能地把它变成多功能化,比如在家庭中,可以成为机器人保姆。会你扫地、吸尘、还可以做你的谈天朋友,还可以为你看护小孩。到外面时,机器人可以帮你搬一些重物,或提一些东西,甚至还能当你的私人保镖。另外,未来高级智能机器人还会具备多样化的变形功能,比方从人形状态,变成一辆豪华的汽车也是有可能的,这似乎是真正意义上的变形金刚了,它载着你到处驶驰于你想去的任何地方,这种比较理想的设想,在未来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我们目前还不能预料未来机器人新的用途。因为世界上很多机器人的形式跟大家脑子里想到的机器人是很不一样的。包括现在很多汽车里面的智能软件,它能帮你自动导航,这实际上也是机器人的功能之一。而且,机器人的价格越来越便宜,目前有精确灵敏度的机器人价格大概在10万美金左右,预计到2025年,价格可以降到5万多美金,每年价格下降10%。这个速度可能会比预想的更快,因为整个芯片产业发展非常快,如果机器人生产规模能够有很大的发展的话,相信这个价格肯定会比这个便宜得多。机器人会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能够代替很多人的工作,以后人们不需要从事这类体力劳动。最后是人比机器人聪明还是机器人比人聪明?人发明了机器人,机器人也不断在学习,能够增加自己的知识,我们一天要睡8个小时、工作12个小时、玩4个小时,而机器人一天24个小时,只要有电源就会不断学习,它积累知识的过程可能比人类更快。这或将是我们日后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要考虑的一点。

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方向主要有哪些


文章TAG:智能  智能机器  智能机器人  机器  智能机器人产业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