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步进电机的分类

步进电机分为三类:1.永磁步进电机(转子是永久磁铁);2.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是永久磁铁+电工纯铁);3反应式步进电机(转子是电工纯铁)
步进电机分永磁式(pm)、反应式(vr)、混合式(hr)三种。永磁式一般为二相,转矩和体积都很小,步距角一般为7.5°或15°;反应式一般为三相,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距角为1.5°;混合式兼具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分二相和五相,二相步距角为1.8°,无相步距角为0.72°。

步进电机的分类

2,步进电机细分原理是什么最好能用图解释

步进电机驱动器有些可以对步距角进行细分,以两相为例,驱动器有AB两相绕组,对两相绕组轮流通电,可以根据驱动器的设定,在控制器一个脉冲的作用下转过0.18度或者0.36度或者其他值。我们知道,若只是对电机一项绕组通电,则电机转过一个最小步距角后会锁死,假设这个角度是0.18度。那么在步距角设定为0.36度时,说明AB绕组的通电是有一次变换的,步距角为其他更大的角度时,变换的次数还要多,我想请教的是驱动器是通过什么原理做到在一个脉冲的作用下变换几次绕组通电顺序。

步进电机细分原理是什么最好能用图解释

3,步进电机细分原理是什么

驱动器是一个信号放大器。信号变换的速度是光速,而且驱动器不是通过变换绕组通电顺序,而是同过电流大小改变电机的方向。因为电机始终是通电的。而电机通电没有信号的时候,电流最大。所以发热和扭力最大。
其实很简单,以两相5V电机为例,从A相变到B相为1步,即A 5V、B 0V变到A 0V、B5V。 通过细分,我可以做到将原来的一步细分成5步,即: (1)A 5V、B 0V(2)A 4V、B 1V(3)A 3V、B2V(4)A 2V、B 3V(5)A 1V、B4V(6)A 0V、B 5V,转子也会在A、B两相的电压变化中逐步过渡,如果原先步距角是1度的话,现在细分之后就会变成0.2度。

步进电机细分原理是什么

4,请教步进电机驱动器细分原理

在一个脉冲作用下变换通电顺序?你理解错了吧, 所谓细分控制,就好比,在一个步距角周期内,我让控制电压在某些点维持不变,不变时,电机也就是停止的时候,这样,就好比我拥有了更多可以使电机停止的点,就好比一个步距角被分成了很多个。 在控制的时候,只有到电机真正走到一个步距角的时候才改变相序,进行换相。 。。。。。。。。语言表述不清楚。。。。。。。 你自悟吧。。。。。 原来你的电机驱动器是包含单片机的啊,你的应该是某种集成的带有控制器的步进电机单元吧? 我们所谈的细分,单指的是控制单纯的电机,把电机的步距角进一步细分,而你所说的细分,其实是设置驱动单元,我转一圈用多少脉冲!, 至于你问的,驱动器里的原理,应该是有程序控制的,这个我没接触过。 不同厂家应该不同吧。 我用的是永磁式混合式步进电机,在一个步距角里,相当于同步电机,只要我把定子磁场停在某个值,那么转子也相应的停在那个位置,这就是步距角细分的原理。 至于感应式步进电机,不知道能不能细分(从原理分析,应该不能),但永磁式混合电机是可以的。

5,步进电机分类有哪些

步进电机在构造上有三种主要类型:反应式(Variable Reluctance,VR)、永磁式(Permanent Magnet,PM)和混合式(Hybrid Stepping,HS)。反应式:定子上有绕组、转子由软磁材料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达1.2°、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可靠性难保证。永磁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转子的极数与定子的极数相同。其特点是动态性能好、输出力矩大,但这种电机精度差,步矩角大(一般为7.5°或15°)。混合式:混合式步进电机综合了反应式和永磁式的优点,其定子上有多相绕组、转子上采用永磁材料,转子和定子上均有多个小齿以提高步矩精度。其特点是输出力矩大、动态性能好,步距角小,但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按定子上绕组来分,共有二相、三相和五相等系列。最受欢迎的是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约占9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原因是性价比高,配上细分驱动器后效果良好。该种电机的基本步距角为1.8°/步,配上半步驱动器后,步距角减少为0.9°,配上细分驱动器后其步距角可细分达256倍(0.007°/微步)。由于摩擦力和制造精度等原因,实际控制精度略低。同一步进电机可配不同细分的驱动器以改变精度和效果。
步进电机按转子类型分可以分:永磁式、反应式和混合式;步进电机按相数分可以分:两相、三相、五相;按出线方式:两相步进电机分:四线制、六线制、八线制;三相步进电机分:三线制和六线制;按绕组接线方式分:两相步进电机分:单极性、串联和并联;三相步进电机分:三角形和星形;按控制方式分:单极性和双接线;驱动器按控制方式分:专用芯片、模拟式、数字式;驱动器按控制回路分:单极性和双极性。
步进电机分为三类:1.永磁步进电机(转子是永久磁铁);2.混合式步进电机(转子是永久磁铁+电工纯铁);3反应式步进电机(转子是电工纯铁)望采纳!!!
步进电机在构造上有三种主要类型:反应式(Variable Reluctance,VR)、永磁式(Permanent Magnet,PM)和混合式(Hybrid Stepping,HS)。反应式:定子上有绕组、转子由软磁材料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达1.2°、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可靠性难保证。永磁式:永磁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转子的极数与定子的极数相同。其特点是动态性能好、输出力矩大,但这种电机精度差,步矩角大(一般为7.5°或15°)。混合式:混合式步进电机综合了反应式和永磁式的优点,其定子上有多相绕组、转子上采用永磁材料,转子和定子上均有多个小齿以提高步矩精度。其特点是输出力矩大、动态性能好,步距角小,但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按定子上绕组来分,共有二相、三相和五相等系列。最受欢迎的是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约占9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原因是性价比高,配上细分驱动器后效果良好。该种电机的基本步距角为1.8°/步,配上半步驱动器后,步距角减少为0.9°,配上细分驱动器后其步距角可细分达256倍(0.007°/微步)。由于摩擦力和制造精度等原因,实际控制精度略低。同一步进电机可配不同细分的驱动器以改变精度和效果。

6,什么是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显著改善;步进电机综合使用性能的驱动控制技术。它是通过控制各相绕组中的电流,使它们按一定的规律上升或下降,即在零电流到最大电流之间形成多个稳定的中间电流状态;相应的合成磁场矢量的方向也将存在多个稳定的中间状态,且按细分步距旋转。其中合成磁场矢量的幅值决定了步进电机旋转力矩的大小,合成磁场矢量的方向决定了细分后步距角的大小。细分驱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步进电机转角精度和运行平稳性。发展应用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首先是由美国学者T.RrFedriksen在美国增量运动控制系统及器件年会上提出。最初,对步进电机相电流的控制是由硬件来实现的,每一相绕组的相电流用n个晶体管构成n个并联回路来控制,靠晶体管导通数的组合来控制相电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的出现,开创了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的新局面。用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电路不仅减小了控制系统的体积、简化了电路,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细分精度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从而使细分驱动技术得到了推广。国内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在九十年代中期得到了较大发展,主要应用在工业、航天、机器人、精密测量等领域,如数控机床、跟踪卫星用光电经纬仪中采用了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大大提高了控制与测量精度。
步进电机细分: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是七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可以显著改善步进电机综合使用性能的驱动控制技术。它是通过控制各相绕组中的电流,使它们按一定的规律上升或下降,即在零电流到最大电流之间形成多个稳定的中间电流状态,相应的合成磁场矢量的方向也将存在多个稳定的中间状态,且按细分步距旋转。其中合成磁场矢量的幅值决定了步进电机旋转力矩的大小,合成磁场矢量的方向决定了细分后步距角的大小。细分驱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步进电机转角精度和运行平稳性。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电路为了对步进电机的相电流进行控制,从而达到细分步进电机步距角的目的,人们曾设计了很多种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电路。最初,对电机相电流的控制是由硬件来实现的,每一相绕组的相电流用n个晶体管构成n个并联回路来控制,靠晶体管导通数的组合来控制相电流。这种细分驱动电路线路复杂,体积大,成本高,而且电路一旦制造出来就难以改变其细分数,缺乏柔性,因此在的实际应用中已很少采用这种方法。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
步进电机细分控制是指对步距角再进行详细的分步控制。例如,对一个步距角为1.8°的两相四拍电机进行四细分控制,就是使得电机转动一步是1.8除以4,也就是0.45°来运转。 对于步进电机来说细分功能完全是由外部驱动电路精确控制电机的相电流产生的,和具体电机无关。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是通过等角度有规律的插入大小相等的电流合成向量,从而减小合成磁势的角度(步距角),从而达到细分目的。步进电机的原理:通常电机的转子为永磁体,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磁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致。当定子的矢量磁场旋转一个角度。转子也随着该磁场转一个角度。每输入一个电脉冲,电动机转动一个角度前进一步。它输出的角位移与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转速与脉冲频率成正比。改变绕组通电的顺序,电机就会反转。所以可用控制脉冲数量、频率及电动机各相绕组的通电顺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细分控制是指对步距角再进行详细的分步控制。例如,对一个步距角为1.8°的两相四拍电机进行四细分控制,就是使得电机转动一步是1.8除以4,也就是0.45°来运转。 对于步进电机来说细分功能完全是由外部驱动电路精确控制电机的相电流产生的,和具体电机无关。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是通过等角度有规律的插入大小相等的电流合成向量,从而减小合成磁势的角度(步距角),从而达到细分目的。扩展资料:步进电机之所以能实现步进就是因为在硬件结构上做了拆分(定子上有不同的通电相,转子上有齿),使其一次转动不是一圈,而是一步一步的按固定的角度转动。这一步所转过的角度就是步距角。步距角是步进电机的固有属性,每一个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在设计完成之后就是固定的。步进电机步距角和电机运行的拍数以及转子齿数有关,θ=360/NZ(2相电机的计公式,本文例子全部以两相电机为例,N是拍数(一般可以通过线数来确定),Z是转子的齿数。)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从本质上讲是通过对步进电机励磁绕组中电流的控制,使步进电机内部的合成磁场为均匀的圆形旋转磁场,从而实现步进电机步距角的细分,一般情况下,合成磁场矢量的幅值决定了步进电机旋转力矩的大小,相邻两合成磁场矢量之间的夹角大小决定了步距角的大小,步进电机半步工作方式就蕴涵了细分的工作原理。  实现细分方式有多种方法,最常用的是脉宽调制式斩波驱动方式,大多数专用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都采用这种驱动方式。  步进电动机是纯粹的数字控制电动机,它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一个角度,因此非常合适单片机控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同时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无累积误差,精度高。  步进电动机有如下特点:  1)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正比。因此,当它转一圈后,没有累计误差,具有良好的跟随性。  2)由步进电动机与驱动电路组成的开环数控系统,既简单、廉价,又非常可靠,同时,它也可以与角度反馈环节组成高性能的闭环数控系统。  3)步进电动机的动态响应快,易于启停、正反转及变速。  4)速度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平稳调整,低速下仍能获得较大转距,因此一般可以不用减速器而直接驱动负载。  5)步进电机只能通过脉冲电源供电才能运行,不能直接使用交流电源和直流电源。  6)步进电机存在振荡和失步现象,必须对控制系统和机械负载采取相应措施。  步进电机有两种工作方式:整步方式和半步方式。
步进电机的细分技术实质上是一种电子阻尼技术,其主要目的是减弱或消除步进电机的低频振动,提高电机的运转精度只是细分技术的一个附带功能。比如对于步进角为1.8°?的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如果细分驱动器的细分数设置为4,那么电机的运转分辨率为每个脉冲0.45°,电机的精度能否达到或接近0.45°,还取决于细分驱动器的细分电流控制精度等其它因素。不同厂家的细分驱动器精度可能差别很大;细分数越大精度越难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细分数。常规有三种细分方法1、2的n次方,如2、4、8、16、32、64、128、256细分,2、5的整数倍,如5、10、20、25、40、50、100、200细分,3、3的整数倍,如3、6、9、12、24、48细分。查到的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文章TAG:步进电机细分  步进电机的分类  
下一篇